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偷宫 > 第136章 三公主
    太子来找嘉和帝有其他事情,司怀铮生辰宴的事情定下,贤妃带着六皇子回宫。

    一路都在走神。

    搜刮脑子里的记忆,生辰日,兄弟姐妹相聚很正常。

    但在皇家,接去太子府,不正常。

    这太子,好得过分了,让人不解。

    看刚才太子对自己儿子的态度,才是正常的样子。

    不冷待,不热络。

    如果努力去寻找答案,大概率能找到自我说服的理由,贤妃找到了。

    毕竟司怀铮不是自己生的,根本算不得于家人。

    所以太子才会这么纯粹的,毫无顾忌的表达偏爱。

    原来如此,应是如此。

    “母妃~母妃~”

    被冷落的六皇子,一次次叫着,让贤妃回了神。

    收回思绪,决定不再考虑,反正事情已经定了。

    更何况,她也不会担心在生辰宴上,司怀铮出什么事,毕竟太子的地盘上,如果出了什么事,太子逃不了干系。

    -

    司怀铮刚回到永福宫,就被贤妃叫去了正殿。

    听到这个消息,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回到西殿,若有所思。

    山栀帮他倒了杯热茶,放他面前,等着他说话。

    岁椿见天气好,在后院晒天冷要用的被褥和袄子。

    茂海在书房通往后院的门口看书,偶尔眼不离书还能跟岁椿搭上两句话。

    山栀见司怀铮往后看了一眼,问他:“我去叫大师父?”

    “不用,不是什么大事。”

    山栀手撑脸,等着他赶紧进入正题。

    “母妃说,见我们迟迟不提上次的事,她干脆自己定了个事。原本是想给我办一场生辰宴,好让我多认识几个人。太子刚好知道了这事,说服了父皇,我的生辰宴,在太子府办。”

    山栀每一个字都听得懂,但大脑开始宕机。

    她对规制没其他人懂,但她依旧很困惑,这什么跟什么,太子难道真这么真情实感?

    山栀不懂说什么了。

    问他:“你怎么想的?”

    司怀铮一副小大人模样,沉稳得很。

    “母妃提了,他才顺势提。所以不是早有想法,只是突然相到的办法,应该是怕我跟母妃,彻底冰释前嫌。”

    说到这里,他还刻意解释一句。

    “我没什么特别想法和怨恨,就是外人可能觉着之前我被苛待了。”

    “太子定然不愿意我成为于家的助力。狩猎场上,刺没出来前,我射中了几只鸟,太子如果不废物,应该能看出,我功夫是不错的。对于想去军营的事,我也没瞒着他。”

    “大师父说过,自古文武相辅相成又互相制衡,于侍郎以文高居朝堂,如果我将来以武建功,于家有机会成为下一个赵家。不,也许比赵家更强,因为兵权其实是在白家手里。”

    山栀听司怀铮说分析,浅层次的能明白,兵部尚书,是太子舅舅,赵家的。镇北大将军,太后侄子,白家的。

    太后又是皇后的亲亲姨母,白赵两家是利益共同体,众所周知。

    只不过继续往深挖宽挖,山栀就搞不定了。

    有点像以前饭点顺便听了两耳新闻联播的感觉,字字清晰,句句透彻,不带脑子,不明觉厉。

    “所以,简而言之,他单纯不想你为于家所用?”

    如果真的是这样,其实也无可厚非,官场嘛,谁不为自己的势力谋局,谁不防着别人壮大。

    但山栀只关心一点,有没有危险。

    她其实很相信司怀铮异于常人的双商,但毕竟还是个个头都没自己高的半大孩子,还嫩着。

    于是,稳妥起见,她推着司怀铮去了书房,跟茂海请教。

    在旁听了一大串高深莫测的对话后,山栀总算听到了结论:

    没大问题,勇敢的去。

    又想着这事,几乎是三个月后的事情,更是不用急。

    山栀把这事彻底按下。

    反倒是司怀铮,被人提醒十岁即将到来,兴奋得拉着山栀说了好久的话。

    说再过一年,就能跟父皇说,去军营了。

    嗯,大周文化,十一周岁,虚岁十二,也算十二。

    “山栀,皇子可以带侍奴,到时候你也去,我求母妃让你跟着我。”

    司怀铮知道,之前太子去军营,就同时带了婢女和太监。

    虽然他知道,这是因为太子极高的身份和特权。

    但他不贪心,他只带山栀,永福宫放人就好。而且山栀可以扮成太监,更是方便行事。他是皇子,可以的。

    他说过的,不管去哪儿,他都要带着她。

    山栀一听,出宫?

    立即支棱起来,跟司怀铮嘀嘀咕咕兴奋了半夜。

    -

    没有特别的事情,日子再复平静。

    月底,于鸯生了,生下三公主。

    嘉和帝很高兴,一来,原本就不期待于家再生一个儿子,有贤妃的六皇子,够了。

    二来也是这宫里的公主,少了些。

    得到母女平安的信息,嘉和帝才来。

    但只抱了抱三公主,没进去看于鸯,又匆匆离去。

    刚生孩子的房间,不干净,不适合帝王亲临,这会子,嘉和帝倒是记得这个规矩。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贤妃果然是最得宠的,不然怎么生六皇子的时候,皇上就陪在外面,生了后又不顾劝说进了屋。

    于鸯得知自己生了女儿,正陷入无尽的阴暗中,听说皇上来了要抱三公主,仿佛看见了一道光,还没激动完,又听说皇上匆匆走了……

    情绪大起大落,差点背过气去。

    她身体还有撕裂的疼痛,和不断的脏污流出,却觉得哪哪儿都比不过头痛。

    她要炸了。

    反复被“命里无子”“行善则有”几个字碾压。

    想起自己再度怀孕后的小心谨慎,却未能得偿所愿,一肚子气。

    她没去害任何人!

    她放过了张太医!

    也没去找贤妃的麻烦,更没有起动六皇子的念头,为什么!

    为什么还是女儿!

    女儿嫁了就嫁了,与她什么干系,得益的无非是于家,是坐上那个位置的人。

    公主是什么好东西,最后无非都是为了各方利益安排嫁人。

    等到改朝换代,她难道要青灯古佛一辈子吗?

    她不甘心!

    如果是儿子,不一样。

    就算她不去奢望不该想的,但以她的聪明还有于家的支持,为儿子谋得一条明路也不是不可能。

    大周有例,儿子封了王,是可以带生母去封地的。

    到时候,她可以不仰仗任何人鼻息,过人上人的日子。

    可为什么!是女儿!

    梧桐看她脸色不好,以为是生产的缘故,一脸心疼。

    “梧桐,皇上什么都没说吗?”

    “主子,皇上说小公主头发浓密,长大定是个小美人。”

    于鸯听到这话一点没觉得高兴,皇上英武,她又漂亮,孩子当然好看!说什么废话。

    她想听皇上对她的关心,想听位份的事。

    娴馨宫的柔嫔虽然好,但两人依旧有高低之分,主殿的人,永远高人一截,要不是她懂事乖巧,柔嫔也不一定待自己好。

    她难以掩饰急切,又问梧桐,“没其他的了?皇上没说其他的?”

    梧桐杵在床边,想起主子偶尔显露过的心思,安慰她。

    “主子别急,这赏赐还没来,兴许没那么快。皇上提了,下边的人还得准备不是?”

    于鸯头往里一转,泪入软枕。

    “不会有了。不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