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兴隆帝依旧伏在御案之上,秉笔疾书。

    戴荃端着一碗粥,一脸悲泣的看着孜孜不倦批阅奏折的兴隆帝,

    神色哀泣道,

    “圣上,天快黑了,您多少吃一点儿吧。”

    “您的身子才刚刚恢复,要是不吃饭,长此以往,这可哪儿成啊?”

    兴隆帝闻言微微斜了戴权一眼,而后又继续批阅着手中的奏折。

    口中却是笑道,

    “狗奴才!管的还挺宽的!”

    戴权神色带着几分央求道,

    “圣上,奴婢不敢!奴婢只求您,无论如何多少吃一点儿吧?”

    兴隆帝头也没抬道,

    “好你这老货中心,先放那儿吧,朕这会儿还吃不下。”

    “圣上……”

    戴权还想再说什么,兴隆帝已是皱眉道,

    “放在那儿,朕批完这一摞奏折,便自会用膳。”

    “是,圣上!”

    戴权无奈抹着眼泪,应了一声。

    而后端着的粥,放在一旁的炉子上,煨了起来。

    随即重新恭敬的走到御案旁,微微躬身站在那里侍奉着。

    兴隆帝全神贯注的批阅了一会儿奏折,忽然似是想起了什么。

    扭头看向戴权问道,

    “暗影司可知几路大军,如今到哪儿了?”

    戴权身为兴隆帝身边得力重用的大太监,

    自然知道兴隆帝每日里,最在意的是什么,也知道他问的是什么。

    闻言之后,早有准备的戴权微微欠身,毫不犹豫开口说道,

    “启禀圣上,前日奏报,福建的三万大军已抵达严州府,与再次汇集的江浙共计八万大军会师,此刻说不得已到了徽州府境内了。”

    “嗯!”

    兴隆帝闻言满意的点了点头,神色也轻松了不少。

    “圣旨自出京至今,才一个来月过去,江浙福一带,便能从毫无准备到立即征召出兵,如此迅捷的反应,朕心甚慰啊!”

    这个可不是兴隆帝在刻意褒奖什么,而是当前讯息传递不发达。

    从朝廷圣旨到达这些地方,就是八百里加急,从神京到福建,也得半个月的时间。

    再加上大军反应,行军又不似八百里加急那般,上万大军一日能行进五十里,都是精锐之师了。

    再者,如今大乾的军备情况,兴隆帝是一清二楚。

    就是神京眼皮底下的京营,都有无数人在吃着空饷,喝着兵血。

    更莫说天高皇帝远的其他一代。

    所以兴隆帝才在登基之后,无时无刻不想着尽快改革军制。

    但却是被自己已经禅位的父皇,始终压得死死的。

    收起心思之后,兴隆帝对戴权道,

    “传旨褒奖!”

    此次江浙福建一带,出兵响应如此迅速,估计也是有父皇在其中发力了的。

    三万大军的粮草、调动之类,估计没少让一些人大出血,口头嘉奖几句,也是该当的。

    军制啊!

    兴隆帝轻叹一声,随即也无心批阅奏折,将毛笔放在御案的笔搁上,转身看向戴权问道,

    “那湖广一带呢?”

    戴权躬身应道,

    “五日前湘赣粤三省合计十二万大军,已在光州府会师,如今数日过去,说不得此刻已然沿着淮河抵达滁州府了。”

    “好!好啊!”

    兴隆帝满意的点了点头,脸色泛起一抹欣喜的潮红,开口道,

    “只待江浙那一路大军抵达和府州之后,便命王子腾立即挥军北上,三路进军扬州!”

    “只待将扬州那伙反贼尽数剿灭,朕也无愧于天下百姓,只是,苦了扬州之地的生民啊。”

    看着颇为自责的兴隆帝,

    戴权抹着眼上的眼泪,摇头说道,

    “圣上,您可千万不要再说这样的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