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穿成农门恶婆婆,我被全家团宠了 > 第164章 难受的一幕
    “没有,臣妾真的没有,皇上,臣妾只是,只是随口一提。”贤妃紧张地辩解道。

    “大越的官位,是多少学子历经十年寒窗、一步步辛苦攀登才得以达到的,没想到在朕的爱妃口中,竟是如此轻而易举,一句随口之言就能换得五品之位。”皇帝眼中那抹笑意愈发冰冷,神情却异常平静。

    “皇,皇上,臣妾知错了,真的知错了。”

    皇帝冷冷注视着贤妃良久,才对众人说道:“都起身吧,秦老夫人也请起。”亲自上前搀扶起秦老夫人。老夫人作为开国长公主的外孙女,皇帝对她还是保持着尊敬:“老夫人近来身子可好?”

    “多谢皇上挂怀,老身身体康健。”秦老夫人哪里料到皇帝会在此,家丑不可外扬,老脸都不知道往哪儿搁才好。

    皇帝又冷冷扫了一眼贤妃。

    贤妃只觉头皮阵阵发麻,听见皇帝说:“贤妃曾对皇后言,秦老夫人身体欠佳,恐怕难以过冬,于是皇后便赐了出宫令牌。”

    一旁的繁空闻言,嘴角不由得抽动了一下。

    “什么?”秦老夫人一时愣住,望着这个自小疼爱至极的外孙女,心中说不出的难受。

    “皇,皇上,贤妃娘娘并非有意这么说的。”伯爵夫人连忙为女儿辩解。

    皇帝望向贤妃的眼神更加寒冷,以往只觉得她笑容甜美,心性也如外表一般甜美,今日所闻,与他印象中的贤妃判若两人。

    皇帝不开口,全场静得连呼吸都不敢大声。

    繁空首次亲眼见到活生生的皇帝,内心激动不已,只是不解皇帝为何突然现身此处,想来小公子景澄还没这份本事能让皇帝驾临,太子吗?也不见太子踪影,不禁多瞄了几眼皇帝出来的小屋。

    那小屋本是仆人们放置茶具泡茶之处,谈论这种事情时,所有丫鬟都被支开了,国公爷他们自然不会去这种小屋搜索,谁能想到皇帝会躲在那里。

    收回视线时不经意与皇帝的目光相撞,那眼神里带着审视与深邃。

    繁空赶忙低头,这皇帝比书上常见的画像更为英俊几分,一举一动既有儒家的温文尔雅,又不失威严决断,既给人以温润之感,又暗含雷霆万钧之力,并非昏庸之君。

    在外时常听百姓称赞这位皇帝,能维持大越的繁荣昌盛,想必确有其过人之处。

    皇帝收回打量繁空的目光,转向国公爷,淡淡说道:“朕未曾料到,国公爷竟会如此处理真假调包之事,你们这是要欺骗朕吗?”

    国公爷殷霄、殷淮再次跪倒在地。

    “臣知错,甘愿受罚。此事还请皇上裁决。”国公爷趴伏于地说。

    “皇上……”贤妃又一次跪在皇帝面前,低声啜泣道:“臣妾和母亲也是近日才得知实情,心慌意乱之下,才向皇后娘娘撒谎说外祖母病重。臣妾对权势富贵并无留恋,但对皇上一片真心,还有七皇子,臣妾不在乎出身如何,但七皇子是您的骨肉,若他知道……”

    “我还没说话呢,贤妃不必急着解释什么。”皇帝冷冷地瞥了一眼贤妃,她那楚楚可怜、泪眼汪汪的样子并未让他心软。

    贤妃脸色一僵,伺候皇帝多年,她自然能感觉到皇帝的怒意,哪里还敢再开口多言。

    繁空对皇帝会如何裁断这件事感到十分好奇,难道会让她们认祖归宗吗?那样岂不是等于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这位皇帝的贤妃出身有些问题?像皇帝这样的人物,最看重面子了。

    偏厅里再次陷入了寂静,静得连一片落叶落地的声音都清晰可闻。

    繁空想了想,从国公府和秦老夫人的角度出发,对蒙翠罗母子三人自然有亲情在,毕竟血浓于水。但家族的利益高于一切,皇后和贤妃之间,或者说太子殿下和七皇子两边都不宜得罪,皇帝正值壮年,这时候过早表明立场并不明智。

    眼下皇帝亲自到场,国公爷那一句‘此事还请皇上定夺’直接就把球踢给了皇帝,繁空偷偷瞄过去,只见皇帝脸色阴沉地盯着国公爷的头顶。

    殷景澄一直在给卫闲诺使眼色,没想到对方根本没搭理他,哼,昨天和他以及太子见面时,还说什么将来他们会辅助太子小舅子,还夸赞小公子是国家栋梁,说得他热血沸腾,费尽心思配合太子殿下才把皇上请来,怎么现在又变得如此冷漠?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皇帝望着繁空,这个妇人不卑不亢,颇有几分傲骨,面容清秀,身姿挺拔,一点也不像普通的农妇:“既已真相大白,自然是要认祖归宗的。”

    “不可啊,皇上。”伯爵夫人焦急地说出口,当她的目光撞上皇帝猛然间冷厉的目光时,吓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为了女儿和外孙的前程,伯爵夫人还是鼓足勇气说:“皇上,请您也为七皇子考虑考虑,要是这事传出去,七皇子以后肯定会受人轻视的。七皇子是您亲手养大的,您能忍心吗?”

    “七皇子是我儿子,谁敢小觑他?”皇帝皱起了眉头。

    “人言可畏呀,皇上。贤妃娘娘和七皇子对此事一无所知,就连臣妇也是这几天才知晓,皇上,如果非要有人站出来承担责任,就让我去吧。”说着,伯爵夫人抽泣起来。

    “不可以,娘,”贤妃跪着移到伯爵夫人身旁:“娘,您也不知道这事,女儿怎么忍心让您承担这份重担。”

    话未说完,母女俩已经抱在一起痛哭流涕。

    哎呀,繁空看得头都疼了,这一幕实在让人难受,不知皇帝会不会吃这一套,不由得抬头望向皇帝。

    皇帝抿紧嘴唇,冷眼旁观贤妃母女相拥而泣。

    贤妃和伯爵夫人见皇帝没有言语,就连国公爷也没说什么,哪里还敢继续哭泣,只是偶尔抽泣几声做做样子。在皇帝的脸色越来越阴沉之下,连这抽泣声也渐渐停止了。

    “这件事你们调查清楚了吗?”皇帝问向国公爷。

    殷淮上前施礼回答:“微臣前段时间与大理寺的梁大人一同去了烈城,对于调换孩子的事情,因年代久远,当年牵涉其中的许多人已去世。微臣多方探寻,找到一位曾为姑奶奶接生的稳婆的孙女尚在人世。那孙女说,她奶奶回家时常念叨,说秦家出生的女孩可能被人掉了包,这事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她并不清楚是哪个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