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是人不可貌相,长得那么漂亮,居然连最基本的礼数都不懂。

    这下看着姚思萌的眼神带上了理解,“怪不得你这么说,我都明白了。”

    姜瑜曼从农药站出来之后,坐上驴车回家的路上,老感觉方惜文在有意无意的看自己。

    她懒得关注这个,她长得美,看她的人那么多,难道还要一一看回去?

    专注在心里琢磨空间里那些黑土的事。

    农药站里有种子卖,她趁着傅景臣他们看农药的时候简单买了一些。

    今天下午反正没什么事情干,趁着他们去上工了,她就去把种子种上。

    后山寻找药材的事情还要等一下,反正还有这么久。

    回到知青点,已经是中午了。

    每次队上买农药化肥都是个大工程,要耽误整整一上午的时间,等着农药站的同志们核算登记。

    这还是石碾子大队的条件好,要换做那些队上条件不好的,还要被为难,到时候时间花的更多。

    总之他们回去的时候,下工的傅母已经把饭做好了。

    瞧见拿回来的自行车,一家人还有些发愣。

    “曼曼,景臣,你们哪里买的自行车?”

    傅母知道这东西要票,怎么去了一趟公社,连这个都弄到了?

    姜瑜曼指了一下车后面坏掉的部分。

    看着傅母解释:“我们去废品收购站买书,看到有废弃的自行车,景臣说还能修,所以就直接拿回来了。”

    “是吗?真是太好了。”

    傅母很高兴,“买了也挺好的,这样以后走哪里也方便。”

    不管是以前的小轿车还是现在的自行车,有车总归是要方便一些的。

    傅望山则是矜持的在自行车边转悠,这里摸摸,那里看看,点头道:

    “确实可以修,景臣会修。”

    家里添了个大件,总归是高兴的。

    只是傅家人高兴,另一家人就不是那么高兴了。

    这一家人不是别人,正是住他们对门的周芸一家。

    周芸很不可置信,“傅家难道不是下乡改造了吗?怎么还买得起自行车?”

    他们下乡身上当然也是有钱的,但是这钱周芸捏得很紧。

    以后说不定一辈子都要在这里扎根,这些钱是他们最后安身立命的根本,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会拿出来的。

    结果傅家就这么水灵灵拿出来了?

    杨安福正忙着吃饭,不耐烦听自己媳妇讲这些,随口道:“估计也是把家底掏空了才有钱买的。”

    “咱家不也带着钱下乡的么?”

    听了这话,周芸心里舒服了一些。

    是啊,哪个下乡的家里还宽裕的?她估摸着,傅家的钱就花的差不多了。

    不过还是忍不住嘀咕:“那他们也有野猪肉。”

    “野猪肉又不是无穷无尽的,迟早有吃完的一天。”

    周芸心里更舒坦,“也是,要我说啊,钱票就要花在刀刃上,哪能到处乱花呢?”

    “肯定又是他们家里那个败家儿媳妇出的主意!”

    ……

    姜瑜曼可不知道,对门的一家人还在替自己算钱算开销。

    他们一家人都忙得很。

    傅景臣他们忙着修车,她则是将今天买的那些书本都拿了出来。

    “曼曼,这些都是你考试要用的书啊?”傅母过来看了一眼。

    “不是,有一些是育儿的。”

    “育儿的?”傅母一听,立马上心了,“还有这样的书?我看看。”

    “以后孩子出生了,我好看着。”

    对自己孙子的事,傅母相当关注。

    别看她自己生了两个,但是以前傅景臣和傅海棠都是家里请人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