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特种兵胎穿农家,靠参军光耀门楣 > 第52章 得夫子夸赞
    小六人那么小,却总想着帮他的忙,让沈青觉得,自己这徒弟收对了。

    他首先从那株柴胡教起,

    “这制药,要先去除杂质残茎,自己动手。”

    姜玥照做,进而,洗净之后,在师父的引导下,润透,开始切片,干燥等一系列简单动作。

    等做完这些,大概过去了小半个时辰,而姜玥,也将所有自己带来的草药,全部去了杂质,清洗干净。

    师父便让她躺在后院的小床上歇息片刻。

    “反正时辰还早,等会儿,师父送你入学。”

    “不用了师父,也不远。”姜玥歇息片刻,看着时辰将近,准备离去之前,见师父拿来了两串铜钱,

    “小六啊,这些钱,是你今日送来的草药钱,你一会儿散学后,记得来拿。”

    姜玥摇头,“小六整日跟着师父学习医术,这草药是徒儿孝敬师父的。”

    学什么东西不要花钱呢,

    就她读书,不也一年五两束脩吗。

    虽说,知识不能用金钱衡量,可她也确确实实,想帮着师父做些什么。

    沈青听到这里,沉了沉眉,

    “你这声师父可不是白叫的。况且你每次来,不都帮着师父干活吗?”

    他想到了一年多前,小六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救他一事。

    那件事情每每想起,都让他感到后怕。

    也是自打那次过后,他下了决心,收了小六做自己的徒弟。

    想了想,沈青怕小六一个孩子将钱给弄丢了,便想着这些钱先放他这儿,等刘春凤来了再给她。

    姜玥下午再去书院,魏长生除了接着讲三字经,剖析完后,又讲了些礼学,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下面,我要提问了。”

    魏长生讲了一个月的三字经,每日里除了抽查,还是抽查。

    今日穿插讲起了别的,依旧忘不了提问。

    故而,每个学子皆屏息凝神。

    他话到此处,每个学子皆努力思考着,这句话的含义。

    连问了几人,起身之后,皆支支吾吾答不上来。

    毕竟才刚启蒙,不明白当然意料之内。

    魏长生知道学生们大概连一知半解都不清楚,遂,也就询问起了,他自认为,还算不错的学生。

    “叶尘,你来说说。”

    “回先生,这句话大概提出了诗、礼、乐三者不同的作用。”

    “很好。”魏长生满意颔首,所有人,皆对叶尘投去了赞赏的目光。

    家里有钱,又读书好的学生,谁不羡慕。

    而叶尘呢,则是将视线落在了姜玥身上。

    通过姜玥字体,他已经不再小瞧姜玥。

    “姜玥啊,依你之见呢?”魏长生点名询问。

    姜玥恭敬站起了身,

    “依学生所见,句中的意思是告诫我们每个学生,不仅要讲个人修养,还要有全面、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说到这里,姜玥发觉,自己以往对古代读书人的了解,还是太片面了。

    “说的很好,姜玥,乃学中之表率。”魏长生和郎中沈青一样,对待姜玥,多了探究。

    他示意姜玥坐下,开始给学生们继续解析。

    而此时此刻,学生们赞赏的视线,又从叶尘,换成了姜玥。

    都在猜着,她是不是尚在腹中,爹娘就开始胎教了?

    又一天的刻苦读书结束了,姜玥每一日,都有不同的收获。

    散学之后,姜玥三名同村孩童结伴而出,一起寻找着林忠的身影。

    却是刚出了院门,碰上了那高傲的叶尘。

    身侧,是他家的车夫。

    马车金碧辉煌,和那叶尘一样傲人。

    他对着三人,嗤笑一声,

    “土包子,你们怎么回家呢?”

    一个小娃娃,字写的比他好也就罢了,回答所学见解,也更让先生喜欢,让他不服。

    林小勇第一个怒怼:“谁是土包子,有钱了不起吗?!”

    赵小仓上前扯了扯林小勇衣袖,生怕惹事。

    “你们三个穿的那么寒酸,还说自己不是土包子?”叶尘讽刺一句仰头坐上了自家车头。

    姜玥看了看自己这一身墨蓝衣服,奶奶亲手做的新衣服,怎会寒酸?

    她再看了眼叶尘的这一身锦缎,终于真切体会到了,现世上学时期,学生们为什么都穿校服。

    这时,那叶尘的视线也落在了她的身上,

    “还有你,小小年纪的,怕是奶吃多了,这人也精明精明的。告诉我,你是不是在娘胎里,就开始读书了?”

    姜玥对视上叶尘那张八卦的脸,

    “我说你这张嘴,怎么跟村里的长舌妇一样。古往今来,也不见一个读书人嘴这么碎。”

    道完,看到林爷爷的牛车远远等着,忙和身侧两个小伙伴一起跑近。

    叶尘黑着脸,挥了挥手中鞭子,

    “你敢拿我跟那些粗鄙村妇相提并论?还古往今来,不过几岁娃娃,竟然这般说话。”

    竟不知,这时,赵天成走近,

    “怎么,读了两年的书,看不起人了?”

    “你是何人?”叶尘莫名其妙。

    “你爹娘还指望你一举成名呢,仔细考不了童生,入不得仕途。”

    赵天成再次一句,追上了姜玥三人的步伐,余身后的叶尘,气的干瞪眼。

    “这人谁呢,莫名其妙。”

    ……回村的牛车上,姜玥四人相对而坐。

    林忠边拉车,询问自家儿子,“今日都学了什么?”

    林小勇不想回答,始终低缩着头,林忠叹息,便也不再询问。

    牛车咯吱咯吱继续行驶。

    赵小仓询问姜玥:

    “小六,你的那些见解到底哪儿来的?”

    先生之前没讲过,书上也没教过。

    “我自己琢磨的。”姜玥也只能这么说。

    “我怎么就琢磨不出来。”赵小仓第一次觉得,自己太笨了。

    他思来想去,觉得自己不如姜玥聪明,是因为自家的奶奶不做生意。

    不都说,生意之人,头脑灵光吗。

    “小六,明日起,我和你一起做生意,好不好?”

    赵天成侧耳倾听,只觉荒谬。

    “你,做生意?”在姜玥的认知里,她们邻居家,赵家爷爷和爹爹们常年外出劳作,赚的钱也不少。

    而赵家的女人们,除了孩子们,李奶奶、孙婶子王婶子,那是一个比一个懒。

    “对啊,卖虫子,卖野菜。”

    赵小仓除了想让自己头脑灵光一点儿,他还想买更多的书本。

    虽然,他现在还什么都看不懂。

    赵天成忍住笑,和一群孩子坐车,唉,听着有趣。

    对于做生意,姜玥那是一万个同意,不过想想,

    “读书要紧。”

    虽然她也是孩子,但她觉的,这么小的孩子,若没有大人支持,有点儿困难。

    突然间想到师父说过的话,

    “我师父那里,还要很多草药,有时间了一道去田间挖草药。”

    赚钱啊,姜玥太缺钱了。

    至于学习,早起一点儿,背书。

    “嗯,就这么说定了。”赵小仓满面欣喜。

    驾着牛车的林忠听后,不禁笑道:

    “小六,你这小娃娃,人不大本事倒是不小。”

    挖草药,主意是不错,他们普通小钱倒也能赚一些。

    经姜玥一言,迷糊中的林小勇也抖擞着精神,

    “我也要做生意。”他也觉的,自己这脑子也不够用。

    林忠笑笑,没有再言,只觉自家这儿子跟着小六,人都变得懂事了些。

    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吧。

    只有赵天成一人撇撇嘴,依旧觉得荒谬。

    回家之后,奶奶和姐姐们早就等候多时。姜玥和家人吃罢晚饭,带着姐姐们一起写写画画,直至日落月升,仍旧月光下写写画画。

    所教内容,当然是简单的识字了。

    刘春凤笑看着院中一幕,也在旁跟着认字。

    一人读书,全家学习。

    “以后,我们姜家的孩子都不平凡。”她对空望月,

    “他爹啊,儿啊,你们看到了吗,我姜家的孩子,都是读书人。”

    她笑出了眼泪。

    大老远的,远远站立的林果,看着面前这温馨的一幕,不忍打扰。

    但想到家里那尊大佛,他还是走近,

    “奶奶。”

    “怎么了林果?”刘春凤也是今日才知道了,林果昨日起,就不再住姑姑家了。

    在他幼时,不受姑父待见。

    长大一些能干活了,也能打猎,待遇稍微好了点儿,但也是动辄打骂。

    若非姑姑一心护他,还用自己性命作威胁,执意要留下他,他早就离开了。

    姜大妮不是也说了吗,他自己有手有脚,不能再寄人篱下。

    现在,姑姑仍不让他离开,只因桃源村的唾沫能淹死人。

    但是,林果说什么也不想姑姑再为难。

    为此,姑侄两个还闹了不小的矛盾。

    姑姑拉着不让走,哭了许久,此矛盾,让林果现在了,仍在强颜欢笑。

    “是昨日那个人,他腿受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