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嘛。
朝堂大臣们眼瞧着皇上的寿辰将近,诸国使臣也陆续到了皇城。
尤其是和南凛交好的那几国,派来的使臣,个个位高权重就不说了,还是出了名的爱护帝王。
特别是东淮国的使臣,提起他们的帝王,那都是满满的溺爱。
皇上瞧见了,对比再看着他们这些朝臣,不得心里堵着啊。
自然是怎么看都不顺眼。
换做之前,皇上肯定要逮着机会就骂死他们。
也好在,有老王爷在皇城,天天登门拜访给皇上送礼,能让皇上心里舒坦了一些。
骂他们的声音,稍微小了一点点。
朝臣们也都习惯了,每年皇上生辰这几日,金銮殿上不都是皇上的骂声。
他们也能接受,这几日不会和皇上对着干。
总不能让皇上过生辰,没有个愉悦的好心情。
这么一点点贴心,身为臣子,他们还是有的。
“哼!”
“一群不省心的臣子!”
皇上气呼呼下了早朝,回到御书房,看着禀告朝政的几位臣子,瞪了他们好几眼。
“有朕这么贤德的帝王,你们的福气大着呢。”
“天天就会跟朕对着干,也不知道顺从朕一些。”
“瞧瞧别人家的臣子,个个模样俊美,看着都赏心悦目。”
“还是扬名的贴心臣子,恭敬爱戴他们的帝王。”
“你们呢?都不知道稍微爱护朕一些!”
“我们.......”
御书房内的臣子们,面面相觑,嘴角都瘪了。
还偷偷瞄了一眼瞪他们的皇上,小声嘀咕。
“皇上,您也不看看人家的帝王,是何等的帝王风采。”
“就是,您嫌弃我们不如东淮的朝臣,那人家东淮皇帝,可是有美人陛下之名呢。”
“可不是,西夏皇帝虽说才登基,人家皇帝是出了名的性情温和,从不骂朝臣。”
再看看他们的皇帝?
就会天天惦记着骂他们!
不过,他们也确实该骂。
大臣们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可皇上没有啊。
这不,刚刚在金銮殿上还没有骂够,都骂到御书房来了。
“哼!”
皇上可听到了他们的嘀咕声,再瞪了他们好几眼,靠在龙椅上,哼声道。
“罢了,看在过两天就是朕的寿辰,朕懒得和你们计较。”
“诸国使臣也都到了皇城,城内的防护要仔细些,切不可出什么乱子。”
“是!”
兵部尚书赶忙应下,兵部早就安排妥当了,都派了武安侯府和镇北将军府两家守卫。
绝不会出什么岔子。
皇上的寿辰,自然只有欢喜和热闹。
这会儿城中都是热闹非凡,礼部都在城中支起棚子,发送寿桃,非是真的桃子,是一道点心。
也是南凛国的习俗,皇上生辰的前三日,礼部会送百姓寿桃,与民同乐。
皇城内的酒楼茶馆,也会在这几日做精美的寿桃点心,免费相送,茶水还一律半价。
岂能不挤满了人?
连城外村庄的百姓,都来皇城凑凑热闹欢喜的气氛。
大街小巷一眼看去,可都是拥挤的人群,却也皆是欢声笑语。
一国帝王的寿辰,岂能不是这般的热闹?
朝臣们可都尽心筹备皇上的寿宴,连甘相爷和景相爷一天要跑好几趟礼部。
每日礼部也要挤满了人,礼部尚书忙得晕头转向,也不敢停歇。
他们定要将皇上的寿宴,办得让皇上骂不出来。
更得让其他国的使臣,瞧瞧他们南凛的盛华景象。
虞黛映也感受到了,天都尚未亮,一声声烟花声就在皇城响彻着。
一眼看去,漫天绚丽的烟花绽放,是整座皇城的空中都在放着烟花。
随即而来的是家家户户的爆竹声,礼部的锣鼓声。
喜庆的气氛,顷刻间围绕着皇城的每一寸之地。
“果真是欢乐啊。”
“连城内的百姓,都跟着礼部一起,放爆竹庆祝皇上的寿辰。”
“那本郡主更得要了,本就是来皇城,为皇上祝寿的。”
“烟花呢?咱们也放上!”
虞黛映不睡了,起身穿着漂亮衣裳,施着粉黛,笑盈盈迈着愉悦的步子。
就往外走去,就见祖父他们也都醒了,笑着让人也在府上放烟花。
她可是早有准备。
皇长孙殿下和她说了,每年皇上过生辰,朝臣百姓们都会放烟花爆竹庆祝。
如她这般喜欢烟花的小娘子,岂能不跟着放放?
“我们也要准备准备,去宫里为皇上祝寿。”
老王爷瞧着府上也放着的烟花,眉梢都扬了扬。
皇上可最是喜欢热闹。
那今日的寿宴,皇上定然心情正美着。
尤其是他昨日进宫,将夫人接回来了。
有皇后娘娘相盼,皇上也会很高兴。
自然。
皇上昨夜里就在皇后的寝殿歇息,一觉醒来就能看到皇后,嘴角都扬着的。
没人叨扰朕和皇后,这日子就是过得舒坦。
“这几日,都不许老王妃进宫了。”
说着,皇上一边穿衣服,一边叮嘱皇后:“尤其是今晚的宴席,不许老王妃饮酒。”
“她一饮醉,定然又要缠着你,住在你这里。”
“不行,朕不许。”
“好,今日,臣妾都依着皇上。”
皇后娘娘拿过龙袍,亲自为皇上更衣,瞧着皇上翘得可高的嘴角,没忍住笑了笑。
却还是点头应允:“老王妃要是过来拉着臣妾饮酒,臣妾肯定一把推开她。”
“哦?”
皇上满意地扬了扬眉,面上都遮盖不住的喜悦:“今日,皇后只能陪着朕饮酒。”
“好。”
皇后娘娘再次应允,要拿过靴子,却见皇上自己穿好了,笑着点头,声音都甚是轻柔。
“您的生辰为大,只要今日皇上高兴,臣妾什么都愿意为皇上做。”
这话听着,真是动听。
皇上都觉得心口舒畅着,却听着公公来报,亲王们都来了,白眼都忍不住翻上了。
“不用去看,肯定又在比较着寿礼。”
“这些个中看不中用的,有点心思,全用在这些门道上!”
皇上哼了一声,先问:“皇长孙呢?到了没有?”
“回皇上,皇长孙殿下先去郡主的府上,接着郡主来皇宫。”
公公含笑禀告:“老王爷他们说是要等晚上寿宴,再来恭贺。
这会儿,殿下和郡主还在来皇宫的路上。”
“成。”
皇上就知道大孙子要去接那丫头,吩咐一句:“待他们小两口到了,朕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