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偷宫 > 第207章 铮铮又要飙戏啦
    山栀问六皇子。

    “殿下怎么知道,我们今儿会回到。”

    六皇子摇头,“不知道呀。”

    “父皇说,他已经说了让皇兄回来。我从第三日就开始等你们,等了好些日子啦。母妃说最后一个驿站休息后,赶回来定然已过申时,所以我只要酉初前到门口等着就好。”

    “每天一来一回,路也远,又要等那么久,殿下辛苦了。”

    “不辛苦,母妃说,打仗才辛苦。她让我死了这个心,不让我去大雁关找你们。”

    山栀心想,幸好你母妃降得住你。

    六皇子又说:

    “信我都有好好收着,皇兄给我买的东西我也都好好收着,外面太有意思了。”

    山栀是个没钱的人设,在关城看到什么有意思的东西,当然说是司怀铮买的。

    她不能跟一个皇子写信说太赤裸的人间疾苦,她的信,不说皇上,最起码贤妃一定会审,所以她都注意着分寸。

    流水账似的说三殿下如何如何,边关如何如何,百姓如何如何,最后才是她如何如何。

    很多信,还是代笔的口吻。

    否则她一个婢女,何德何能,跟一个皇子,如此亲近。

    即便刻意简化,山栀的信,也已经成了六皇子这些年,最最期待的东西。

    正因为这些书信往来,所以相隔几年。

    依旧如故。

    -

    司怀铮选了一条绕勤政殿的路。

    到了附近,他问当值的太监,皇上是否还在里面。

    御前轮班当值,哪里又有傻的,那太监明显已经是认不出司怀铮的,只是因为身后有六皇子,当即就猜到了身份。

    会说皇上已经回了寝殿。

    于是几个人继续顺路往前走。

    太元殿在永福宫前面,司怀铮战场回来,第一件事肯定是要先见皇上。

    夹道前,他让六皇子先回永福宫。

    小屁孩巴拉巴拉跟山栀正聊得高兴,也没说可以跟着皇兄进去找父皇,头一点,就往前走。

    山栀眼中含笑,看了司怀铮一眼,跟着六皇子先回永福宫了。

    -

    得到允许,司怀铮进殿。

    神色已变,走向那个尚能定他去路的人。

    “儿臣参见父皇,父皇万岁万万岁。”

    嘉和帝自他进来起,视线不离,到司怀铮请安完毕,已经观察了个全。

    少年身姿颀长,面容俊朗,可以说容貌气质大变,变得有醒目的男子气概了。

    似有几分疲惫,依旧可见战场上带回来的独有的肃杀气,却又眉眼清明,看着透彻极了。

    他朗声一笑,离了他的座台雕龙高椅,亲自上前扶起了司怀铮。

    双手夹着司怀铮两臂,力度又加一分,最后拍了拍。

    “好,长大了。没想到当年一腔热血赴边关,还真让你立了大功。朕心甚慰,大周之福啊。”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不敢辜负圣望。这些年多看多学无畏向前,这才与我大周将士一起,退了西梵,不敢居功。”

    类似的场面话,当皇上的,几乎天天听。

    可是,不会腻的。

    这是他皇权在手的体现。

    嘉和帝听了不会真的相信,但他会舒坦。

    所以,他开始表达关心了,问了个山栀一定会说白痴的问题。

    “可有受伤?”

    “多谢父皇关心,一点小伤,早好了。”

    冲锋陷阵的将士,哪有不受伤的,虽然司怀铮的伤多数是为了救人的时候,难顾左右才受的。

    每一道伤,都让他得到一个人,或者一队人,他精着呢。

    这些细节和筹算,连山栀都不是很清楚。

    “你做得很好,安王都有来信一一道明,朕很高兴。他那道请封你为参将的折子,朕还搁置着,你可有什么想法?”

    司怀铮乖乖的脸上,大大的震惊。

    “参将?安王居然上了这样的折子?我怎么能做参将呢,仗都不打了,我还在那里做什么?”

    嘉和帝颇有几分慈爱的看着他,心底却是另外一番评论,这老三性子却是跟出发前一样。

    聪明相,愣性子。

    这自然跟打小的教导有关,毕竟没有师傅,又自小爱在武场。

    嘉和帝再次觉得自己英明决断,培养了一个擅征战不懂朝堂的儿子。

    “你啊,想得还是浅了。安王总有老的一天,而且他的腿疾是不能彻底好了。司承彦又不如你,你说你在那边做什么?”

    嘉和帝把话说得明白。

    司怀铮眼睛一亮,“谢父皇提点,儿臣明白了,儿臣也可以做护国大将军!”

    随即好看的眉毛拧起,一脸纠结。

    “可是,儿臣还年轻,等安王决定好好退养了,父皇您再派儿臣过去吧。”

    哈哈哈哈哈……

    嘉和帝的笑声,听起来是很真,很真。“别拘着了,父子久不相见,有话可以直说。”

    司怀铮就听他的,不拘束了,直接说:

    “我现在很厉害,我觉得可以去找当年的海寇了。我说过的,定要报仇!”

    一句话,扣上了最初要去战场的心,也证明了司怀铮目的一直没变。

    嘉和帝肘靠扶手,笑着摇头。

    “你啊,晚了。海域上的水寇,被一帮岛上流民,都给收服了。”

    司怀铮眨眨眼,一脸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的样子。

    嘉和帝看他这样,反而有心情多说几句,他从成叙那里听来的民间新鲜事,当然加入了他自己的理解。

    “你在军营自是不知道这些,这两年,海上多了帮不知天高地厚的流民,自称来自东海岐家,好几辈前也是大周人。

    在海上生活这么多年,自然有几分海上的本事,说是沿海的海寇被他们都收拾了。

    海寇本就不多,想来只是有点本事罢了。

    成叙心细,听见一些传言,只觉得这些人是突然出现,还派人调查了一番。说是打劫了些不成气候的零散贼寇,花钱去跟南岛买了上好的船只和武器,这才慢慢成了点气候。

    最开始有人上岸跟小商贩做些买卖,后来也有大宗的,他们不闹事,官府衙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人心不足蛇吞象啊,现在意图跟南岛伶舟家一样,要大周给他们官衙文牒。可笑。”

    司怀铮吃完瓜,很配合的说:“原来如此,着实可笑。”

    聊了这么一小会儿,渐入佳境。

    嘉和帝开始“解释”。

    “你这次的战功,我知道,大家都知道。我以为安王会调派亲兵,风风光光护送你回京,不承想,行至半路收到消息,你竟是孤零零的回来了。

    按理,京城外五里设亭相迎,你也是配的。

    只是,你大皇兄的事,就在明日,希望你不要有怨言。”

    司怀铮立马红了眼眶。

    “儿臣不敢。儿臣是赶回来的,父皇就算是安排人迎接,时间估计也错开了。儿臣赶回来,正是为了送他最后一程。”

    可不是呢,时间好巧。

    前面的丧礼流程都赶不上。

    明天要埋了,司怀铮怎么样都要出现的。

    毕竟,是众所周知的“好兄弟”。

    轻松了不到一盏茶的功夫,气氛再次凝重。

    嘉和帝沉默好一会,再次开口。

    “听说,你们经常通信,他还经常给你寄东西。”

    司怀铮情绪激动,杀气弥漫。“嗯。有时候没空回信,就会晚几天。大皇兄他,一直都待人很好。真恨,恨不得把西梵人都杀光!”

    嘉和帝是发自内心的长叹了一口气。

    “你跟安王联手杀了那穆齐,算是给他报仇了。你也累了,回去洗洗,好好睡一觉。”

    司怀铮离开座位,跪下请旨,“儿臣今晚想去太子府。”

    “难得你有这份心,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