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求生无门 > 第五十一章  八门金锁
    张念芝?

    我忍不住在脑子里回想,孙鱼儿既然问我认不认识,那么就证明这个张念芝至少是个有点名气的人物。

    “不知道……”可是我想破了脑袋,也没有想出来。

    “张杨元总知道吧?还有上面牌位里的那个张吕祥,是一个人。”

    张杨元?张杨元……

    我一拍脑门总算想起来了,这人还真是个名人。古人有名有字有号,往往一个人少的有四五个叫法,多的有十几个,各有各的喜欢的叫法。张杨元应该是叫的最多的一个叫法,我也不知道哪个是号,哪个是字,不过牌位上的张吕祥应该是名。

    没想到这里竟然是他的“地盘”。

    我只知道这人是明末清初的一个杂学家,所学所著颇杂,应该除了天文以外均有涉猎,风水医卜,经史理学,最奇怪的是尤善农桑。

    具体的我早忘了。知道他还是因为看过一本有关反清复明的野史,别看他是个书生,清兵入关就毅然决然的参加了反清复明,不过后来清顺治几年,清朝的统治愈加稳固,他见复明无望,便归隐田林天天种地了,也算有识之士。

    我将这些一说,孙鱼儿嗤笑了一声,然后道:“的确是这个人,但是你觉得一个书生能毅然决然的参加反清复明,怎么会没几年就歇菜了?要知道那时候的书生可是个个臭脾气,个个死脑筋。”

    她这一说,我也觉得有点奇怪,按说反清复明如火如荼一直持续到雍正时期才渐渐消退,怎么没几年就会觉得复明无望了呢?

    仔细想想,顺治统治前几年,绝对不能说统治稳固。

    剃发易服,文字域等等大事件搞的民间人心惶惶,不知死了多少一腔热血的好书生,本来不想反清复明的反而都反了。张念芝在什么时候退,都不应该是这时候。

    “那是为什么?”我反问道。

    “告诉你,也好待会让你做个明白鬼,不然死都不知道自己死在哪儿。张家是桐城数一数二的望族,祖父和父亲在当地均是声名显赫,偏偏在张念芝出生没几年之后,桐城县志开始记载,因其父亲不善理家,而中落,继而其父病故。张家两年间彻底衰败。一个方圆百里的望族怎么会因为不善理家突然间就衰败呢?”

    孙鱼儿顿了顿又道:“家道中落,张念芝偏又不远万里,先后拜陆氏雍和刘宗洲为师,而这两人虽都博学多闻,但是只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周易风水颇有成就,张念芝先后拜这二人,所学之识自然不言而喻。一周前,直隶封平发现前清工部尚书常鼐之墓,三天前出土书信数封,其中一封是时任嘉兴知府的来信,其中提到,壬寅至癸丑年,玉溪砂石之价涨势不落,民不得土木,怨声载道,请尚书大人调配。”

    “啊?”我有点听不明白。

    “玉溪即是今桐城一带,壬寅至癸丑年即是康熙元年至康熙十二年。古人温饱都难解决,怎么会一直有人盖房?整整十二年,砂石土木涨势不落,说明什么?而张念芝正是康熙十三年突然暴毙,哪儿有这么巧的事。”孙鱼儿解释道。

    我思考片刻,恍然大悟:“你是说,桐城一片有人大兴土木最少十二年?”

    “除此之外还有别的解释吗?我们对张念芝早有留意,一直以为他死之后埋在了他处,这些年一直没有寻到线索。而张氏祠堂正是顺治十八年所建……”孙鱼儿说到一半不说了。

    顺治十八年正月,顺治帝崩,三子玄烨继位,第二年即为康熙元年。

    我被这一番说辞深深吸引,早已忘记了恐惧,皱着眉头道:“你的意思是,张念芝祖上并没有衰败,而是为了什么秘密而隐藏财富,一直到过了几十年,时机到了,张念芝用祖上积攒的财富,表面上修祠堂实则在地下大兴土木修建陵墓或者什么东西?”

    “十二年……”我忍不住咂舌道:“那这工程太大了吧,而且如果是陵墓的话,古人最重风水之说,张念芝又擅风水,难道这里风水极好?”

    古人劳人伤财的修建陵墓,有的帝王一上台就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墓,无非追求三点,一是彰显自己的地位和实力,二是追求和生前同样的生活,即长生不老一类的,三是福荫子孙,为子孙谋大富大贵。

    “风水好不好我不知道,你可以问老刘。不过工程应该没有想象的大,张家做的这么隐蔽,几十年前就开始布置,那么肯定会想方设法的隐藏工程,所以应该动作比较慢,修建的也很慢。”孙鱼儿道。

    我还要问什么,突然身体一松,竟然出了窄洞。

    借着他们的灯光,我来回打量,这是一个青石铺成的圆形小广场,不过百平米大小,四周墙上有七个大小不一,模样不同门洞,有的只容一人通过,有的却能容三人,有的为圆形拱门,有的却是方方正正的正门,但是门洞里都是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小心,虽然有人替我们趟过雷,但是不要掉以轻心。”五金说了一声,然后小心翼翼地挨个儿门洞看去。

    我站在出口的位置不敢乱动,过了一会儿,五金挨个儿看完了,然后道:“是八门金锁阵,这张念芝果然精通周易八卦,上来就给这么大一份礼。此阵出于诸葛,八门者:休、生、伤、杜、景、死、惊、开。若从生门、开门而入则吉,从伤门、惊门、景门、休门而入则伤;从杜门、死门而人则亡。”

    “八门?”我挠挠头看了一圈,说道:“不是七门吗?”

    五金掏出了罗盘,瞥了我一眼道:“你身后咱们进来的那个窄洞自然就是开门,也就是剩下七门只有一门能进,其余进去非死即伤。”

    “如何得破?”墨镜男道。

    “八门金锁阵与其他阵法不同,无法强破,只有找出阵眼,再依据阵眼按九宫八神来找出生门。找不到阵眼我们就只有七分之一的机会。”五金看了一眼罗盘,又收了起来,然后在周围开始上下摸索。

    阵法之道我自然不懂,但是上次在王母山已经见识了五金的本事和阵法的神奇,这次我一点也不敢再动,生怕像上次一样,不过我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好奇,疑惑道:“不过是七个门洞而已,为什么他要留开门和生门,让人进呢?直接所有的门全部作为死门,岂不是再无后顾之忧?”

    五金一边摸索一边说道:“这八门乃是息息相关,如同人的七窍,一窍不通,八门尽毁,看似门门不同,而又门门互相牵引,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岂是一言二语能说清楚的。上古创始之初,奇门遁甲有四千零九十六局,到现在留存下来,仅剩阴阳十八局,能摸透二三局已是个中绝顶。”

    我听的云里雾里,完全不懂哪儿跟哪儿,就不再吭声。

    五金摸索了快半个小时,我在旁边几乎要睡着了,才听他道:“竟然一点痕迹也找不到?这张念芝到底用什么做的阵眼?前面的阎老头是怎么找到阵眼的?“

    “一个祠堂何需三个人看守?极有可能这张家的后人知道地下的秘密,才专门派人看守的,我看那阎老头肯定抓了活口,让其带路。”孙鱼儿道。

    五金点点头,皱着眉道:“现在怎么办?阵眼找不到,难道碰运气?”

    碰运气?七分之一的几率,我可不认为我们运气这么好。难道没有别的办法?我本能的看向墨镜男,从进来到这里,他还没有什么动作。

    墨镜男不说话,只是来回扫视了几眼,走向一个门洞,然后竟然直接趴到门洞下的地上,盯着青石砖头研究起来。

    五金一拍脑门,喜道:“对啊,如果是好久没进人的地方,自然找不到蛛丝马迹,但是现在有至少三个人刚刚从这里走过,我们细细寻找,就不信找不到什么线索。”

    说着五金就趴到了另一个门洞下,那模样如同在找掉在头发堆里的一根黑线。

    “怎么?你还想偷懒?”

    孙鱼儿拽住我的脖领子,将我拖到一个门洞口,就把我按到了地上,然后她也跟着趴了下来,调整了一下头灯说道:“一起找。”

    半个小时后,我们四个人站在了最后一个没检查过的洞口。

    我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其他六个洞口,我们把每粒沙子每颗尘土都研究透了,如果这个再找不到,难道我们真的要碰运气?

    “老子就不信!他们能把所有痕迹都抹除掉。”五金说着就趴到了地上,撅着个屁股。

    我也跟着趴到了他旁边,一毫米一毫米的寻找着任何可疑的踪迹。离黄毛离开我的视线已经过了将近三个小时,我真的不敢想象他真的就在这地下,我宁可希望,我经过千辛万苦,发现他根本没在这里,一切都是我的臆测。

    就在我趴的手臂酸麻马上就要丧气的时候,一点绿突然进入我的视线,星星点点如同针眼大小,藏在砖缝之中,几乎和青砖融为一体。若不是我是学摄影的,对色彩极为敏感,观察力又早已锻炼的远胜常人,恐怕真难以发现。

    这是什么?我伸出手指就要去摸。

    “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