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宁萱早已知晓,两个月前,萧赫为了击败小周和郑国,水淹三军。
看起来是他加剧了下游的洪涝。
可事实上,早在那之前,洪水早已淹没农田,百姓也已经搬离。
她看向那些百姓,理解他们此时的心境。
田地是他们的一切,多少人就靠着这些田地养活。
他们需要一个宣泄口,需要一条生路。
天灾,不能怪老天。
那就只能怪人。
“萧皇夫引水灭敌,是得了朕的首肯。
“事已发生,怨天尤人都无法改变过去。
“朕承诺,朝廷会尽一切帮扶。
“首先要做的,便是排水。”
她找来当地官员,当众问责。
“朕早已命你们及时排水,为何至今还是不见成效!”
那官员颔首低眉。
“国主您有所不知,此地形势复杂,位于三条河流的下游。眼下不止我们在开渠排水,上游亦是如此。
“就算我们没日没夜地排水,一旦上游的积水下来,就是徒劳无功。
“微臣也很想早点将积水排干,可实在是难以调和,上游那些村民只顾自己,不顾这边的死活啊!”
凤宁萱当然清楚此地的情形。
她之所以如此问责,是要百姓们明白,朝廷并非怠惰。这是为了安抚民心。
果然,百姓们的抱怨声少了。
凤宁萱又道。
“洪涝之灾,影响的并非一两个村落,更甚者,是几座城。
“若是各城专顾自己,彼此为敌,难以抵抗天灾。
“同时,尔等为官者,也当群策群力,以求共生。”
“是,国主。”众官员点头。
可她们难免心有微词。
说得容易,这洪涝之灾岂是能够轻松解决的?
也有百姓认为,这都是空话。
“国主!草民斗胆!我们村子时常受到洪涝灾害,已经无数次上报朝廷,为何朝廷对我们不管不问?
“每次都是派官差排水,做做样子,来年一旦雨水过多,照样淹没农田,害得我们没有收成!国主您真的了解这地的灾害吗!您身在皇宫,真知道怎么处理洪涝之灾吗!”
面对百姓的质疑,凤宁萱淡然宁和。
“朕看过此地近五年的洪涝公文。
“处理此等天灾,要因地而变。
“排水是第一等要务,而后便是探查土地,将其养肥,根据土地情况,补种,或改种……”
先前置疑的那名百姓壮着胆子反驳。
“可是,一直以来都是这么做的,还是不见好转!”
凤宁萱语气决断。
“朕以上所言,是针对寻常受灾土地。
“你们这地,不合用。”
官员们微微皱眉,陷入沉思。
国主这话,倒叫她们听不懂了?
不合用,那又该如何呢?
凤宁萱指向那大片被水淹没的地方。
“此地如同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历代君主正因如此,始终无法决断。
“今日,朕决意弃之。
“从今往后,此地当做蓄水之用!”
这话一出,除了萧赫外,众人皆震惊。
立马有官员站出来劝谏。
“国主,万万不可!这地农田众多不说,还有成千上万的百姓!”
百姓们也纷纷拒绝。
“国主,您这是要我们去死啊!没了田地,我们岂不是要饿死!”
一位辅政大臣低声提醒。
“国主,就算您有意让他们迁移,也得先选好地方,可是据臣所知,国中已经没有多余的田地。”
凤宁萱大手一挥。
“尔等无需担忧,小周和郑国的田地,足够多。”
百姓们越发惊愕迷茫。
这国主是在说胡话吗?
小周和郑国,不是已经被北燕攻占了吗?
还是说,为了骗他们搬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