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重生弃妇虐渣手册 > 第三百六十四章:连环计(五)
    第三百六十四章:连环计(五)

    “皇后此言差矣,你只看得见我这些年的不幸,论及因果,却是因为李家同叡王府常年不和导致的夫妻离心,到底不比他和萧氏郎情妾意,又多的是人因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落得个终身不幸的下场来,太后同长公主不都是吗?”

    向来柔顺的叡王妃,头一次这般尖锐的说话,让人忆起当年,她却也是这般坚定的回拒老国公的,更让太后同长公主双双失了言。

    太后虽是位居尊荣,可守活寡却也是真的。

    长公主同长兴伯这些年的婚姻,又何尝不是名存实亡。

    叡王妃于是问:“皇后又如何看?”

    “姑母生分。”皇后又道,“姑母同长公主皆是不满我拿六妹妹的婚事不当成一回事,觉得我利用六妹妹,又是泄私愤,想来六妹妹也是这样认为的,其实却不然。”

    “虽说我有私心,想拉拢萧氏是真,然而这门婚事却也是我深思熟虑的,萧将军同姑父交好,姑母也是最最熟悉萧将军的,该知道他为人极其重情——就说萧夫人去世许多年,萧将军从不曾有过再婚的想法,便可见一般,虽说外人对萧将军多有误解,姑母却知那些不过胡言乱语罢了,六妹妹从来都是个天真极了的人,一门心思仰慕端王世子,可世子已有婚配,她难不成是要给世子做妾不成?”

    “便是给世子哥哥做妾,却也好过嫁给萧将军。”李琇嬿觉得李琇莹是在说胡话。

    皇后便笑道:“你看看,这话就是有些天真了,国公府里的嫡女,哪里有给人做妾的道理?她年纪小,不懂事,我做长姐的却不能让她任性。”“也只有萧将军为人宽厚,才能包容六妹妹偶尔的不当之举,想来换了旁人,却是未必了。”

    她说的这番话,都要将叡王妃给说动了。

    长公主适时道:“她不懂,你便懂了?论到底你也不过才十八而已。”

    皇后道:“可我是皇后,是一国之母,便这点主都做不得了?”

    “况且这不止是我的旨意,还是皇上的旨意,长公主和叡王妃说我的旨意下得不妥,便也是在质疑皇上不成?”她从刚开始进来接受众人的质疑一直都是好脾气的解释,却突然变了脸色。

    李琇嬿道:“你胡说,分明那旨意只是你下的,同皇上有何关系?”

    皇后不置可否说:“要不然你可以回去看看圣旨,究竟只是我的意思,还是皇上的意思?”

    这话一说,不止是李琇嬿,还有长公主的脸色也齐齐变了。

    叡王妃倒是还好,她来到太后这边,说到底也是当初长公主说太后身子不大好,于是拉她一起来看望,遇到李琇嬿这事,纯属是别人设计的。

    皇后一如既往的很稳。

    却是看向李琇嬿,失望至极说:“便是我们之间有什么误会,你便私下里同我说就是了,却将外人给拉进来,看我们姐妹之间的笑话又是怎么回事?”

    李琇嬿原以为有长公主和叡王妃站在自己这边,本是胜券在握的,不想最后却出来这么一反转,顿时道:“你说的这是什么意思,怎么便同外人说了,长公主同姑母俱是亲人,又何况我也是委屈极了,才要同姑祖母说的,却也并未提前知晓长公主和姑母在这儿。”

    “那你前两日的时候,去寻贵妃呢?”皇后突然发问。李琇嬿目瞪口呆,还是嘴硬道:“你不成是有证据吗?”

    “当然,贵妃身边有我的人。”皇后似乎便是在等她这一句话,又非常懊恼的同长公主并叡王妃说:

    “就是可惜,有劳两位长辈过来这一趟了,便听着贵妃的话,又仗着以往的权势,将我看做以前的国公府长女,碰着个什么事情就想说教一番,只是我如今终究是皇后,便当真要说教,也只有姑祖母有这个资格罢了。”

    “原先是想给长公主个面子,这才乖乖听着你们的训斥,又一一解释了,只是你们着实太烦人,便一个劲的说,我就只好将皇上给搬了过来。”

    到这个份上,本便是个最淡薄名利,生怕沾惹到这些明争暗斗里的叡王妃,打从心底里是怨怪长公主的。

    长公主虽是理亏,但她向来得势,昔年因是先帝唯一的妹妹便得优待,后又因为献了陈贵妃,而在魏祯帝跟前也有几分薄面,哪里被如她眼中的黄毛丫头这般说过,道:“你倒是一朝成了皇后,却不将旁人给看在眼里,仞是长辈又如何?所谓仁孝想来在皇后眼中便是个‘笑话’罢了!”

    “这又是作何说法?想来长公主是恼羞成怒了。”皇后不紧不慢说,“休说长公主先同贵妃私通在先,又妄图议论我国公府家事在后,莫不是以后还想妄议朝政不成?”

    长公主这才想起来,先前皇后说过贵妃那儿有她的人。

    这才觉出皇后的可怕之处,距离景和皇后去世不过小半年有余,新后继位,先前又是个寡言的人,便都以为合该是同景和皇后一样窝囊的人,哪里知道她不声不响便在贵妃身边安插了自己的人,还夺走了圣心。

    长公主此刻知晓不能轻看皇后。一直冷眼旁观的太后此时方道:“这事是长公主你做的不对,休说皇后真有什么不对,那也是哀家该指正的事,你既嫁了长兴伯府,便是旁人家的人,屡次插手宫中之事,便是于民间也是无法理可依的,哀家从前纵容着便,便你将贵妃送到皇上身边,哀家都不予你计较,只是你近来越来越过分,帮衬着贵妃,一个劲的打压皇后,还是说长兴伯府的事情太少了,让你得了空?”

    “怪道太后刚刚一言不发,就看着我同叡王妃说着皇后的不是,原来您是在这儿等着我们呢。”长公主也是个人精,方才不明白,如今却是看透了,怕太后早便预料到了如今这一出,就等着她们过去,先让她们尽兴的说皇后的不是,等到她们说够了,再让皇后拿出证据来,将她们给说一通,便是为着给皇后立威来的。

    心中不免有些怨怪李琇嬿说:“早不说那是皇上下的旨意,却哄的我们来替你说好话,做这个冤大头。”李琇嬿也委屈,圣旨她根本看都没看,全然是李琇婉说是皇后下的令,心中便有一个可怕的猜测出来。

    莫不是李琇婉早就知道,故意让她来出这个洋相来的吗?委屈之下就同长公主解释,两下里竟是争吵了起来。

    太后道:“好了,都住嘴,事情到如今,依皇后看该如何办呢?”

    皇后道:“长公主屡次插手宫中内务,若是针对的是我便罢了,只可惜这次却是对皇上所下的圣旨都有意见,若今日不惩处长公主,想明日怕是会更加的为所欲为,便着令自今日起,若无传召,再不许进宫便是。”

    这道口谕若是传了出去,怕是众人都当是长公主失了圣宠,于长公主心中,如何就这般乖乖的接受了,正欲争辩,太后却说:“就依你说的办。”

    “至于叡王妃,到底是被长公主哄骗,便不作惩处了。”皇后接着又说,“而国公府六女李琇嬿,本宫念着你初被赐婚,难免心中激动,做出许多不经大脑的事,便就这样放过你,还望你回去后静思己过,安心待嫁,婚期便定在明年入夏时节,好生准备去吧……”

    将这一通人给打发走了,皇后方才去了贵妃宫中,安插在贵妃身边的眼线,便亲自指认了贵妃同李琇嬿私下里来往密切,并李琇嬿吐露对皇上赐婚不满,贵妃答应帮助李琇嬿,于是拉拢长公主,将之禀明给了皇上,皇上大怒,只念及往日情分,不忍心惩处陈贵妃,以此让皇后全权处理,皇后也非狠心之人,只将宝络宫中大门关闭,命贵妃闭门思过,若非有旨,不得外出。

    这事一经传开,都是人精,晓得宫中的风向变了,长宠不衰十几年的贵妃因为新进宫的皇后而屡次落了下风,失了圣宠。

    而新后逐渐取代贵妃在皇上身边的地位。

    “要我说,皇后姐姐却也是太仁慈了些,就说贵妃犯的那些事,便再严重的惩处也是使得的,却只让她闭宫思过……”温芸汐有些不解的同辛九娘说过,于她心中,好不容易抓到了贵妃的把柄,自然是要利用尽了。

    辛九娘道:“外边都说皇后仁慈,连你也这样认为,便可见皇后这步棋走得对了,先前贵妃长宠不衰,旁人都怕她惧她,世家之族见了却也只躲得远远的,便也只有一些攀附的小人,会巴巴儿的到了贵妃的跟前讨好她。”

    “她的口碑实在是烂到不行,不满她的人很多,皇后这样做了,是为所有曾受过贵妃气的人出这一口恶气,又仁善的很。”

    “便相较而下,出身名门,明辨是非又善良的皇后,合该才是最最得人心的。”

    “反之若是皇后为了出自己的一口恶气,对贵妃施以严惩,最起码皇上心里这关便过不了。”温芸汐却也明白了许多,思量道,“更别说其余的人,也会想这皇后同昔日的贵妃是否是同一种性情?”

    “如此看来,皇后倒真真是个极聪慧的人,可惜了那些低看她的人,不过皇后又是怎么知道李六姑娘会去寻贵妃,从而设下这局的呢?”却也实是温芸汐心中最最不解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