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重生末世:开局中奖3000万 > 第1727章:室外飘雪,室内开花
    带着沉甸甸的心情,丁武方景信等人跟着解长山进入会议室。

    落座。

    等到他们落座之后,三叔示意章齐物的得意门生胡阵打开投影仪,讲解关于缓冲城种植的计划。

    一直以来,交易集市底下有个地堡种植园,都是交由章齐物的学生胡阵、白宇之两人负责。

    后面为了大范围种植计划,在交易集市南区划了几十亩试验田,建造了温室大棚,给他们进行实验性种植。

    同时,也在幸存者中招纳汲取一些具备专业种植经验的人。

    高端人才有,末世前的著名植物学教授楚娟,还有末世前著名的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公司的创始人林沐光,技术大拿郑晗冰等。

    此外,还登记了数千名曾经有过较多种植经验的幸存者。

    这些人的资料都登记在案,一旦缓冲城温室大棚建造好了,立刻就能够拉起一批技术不错的种植团队出来。

    不用像当初北境那样,特意从总部基地派遣数百名种植骨干过去,专门培养那些外城人员学习种植。

    如此可以迅速推进,快速规模化种植。

    会议室中。

    胡阵对照着投影仪上的图片,讲解着他关于缓冲城种植计划的设想。

    这些种植计划,都需要解长山他们配合满足。

    温室大棚并不是简单搭一个棚子,其中还涉及到了智能化控温,滴水灌溉,智能化光照、通风等。

    在建造温室大棚的时候,需要提前铺设电线、水流管道。

    这些细节,都需要提前与解长山他们沟通。

    末世这六年下来,大樟树基地深耕温室大棚领域,在众多农业专家与工程专家的协力配合之下,大樟树基地中的温室大棚数次改革升级。

    无论是从温室大棚坚固程度,还是从更加适合植物生长条件,都取得了不小进展。

    甚至可以说,目前的大樟树基地温室大棚种植技术,赶追上了末世前最先进的技术。

    在应对末世中各种复杂环境中,如今大樟树基地的温室大棚种植技术,无出其右。

    “这些温室大棚都集中在二区农业种植区,所以施工的时候,也更加集中一些,到时候解总公实际建造的时候如果有啥不清楚的,随时可以与我沟通,当然,我也会在工地上大概就是这些。”

    胡阵讲解完关于温室大棚种植的计划后,坐了下来。

    三叔等人齐刷刷看向解长山,等待他说话。

    解长山看到众人都看向自己,缓缓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搓了搓手,看向三叔。

    “那个.部长,这个项目急吗?”

    “如果不是很着急的话,我觉得可以按照正常的建造进度来进行。”

    “我们工程部门的同事,现在已经连轴转了半年多了,大家都有些疲惫,倒是不用放假,只是我想可以把进度放缓一些.趁机让大家休养一下。”

    他这一番话,让三叔认真地观察了一下解长山与丁武几个工程主理人的状态。

    双颊凹陷,眼睛无神,黑眼圈,眼袋臌胀,头发凌乱,嘴唇发白,几人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死气。

    熬夜太多了,而且精神、身体压力太大了。

    超负荷运转半年多的时间,几人的状态极差。

    三叔皱眉深思了一会,开口道:

    “这样吧,现在供暖管道那边也快到收尾阶段了吧?我给你们放三天假,你们好好休息几天。”

    “现在先聊一下温室大棚建造规划,在正式建造之前,你得先告诉我需要多少人手,老黄他那边好提前招募。”

    放假?!

    听到这两个字,解长山与丁武几人眼睛都发光了。

    “部长您的意思是,可以放假休息?”解长山一度怀疑自己的耳朵,他有点不太确定,是不是自己听错了。

    “对,放三天假,你们好好休息下。”三叔看到他这么激动,有些尴尬的同时,又有些惭愧。

    他是行伍出身,向来办事雷厉风行。

    不问过程,不看任务困难程度,只看结果。

    习惯了。

    他把行伍中的作风带入到石油城中来,所以做事情的效率极高。

    手下的人,都在这种高压的状态下,铆足了劲头才能够勉强让三叔觉得合格。

    所以,交易集市才能够在短短时间内发展的这么快。

    这与三叔的办事作风有很大关系。

    一旦想好了,从来不拖延,立刻就干。

    而且记忆力颇好的他,不会忘记自己交代下去的事,时不时会追问进度。

    得到三叔的确定,解长山一张脸笑起来,起了很多褶子。

    犹如向日葵一般灿烂。

    “好嘞,部长,刚才胡主任说的我大概清楚了,我预估需要一万人,大概建造周期在三个月。”

    “工程一共分为五期,第一期工程只要工人到位、材料到位,18天左右就能够建造好。”

    有了解长山的保证,三叔心中盘算了一下。

    番薯土豆玉米这些主粮庄稼,大概生长周期都在3~4个月左右。

    第一期温室大棚建造完,加上种植的准备工作,顶多一个月了就可以播种下去。

    也就是最多第五个月就能够收获粮食。

    按照目前石油城存储的粮食来计算,差不多能够养活交易集市人口160天左右。

    这样算的话,刚刚好。

    如果五六个月之后,冰封天灾还没结束,石油城与交易集市也不至于缺粮,缓冲城中的大棚到时候可以收获粮食,保持供应。

    挺好。

    三叔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

    这一场冰封天灾,他直觉告诉他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光是前奏就持续了好几个月,持续了长达半年的干旱,还有来两三个月的乌云压顶,云层积压。

    天空中的水汽积累极多。

    “老黄,你听到了吧,明天就开始着手招募工人。”三叔看向老黄。

    “好的,部长。”老黄赶紧起来点头道。

    “还有啥?”三叔问道。

    “部长。”

    老罗开口道:

    “还有缓冲城守卫问题,两千人不够!”

    “根据现在值守的东风与张天福他们反馈,围墙上风雪大,长时间让征调过去的临时守卫站岗,抗不了那么久,建议三班倒。”

    “你的意思是还需要再征召4000人?”三叔反问道。

    “对。”

    三叔思索片刻,点了点头道:

    “行,那与老黄一起去趟任务大厅,发布征召任务吧。”

    “另外.”

    三叔看向钟楚楚,“钟楚楚,你核算一下征召临时守卫,加上建造工人,预计所需要发放的积分数额,统计一下给我。”

    “好的。”钟楚楚点了点头。

    他们必须要保证,发放的积分能够兑换到的粮食与储备粮食必须保持一个相对安全的比例。

    不然,超支发放太多积分,储备粮食万一不够用的话,那就麻烦了。

    现在总体看下来,交易集市中还有一万人在铺设供暖管道,两天后就能够完工。

    接下来还有缓冲城温室大棚建造,需要工人一万。

    农业种植人员,4000人。

    缓冲城围墙守卫,6000人。

    这样算下来的话,常态化所需要的人力就需要两万。

    大概是交易集市十分之一的人口。

    这个比例已经不低了,按照一人一天0.5积分,加上包餐来计算的话,大概一人一天需要发放1个积分。

    2万人便需要2万积分,全部拿来兑换粮食的话,可以支付2.5吨。

    本次夜谈会议主要就是商量招募工人的事情。

    散会后。

    解长山从会议室中走出来,看着乌压压的天空,还有远处闪烁的紫外线灯光,一阵冷风吹来,让他精神一震。

    虽然后面又有新的项目要干,但接下来三天他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

    供暖管道那边,已经铺设许久了,自然有下面的监工把控质量与进度。

    如果没出问题,他不用过去。

    呼——

    他长舒一口气,浑身轻松了不少。

    戴上帽子,迎着风雪,他朝着石油城居民楼走去。

    来到居民楼,他所居住的房间只是一个小单间,虽然没有带厕所,但好歹他能够一个人睡觉。

    相比较于大樟树总部基地的居住条件,石油城固然要差一些。

    因为石油城面积有限,所以即便他这样一个总工职位的人,也只是住在一个小单间中。

    不过相比较于交易集市居民楼中的居住环境,石油城内的居住条件算很好了。

    他已经一个多礼拜没回到这里了。

    平时因为工作太忙,他大部分时间都在行政大楼办公室那边睡觉。

    因为每次要返回石油城,他嫌弃太麻烦了,浪费时间。

    推开房门,房间的桌子上还放有他一个礼拜之前吃过的饭盒。

    苦笑着摇了摇头,走过去把饭盒拿去清洗。

    房间中很冷,他赶紧打开暖气。

    将房间打扫干净后,他拎着洗浴用品和面盆走去了淋浴室。

    大樟树总部基地。

    缓冲城。

    供暖管道依旧还在连夜安装,这边的人数相对于石油城要少一些。

    居民楼也少一些,供暖管道本来很快就会安装好的。

    但是由于这边有大量的温室大棚需要安装供暖管道,所以花费的时间与石油城差不多。

    丁九裹着一层厚厚的皮毛,带着小丁等人来到了缓冲城。

    他身上的这一件皮袄,乃是运输大队从交易集市运过来的物资。

    交易集市的幸存者搜罗到好的东西,绝大部分送往总部基地,一部分则留在商业区中消化。

    像他身上的这一件厚实皮毛,不知道是从哪个幸存者小队拼死搜猎到的动物身上剥下来的。

    “还要多久能够把管道铺设好?城主今天来问了。”丁九对着负责管道铺设项目的柳明问道。

    柳明哈着白色雾气,开口回答道:

    “再有个一天吧,明天这个时间应该就可以全部到位了。”

    “嗯,那和我预估的时间差不多,等管道铺设好了,就让大家伙休息一阵子吧,后面暂时没有新的工程任务了。”丁九看了一眼柳明,轻声说道。

    “好嘞。”柳明点了点头。

    随后丁九亲自视察了一番管道铺设情况。

    这个供暖管道只要铺设好了的居民楼,立刻就能够用,并不需要等到所有管道铺设好了才能打开。

    所以,现在缓冲城居民楼中已经有很多人开启了暖气。

    室外天寒地冻,室内温暖如春。

    绝大部分的人都龟缩在温暖的房间中,不愿意出门。

    走完一圈回来,丁九便返回了内城。

    相比较于交易集市人流攒动,大樟树基地这边人少显得冷清一些。

    不过等到这一场冰封天灾过去后,大樟树开启人口大迁徙计划,总部基地这边人数将迎来暴涨。

    到时候是要在大樟树基地周边修建分城,还是继续往外扩延,修建第四堵围墙,都不一定。

    起码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相应的规划。

    他与城主提了一嘴,后续的工程任务安排,城主让他再等等。

    他之所以提,乃是因为发展到了现在阶段,大樟树基地的工程团队几乎都固定了,只有新增工人,没有减少。

    工程队伍得养,得要有活干,他们有活干,才会有积分,才能够消费,才能够带动大樟树基地的积分交易。

    内城。

    12号温室大棚中。

    安雅用剪刀对着温室大棚中的果树进行修建枝丫。

    这个温室大棚中的果树,已经开花了,她在对于花量过大的果树,通过疏除部分花芽,减少养分消耗,提高坐果率。

    “部长,明天12号、13号大棚该授粉了吧?”李佩珍在旁边帮忙,开口问道。

    安雅点了点头说道:

    “嗯,明天差不多也该授粉了,到时候得让宋敏找些外城人员进来授粉。”

    时至今日,大樟树基地内城人员也才三百多人。

    除去一部分作战人员,除去城主的家属亲眷,其他绝大部分都是大樟树基地中的管理层,起码都是中层管理。

    他们平日忙碌,根本没时间来温室大棚帮忙。

    伴随着大樟树势力的扩张,可能原本在内城中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也慢慢被调派到了交易集市或者北境,担任一个管理职位。

    别的不说,就说老秦曾经的手下,阿红。

    现在都担任了作战处,第七大队队长,身居要职,长期驻守在北境。

    可是。

    内城中也有十几座温室大棚,也需要人来打理。

    人手短缺。

    所以便只能够从外城中找一些作战人员的亲眷家属进来帮忙。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