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我举起手来。
在我的掌心,有一块约莫巴掌大小的黑色鱼鳞。
正是大黑鲤鱼送我的。
也不知道它为什么要送我这片鱼鳞,看了看,我并未在鱼鳞上,见到什么特别的地方。
唯一独特的是,这片鱼鳞,并没有鱼腥味。
仿佛不像是鱼鳞。
反而是类似于人皮之类的东西。
见时候已经不早,我索性先收起鱼鳞,回去再说。
有林晚秋跟着,我也不用担心祭司再来偷袭我。
但夜鬼还是要防备一下。
好在一路回去,再也没见到夜鬼。
一直来到我们藏身的木屋外。
我伸出手,敲了敲门,按照之前和千绘约定的,三快一慢的方式,进行敲击。
连敲三次后。
只见门轻轻打开。
“化龙哥!”
见到我,千绘大喜。
我点点头,走入木屋之中,让她关上门。
见夜姬还在地上躺着。
便从面具上,取了一点苔藓,抹到她的嘴唇上。
很快。
夜姬传来“嗯嘤”的一声,睁开了眼睛。
见到是我,她露出笑容:“你,找到解决的办法了?”
“找到一点点。”
我当即席地而坐,将我今晚的所见所闻,一一说与二人听。
听说是司主把我退下去的,夜姬和千绘,都沉默了一下。
千绘率先开口:“化龙哥,对,对不起。”
我摆了摆手:这事情,无论如何,都怪不到千绘的身上。
我自然也不可能因为她是司主的女儿,从而埋怨于她。
“看来。”
夜姬沉吟一下,说:“司主,已经不是当年的司主了。这么说来,咱们想要离开这里,只能是找到火种,才能离开。”
“是的。”
我点点头。
“可火种,要去哪里,才能弄到呢?”
我们三人相互看了看。
千绘提出一个建议:“化龙哥哥说过,这村子,是因为从古墓中,挖出了青铜鼎,才变成这样的。你们说,火种,会不会就在那古墓里?”
好像……
有可能啊!
毕竟这个村子,祭坛和古井,我都打探过了。
要说还有一个地方,能够蕴含着秘密,那就一定是古墓!
我们三人一合计,我做出决定:“行,明天想办法,找一找古墓看看。”
既然定好明天的方向,我和千绘便趁着天还没亮,简单休息一下。
毕竟大家已经折腾了一天一夜。
夜姬因为服用了青铜鼎里的药汁,睡了一下,精力恢复许多。
但我和千绘,却并未有过休息。
此时,早就困乏得不行。
我试着眯上眼睛,可这时候,无论我怎么试着入睡,都睡不着。
千绘同样也是这种状态。
按说现在,林晚秋已经出现在我们身边,守护着我们,夜姬的危机,也暂时解决。
我们三人又在一起。
又在这极度困乏的状态下。
按说不应该睡不着。
最少,也要打个盹才行,浅睡眠一下。
而且大家都是修行之人,只需要浅睡一下,便能很快恢复身体的状态。
可无论如何,我们都无法进入浅睡眠。
不应该啊。
我睁开眼睛,看了看千绘。
发现千绘同样也睁开着眼睛,看着我。
我俩都是察觉到了不妙。
“睡不着?”我问。
千绘点点头:“无法入定。”
就在这时候,只见我们旁边的夜姬,睁开眼睛。
“你怎么样?”
我和千绘问她。
“我可以入定。但……”
夜姬皱起眉头:“我好像,忘记了什么东西。”
忘记了什么东西?
“你忘记了什么?”千绘问。
夜姬摇了摇头:“我不记得了。但我想,应该和修行有关。”
和修行有关?
好嘛。
“也就是说,”
我做出推理:“咱们不吃青铜鼎里的药汁,便无法入睡,同样,也无法休息,没有办法恢复体力。
而夜姬吃了青铜鼎的食物,能够入睡,却会忘记一部分记忆。”
“这不就是那青铜鼎上说的,‘灵台渐蒙尘垢’么?”
夜姬解释。
确实。
灵台渐蒙尘,说的就是这个。
无解。
我们如果不吃食物,先不说饿死,至少,人不能不睡觉。
这样下去,我们最多撑三天,就撑不住。
可我们若是吃青铜鼎里取出来的食物,那按照这个进程,我们的修行,便会慢慢退去,直到最终,变成凡人!
这么说来,司主的一身修为,岂不是早就没了?
很有可能。
万事万物,皆有代价。
他虽然通过停留在这棺材村,让他慢慢的“青春永驻”,甚至“返老还童”,可他,也随之失去了他的修为,甚至,他的记忆。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如今,我们的面前,只有两条路。
要么,吃下青铜鼎的药,但修为随之散去,慢慢的,成为这村子的一部分。
要么,就是硬抗,啥也不吃,也不睡觉,这样下去,三到七天,我们就会生生“困死”或是“饿死”。
除非,能够找到第三条路!
要不然,不论哪条路,结局都不太好。
显然,不光是我想到了这个,千绘和夜姬,也想到了这个。
所以我们三人,一时间,都是有些忧心忡忡。
就这样,慢慢熬到天空中,出现鱼肚白。
眼看着,天要亮了。
我站了起来。
伸手从怀中,拿出黄金面具来,准备戴在脸上。
就在这时候,探手这么一摸,顺手便摸出了一样东西。
大黑鲤鱼送我的那片鱼鳞。
鱼鳞约莫有巴掌大,此时此刻,随着天亮,之前其黑色的颜色,竟然也渐渐变成白色。
由黑色,变成白色。
黑色和白色构建成图,竟是隐隐勾勒出几个古篆字来!
看着眼前的文字,我心中一动。
上面写着今日份黄历,农历:二月初十[蛇]年己卯月丁丑日。
宜:播种忌:耕地恩?
黄历?
这是什么黄历?
就在我思绪落下的时候,就见到鱼鳞上的文字,一闪即逝,整片鱼鳞,已经变成了白色。
再也见不到上面的古篆字。
与此同时,门外灰蒙蒙的天色中,有村民出现。
只见一个个的村民,手里提着锄头、背篓,等农具,正沿着村子中的路走去。
而其余的门,纷纷打开,同样走出村民。
我们三人对视一眼。
千绘看了看屋子的角落,指向那里:“那有农具,要不,咱们也试着,加入他们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