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偷宫 > 第132章 当年真相
    山栀脑子瞬间清醒,又重新陷入迷糊。

    当年的原主她爹山恒熙的案子,她想过可能还有隐情,但更多围绕着柔嫔本人去瞎想。

    却不想居然跟太妃有关系。

    关于太妃的身份,这件事情鲜少人会提起,也许早年间是被禁止谈论,后来就形成了习惯,被人刻意淡忘。

    但山栀是听了一耳的,听了之后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当今太后并非嘉和帝生母。

    太后得先皇宠爱,太后唯一的亲生女儿又定了跟大漠联姻。所以把嘉和帝放在了太后跟前养着。

    嘉和帝的生母,原是一个没什么大背景人,听说母家都没人了。

    按旧制,多数情况,先皇死后,除了太后,其他妃嫔要么陪葬,要么袍子一披前往皇家寺庙青灯古佛。

    可先皇死得突然,没有留下任何只言片语。

    因此,嘉和帝以没有遗诏为由,以奉养生母人伦之情为理,将生母留了下来,更是以示尊崇封为太妃,居于寿安宫。

    就是茂海马甲暴露那天,说山栀胆大包天不知天高地厚居然要去闯的那个寿安宫。

    有言,正是嘉和帝的这个举动,让太后看出了自己养的这个儿子,并没有之前看到的那么简单听话,也不是那么的好拿捏。

    个中微妙,山栀不关心,不置可否。

    但山恒熙的案子扯上了太妃,她得好好听一听,具体怎么回事。

    贤妃只留给他们一点点缓冲的时间,看他们一瞬间错愕后,盯着她,等着她往下说。

    不禁回忆起很久前的事情。

    “当年太妃高热,还伴有咳疾,很久不见好转。皇上寻了钦天监观天象,测吉凶,结果,大吉。”

    “但需祭祀神灵,求凤体安康,病恙转消。”

    到此为止,山栀都能听明白,也能料到为什么后来有鸡的事。

    祭祀活动中,鸡象征着吉祥和好运,以求得好运和福泽,这挺常见的。

    随着贤妃接下来的回忆,山栀有点不明白了。

    “娘娘,为什么是柔嫔。”

    柔嫔不是一直跟皇后走得很近,皇后又是太后的外甥女,太后跟太妃肯定又是不对付的关系。

    所以,为什么会是皇后一派的人,来做这件事。

    “钦天监算的,寻到的宫中唯一命定之人。”

    这,山栀无话可说,天选烧香人。

    后面的一段山栀看过卷宗。

    那只鸡,没绑好,乱飞,几乎掀了祭台,把柔嫔吓得够呛。

    说到这里,贤妃脸带鄙夷。

    “柔嫔来做这事,别以为她那人,敢透露半个字给皇后,自是瞒得死死的……总之,大家都不知道,当年柔嫔那场祭祀是为了太妃。”

    然后,贤妃又变了脸色。

    “皇上,当时有他的难处,这事并没有大张旗鼓,也是皇上的意思。”

    山栀听得认真,点头表示知道,毕竟赵家和白家实力在那儿,当年嘉和帝实力(脊梁)估计还没那么硬。

    “娘娘怎么知道的。”

    “皇上当然不会瞒着我。”

    来自宠妃的理所当然,六皇子现在没事了,宠妃的自信又开始让她发光,贤妃继续往下说:

    “太妃本来都已经退热了,祭祀当天又起高烧,还不停的咳,咳出了血。皇上,很生气。要不是太妃开口,柔嫔可能都要受责罚。”

    山栀低头,不吭声了。

    贤妃自以为把这事告诉山栀,是想让她别动不动想让皇上赦免她的罪,如今她还能好好的,就已经很好了。

    皇上刚才那句话,哪怕是掖庭的其他罪臣之后,都是那个态度,如果知道祭祀惨案的相关后人,指不定多膈应。

    看山栀不说话,贤妃安慰。

    “山栀,他是皇上。”

    山栀老实点头,垂眼的样貌,很好的掩饰了她的情绪。

    她懂,他是皇上嘛,那是皇上的亲娘嘛。

    她也理解贤妃为什么这么说,恋爱脑嘛,时代的局限嘛,所处的阶级嘛。共情不了的。

    可在山栀的世界观里,就是因为一只鸡,一个部门随意推出一个替死鬼。一个农商家庭好不容易悉心培养出来的文官,山家曾还觉得这儿子出人头地,是祖上冒了青烟。

    又死了一个不愿受辱,只想以清白之身离开的女人。

    最后,也死了一个仅靠着对亲人的念想本能活着的少女。

    还有背后那个完全不敢生出怨言,想见一眼山栀只敢奢望天下大赦的家庭。

    封建时代嘛,山栀,她理解的。

    亏她之前还幻想过几百出宫斗小场景,原来就这。

    就这啊……

    她早该明白的,怎么就忘了,不管什么剧本,本来就是炮灰山恒熙。

    贤妃没见过山栀这样,被一种类似悲伤的情绪完全笼罩。

    没再开口,心底有种懊恼的情绪,她不该提的,那是山栀的家人啊。

    一只温暖的小手,悄悄牵住了山栀,交叠的手放在两人的身后,背着贤妃,勾手指。

    山栀蓦然收回思绪,刚才要沸腾的情绪,也渐渐平息。

    意识到自己失神,贤妃已经暂停,她歉意一笑。

    “娘娘,抱歉,奴婢失礼了。”

    贤妃觉得眼前的山栀,既熟悉,又陌生。

    “娘娘,您继续。后来呢。”

    平静的,一点好奇,还有一点谦卑,在这样一双眼睛下,贤妃,不得不继续。

    “太妃最后没有大碍,但还是咳伤了嗓子,如今说话声音还是沙哑的。”

    “我跟太妃不熟,但也是见过的,她本来就不像是话多的人。听皇上说,自那以后,更少说话了。”

    贤妃想说,自己告诉她,就是想让她知道,太妃其实还是伤着了,不管是因为祭祀出错,还是其他原因,这都是皇上不开心的事情。

    所以,别去求皇上。

    贤妃没说出口的话,山栀其实知道。

    知道贤妃的意思是不能求皇上赦免,主动把皇上心里这根刺给翻出来。

    结果,要么皇上真的愤怒,恨不得嫌弃山栀现在的日子过得太好。

    要么皇上多吃了几年盐巴,知道自己当年同意这个判决多么离谱,帝王恼羞成怒,结果还是怒。

    山栀只是装傻充愣的说了一句:

    “原来如此,多谢娘娘告知。”

    剧情都铺垫到这了,贤妃也不是藏掖的人,忍不住主动说了出来。

    “所以,你如果求赏,别求到这事情上来。别的都好说。”

    山栀小脸恍然大悟的样子,“嗯,多谢娘娘提醒。奴婢明白了。”

    她越懂事,贤妃越生出几分怜悯。

    “别好奇,别去试探。我已经探过皇上了,目前是行不通的。”

    这下,山栀是真的呆了,没有装。

    她没想到贤妃,居然能帮她想到身份的事情。

    真是,不枉她真心带过她的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