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儒家中的君权神授,表面上维护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实际上暗戳戳的限制君权,且最主要的目的便是限制君权。
他们这些臣子不能限制皇帝的权利,但是神可以。
要不然怎么一有天灾皇帝要下罪己诏。
当然皇帝和皇帝是不同的,有些皇帝利用神夺取天下,巩固地位,
而有些皇帝自欺欺人,反被桎梏。
在场的大臣们想死的心都有了,为何想不开今天来。
瓜有什么好吃的,一点都不好吃,一不小心吃到毒瓜。
而正好汇报事情的大臣对上陛下冷漠的眼神腿有些发软,强装镇定的汇报,声音里还带着一丝颤抖。
而完全感受不到大臣们祈祷的苏谨言,是一点没有顾忌他们死活的继续给啃啃说。
其次,每个朝代也就开国能压下儒家,将儒家当成工具。
后面,儒家直接崛起了,开始和皇帝争权了,顶峰时期,能直接换立皇帝。
很好,大臣们都麻了,苏贵人这是想让他们死啊。
啃啃:哦,不过……宿主,历经这多朝代,出现这么多雄才伟略的帝王,他们没有想到吗?
苏谨言轻笑了一下。
呵~
想到如何,没有想到又如何。
儒家对帝王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诸子百家,璀璨如星光,可是只有儒家愿意改,愿意顺从皇帝,愿意帮助皇帝,他们用的最顺手。
大臣们看向陛下,努力的给陛下示意,他们一定会为陛下效力,为陛下分忧解虑。
陛下颔首,神色缓和,给了他们一个安抚的眼神。
言儿说的对,儒家用的最趁手,且儒家势大,已成了气候,也是大启的根基,自掘根基的事他可不会做。
当年孔夫子周游列国,传播儒学,收三千门徒,声名远扬,但却不愿迎合国君,最终七国没有用上儒家。
不知道孔夫子知道他的儒学兴盛了上千年,但却是在改变的前提下,会有何感想。
大臣们沉默了。
不过,儒家的核心,仁义礼智信,一直未变,只是人心不古罢了。
所以,儒家是腹黑大哥,表面端庄如玉的君子,心里坑死人不偿命。
唉~
相比于,一言不和就开干,还胆大包天的欺骗他老板,让老板不务正业,给他增加工作,
更甚至带头造反前锋,妄想把老板他他赶走,谋朝篡位的暴躁叛逆弟弟道家,
温顺,听话,乖巧的二弟,佛教是如此的清丽脱俗,养弟也是弟啊,当然会偏心了。
毕竟打工人本来都很暴躁了,还有人诱拐老板,让他们额外干更多的活,
甚至还妄图毁了公司,砸了他们饭碗,他们当然不待见了,亲弟弟也不好使。
嗯,必须揍一顿。
嗯嗯嗯!苏贵人说的是。
大臣们表示非常的认同。
砸了饭碗吗?
陛下有些莞尔,言儿比喻的可真形象。
啧!王朝末年,道教总是领着百姓冲在反帝第一线,从未成功,也从未放弃,一生致力于反叛啊。
好家伙!200斤的体重199.99的反骨吧。
陛下&大臣们:……
大臣们顿时腰不酸背不痛了,心里有些幸灾乐祸,终于有人陪他们了。
只可惜没有道士在现场,他们都有些不得劲。
陛下垂下眼眸遮住眼中的深思,沉默的拨动佛珠,不知在想什么。
陛下也没想什么,只是在回忆他看到的史书中的道士。
他的脸色越发冷漠。
还真是如言儿所说,太平盛世,仗着自己不知从哪里发现的东西,装作仙人耍把戏欺骗皇帝,
炼制自己都不敢吃,甚至加了多少污秽物的有毒金丹,装作仙丹献给皇帝,慢慢的蚕食皇帝的身体。
最后不仅没有让皇帝长生不老,反而加快了他们的死亡。
到了王朝末年,更是肆无忌惮,到处招揽迷惑百姓反叛朝廷。
只要他们在,没有哪个朝代是例外。
呵!
陛下气的冷笑一声。
他们最好能制造出言儿所说的炸药,否则……
嘿!这佛道两教完全是儒家,思想教育和物理教育的极端发展。
嘶!儒家教化恐怖如斯。
大臣们:……
有没有一种可能,他们本来便是儒家某些反骨仔,叛了儒家,投身其他的。
从小耳濡目染,骨子里带有儒家一些思想不足为奇。
所以……
苏谨言看了前面站着的一个个儒家大佬们。
儒家的各位大佬们,你们发挥一下你们儒家伟大的教化能力,
让佛,道,赌坊,青楼,都规范化管理,持证上岗,定期考核,按时交税。
她又想到这来钱最快,在古代还合法的产业,那些大臣们绝大部分都有些掺和。
她悄咪咪看了看神情淡漠的陛下,有些无奈的看向大臣们。
啧!难搞,大臣们可不愿意吐出嘴里的利。
不过,我劝你们不要做无谓的挣扎。
千万不要惹快要穷疯了的陛下,还是手握兵权的陛下,你们不想知道后果的。
大臣们:……
我也劝你不要恐吓我们,我们……
咳!
为了大启的繁荣昌盛他们儒家定当义不容辞。
不过是制定法规,收税罢了他们可以。
陛下怔了一下,有些无奈的弯了弯唇角。
下一秒如寒风般冷冽的目光扫过每一个大臣。
事关朝廷税收,他是半分不会让。
而且,既然设了官商,为了规范市场,休整商业,也必须有一份详细明了的商业法规。
既然如此便一起办吧。
想好了后他便让赵文昊上奏官商事宜,之后他再趁机提一下。
话说先帝到底干什么了,喜欢奇花异石,珍宝什么的也不能这么穷吧,而且税呢!税呢?
让我瞅一瞅。
咦?
不应该啊,专门负责搜集东西的可和明强差不多了,怎会……
苏谨言忽然睁大眼睛,呼吸加深了。
这……这是几个意思!
当皇帝的非要如此与众不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