安王离开。
嘉和帝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愁眉不展。
他问自己,是不是太子?
不可能不怀疑。
却又如安王所言,没有定论,怀疑有什么用。
可那是太子啊,如果真的是太子,竟然如此容不下老二吗?
他不是不知道他们暗中的较劲,但越了界,又另当别论。
比如,老二看似洒脱不羁、聪明懂事,从没显露什么野心,连不给什么实权也从无怨言,几出京阳办事却也漂亮。却太过周到了,不让人省心。
是该封王了。
只不过封王之后,又面临另外一个问题。
是否按制离京,他想再看看。
嘉和帝这两天叹的气,几乎把命都要叹短了。
自己想了一通没有答案,随口问曹吉。
“依你看,是不是太子。又或者是老二?”
曹吉哎哟一声,诚惶诚恐,“皇上折煞老奴了,奴才哪懂这些。不过皇上您问了,奴才斗胆说一句。这是谁都不打紧,谁又能翻出皇上的手掌心。有谁不懂事的,皇上且慢慢教导便是,又有何妨。”
嘉和帝纠结累了,曹吉的话正合时宜。
可不就是这么个理,他可是皇上。
这天下之事,任由他做主。
-
永福宫,西殿。
山栀回来才发现来事儿了。关小房间里捣鼓一下,躺着不想动,迷迷糊糊就睡了过去。
她身体健康,不存在肚子痛的情况,只是一应卫生用具实在比不过后世,两年了,她还是不太习惯。
所以每个月总有那么两三天,显而易见的懒得动。
每每她把自己喜欢关在自己的小房间,司怀铮尽量不去打扰她。
不过他一直记着出宫的事儿。
知道山栀想要出去,他脑子里幻想出来的情景,嗯,“罄竹难书”。
如果可以,他还想带师父们一起。
等不及山栀,司怀铮自己就忍不住跟茂海和岁椿说了计划。
他先是说了围场发生的刺杀,并且说了自己的推断。
茂海以为他要就着这事请教太子和二皇子的事,却听见他说:
“大师父,师父,我们救了六弟,母妃问我们想要什么赏赐,我们商量了一下,出宫。”
司怀铮没有意识到,哪怕在人后,他现在一口一个母妃,也喊得挺溜。
“母妃一定会说我年纪小,因此,我说让公公和嬷嬷一起跟着,想来不会有什么问题。”
岁椿没什么表情,在旁边的摇椅上躺着,只睁眼歪头看了一下,又重新闭上了眼睛。
一摇一摇。
茂海没法忽略他显而易见的高兴,出宫还能想着带两个老的,多少有点欣慰,只是又有些无奈,这主意一看就是山栀先提的。
“先不说贤妃态度如何,皇上又会不会答应。你且说,你准备去哪儿。”
“南下,那边暖和,去大伯家,去看祖父。”
嘁~
岁椿忍不住白眼,插上一句。
“是你的祖父大伯吗,叫得还挺溜。”
司怀铮微微张嘴,片刻怔然。
岁椿心底承认自己这次嘴欠,小孩难得高兴,她扫个什么兴。
但能怪她么?瞧他那顺溜的样儿。
司怀铮内心坚定,她是他的师姐,她的就是他的。还没等岁椿改口,便臭屁回应。
“自然,也是我的。”
岁椿眯眯眼,心里呵呵一笑,这小子……
茂海手指轻敲桌面,重回正题。
“看这天气,今年应该是寒冬,雪来得早。等你们从南方回来,路会很难走。你要是能请到这个赏,已经决定了要去,那便去。我们俩就不凑热闹了。”
“嗯,不想折腾。”岁椿同意。
司怀铮一瞬间有点愧疚,他怎么能忘了,大师父其实畏寒,这一点其实挺奇怪的。
之前他跟山栀问过,大师父只应付说是老了。
但练武多年后明白,也许是身子伤过,不然以他的功夫,又怎么会怕这点天寒。
刚才还兴致勃勃的司怀铮,埋了头。
茂海察觉到了,但是这点小事,不值一提,继续说其他的。
“另外,皇子不满十二不许独自出宫,如果宫里派了护卫跟着,你确定去山家,合适吗?”
司怀铮表情一僵,沉默。
茂海语气不见严厉,只是有些无奈。
“山栀不关心这些细枝末节,但你是知道的。”
“你是我们看着长大的,以你的心性,不应该忽略这个。不要山栀一上头,你就跟着冲。你们感情好,是好事,但不能因为对方,失了该有的判断。”
十岁的早熟的司怀铮,再一次,深入灵魂的自省。
他跟茂海一对一这么久,能想到茂海未尽之意。
他和山栀的功夫,足以甩开侍卫去见一眼亲人,但一切不合常态的行为都会被记录,以现在他们的地位和身份,有必要去冒这个险,惹来一些人的不快吗?
而且一旦牵扯出意外,又置山家怎么样的境地。
皇子出宫,向来会吸引他人的注意。
谁知道身边有多少人和鬼,他这才想到,万一有人要暗中杀人,更是存在武功暴露的风险。
……
当然可以去,但明明,不是非去不可。
司怀铮当即决定,不去,还不是时候。
等山栀醒了,他要好好哄哄她。
熟睡是山栀不知道,他们的计划,已经夭折。
也不知道,不定期呈现可爱一面的司怀铮,决定努力的安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