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 > 第256章 愿力值
    陈翊唇角含笑,气定神闲。

    他知道,有了百姓的支持,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只是,看着系统面板上的愿力值,他还是忍不住心中一叹。

    虽说100万愿力,换来了百姓的真心,也算物有所值。

    可他毕竟不是大方的孙权,这般挥霍,还是有些肉疼啊。

    正当他盘算着下一步行动时,帐外急报传来。

    “启禀主公,江夏城中,瘟疫流行,已有数百人染病!”

    “什么?!”陈翊霍然起身,面色凝重。

    瘟疫?这可不是个好消息!

    若是放任不管,说不定会酿成大祸啊!

    他当机立断,唤来亲信吩咐道“速速宣华佗前来,务必尽快治愈病患!”

    “喏!”李三领命疾驰。

    不多时,华佗便匆匆赶到。

    “启禀主公,臣已查明病情。此乃伤寒瘟疫,极易传染。若是不及时控制,后果不堪设想啊!”

    陈翊闻言,眉头紧锁。

    这年头,医疗条件本就简陋。一旦瘟疫大面积爆发,必将造成惨重伤亡!

    他百姓还没享几天福,就要命丧黄泉。这叫他如何忍心?

    “华佗,可有良方?”他焦急问道。

    华佗摇头叹气“若是寻常伤风,倒还好治。可这瘟疫来势汹汹,区区几味药,恐怕难以奏效啊。”

    “主公,依臣之见,当斩草除根,将染病之人,悉数隔离!”

    此言一出,陈翊心头一震。

    将病患全部隔离?

    这岂不是要他眼睁睁看着百姓受苦?

    “还有没有别的办法?”他不死心地问。

    华佗无奈摊手“除非有什么灵丹妙药,能一举根治瘟疫。否则,隔离乃上上之策啊。”

    陈翊闻言,双目微眯。

    灵丹妙药?

    他心念一动,唤来系统。

    “系统,商城里可有治愈瘟疫的法宝?”

    叮,筛选到以下物品青囊书,记载各类疑难杂症的治疗方法,可根治99%的疾病,价值愿力500万!

    500万?!

    陈翊倒吸一口凉气,脸都绿了。

    刚刚100万的大出血还没缓过劲,这就又来个500万的?

    他心疼得肝儿颤。

    可是,眼下城中百姓命悬一线,他又岂能吝惜这点愿力?

    想到这里,陈翊咬咬牙,下定决心。

    “买!”

    叮,扣除愿力500万,物品已放入永恒空间!

    一本古朴典雅的书籍,悄然出现在手心。

    陈翊连忙翻开一看,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各种药方。

    “青囊书?!”华佗瞪大眼睛,不可思议地接过书册。

    “这......这不是相传已经失传的医书吗?主公,您......是从哪里得来的?”

    他颤抖着手指,小心翼翼地抚摸着泛黄的纸张,眼中满是狂喜。

    陈翊笑而不语,只是吩咐道“即刻按方抓药,救治病患!务必不让一人染病!”

    “喏!”华佗领命,火速奔赴城中。

    有了青囊书这个神器,他有信心,定能战胜这场瘟疫!

    果不其然。

    短短几日,在华佗的悉心治疗下,病患们竟奇迹般痊愈了!

    那些原本已经奄奄一息的重症病人,也都恢复了血色,重新站了起来!

    “华神医!”“活菩萨!”

    无数百姓夹道欢呼,高呼华佗的名字。

    若非有他,他们早就命丧黄泉了!

    华佗谦逊地摆摆手,看向人群中的陈翊。

    “多谢主公赐药,不然,老夫也是束手无策啊。”

    话音未落,无数双眼睛齐刷刷地望了过来。

    那崇敬的目光,简直能把陈翊烧出一个窟窿!

    “是陈将军?”“多谢将军救命之恩啊!”

    “陈将军神医在世!”“有将军在,我们就什么都不怕了!”

    一时间,江夏城内,陈翊的赞美之声,响彻云霄。

    无数百姓,化身狂热的信徒,为陈翊贡献着源源不断的信仰之力。

    叮,百姓感恩戴德,获得狂热信徒10万!

    叮,江夏民心凝聚,太平盛世初现端倪!

    系统的提示声,宛如,悦耳动听。

    望着那一张张重获新生的笑脸,陈翊唇角微扬,长出一口气。

    为百姓解除病痛,就是他最大的心愿。

    而今青囊书在手,瘟疫已除,百姓安康。

    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主公,有军情!”诸葛亮匆匆赶来,打断了陈翊的遐想。

    “北方曹操,意欲进犯徐州。东南孙权,虎视眈眈,随时有来犯之心。”

    他面色凝重,分析利弊。

    “我军虽有根基,却也不可掉以轻心啊。”

    陈翊点点头,面露忧色。

    他当然明白,曹操和孙权这两尊大佛,绝非等闲之辈。

    若是被他们前后夹击,自己恐怕腹背受敌,难以招架。

    可是,难道就这样龟缩不前,任人宰割?

    “孔明,你说我该如何是好?”陈翊苦恼地问。

    诸葛亮沉吟片刻,面露喜色。

    “主公,眼下正是我军图谋进取的大好时机!”

    他从容分析“北有曹操,势大却心劳。南有孙权,虎踞一隅。两者各怀鬼胎,都在伺机而动。”

    “我军若能趁虚而入,先发制人,定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陈翊闻言,眼前一亮。

    “好!就依先生之言!”

    他霍然起身,英气勃发。

    “传令,命玄黄重甲,玄黄铁骑,食铁兽军团,火速集结,做好战斗准备!”

    “末将遵命!”众将领命。

    一声令下,军营中战鼓雷鸣,杀声震天。

    气势如虹的将士们,开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陈翊负手而立,唇角微扬。

    有了百姓和将士的支持,他还有什么好畏惧的?

    只是,在大战来临之前,他还有一件心愿未了。

    “传令,我要在城中,开坛讲法。”

    陈翊沉声吩咐。

    “主公此举,是为何意?”诸葛亮不解。

    陈翊嘴角噙着一丝微笑,意味深长。

    “临战在即,定要先安民心。更何况......”

    他眼神坚定,掷地有声。

    “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此行,说不定能一举扭转战局!”

    诸葛亮闻言,心中一震。

    主公这是要做什么?

    莫非,他也想到那个办法了?

    次日清晨,陈翊率众将亲临坛前,对百姓开讲。

    数千乡亲,汇聚一堂,个个神情肃穆。

    “百姓乡亲,多谢大家远道而来。”

    陈翊开门见山,语气诚恳。

    “如今外敌环伺,战事在即。我军虽有根基,却也不可轻敌啊。”

    他环视众人,豪情万丈。

    “诸位可还记得,当年刘邦以区区二十万之众,席卷天下,就是因为他善于求贤纳士,网罗人才。”

    一席话,如惊雷般炸响。

    百姓们议论纷纷,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