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回八零,我成全国首富 > 第249章 打井,温室大棚,江父
    第二百四十九章打井,温室大棚,江父

    呕吐的滋味实在是不好受,左右宁清茹前世就是学过怎么骑车的,就在回来的时候买了辆摩托车,跟着学了几圈,直接上路了。

    摩托车师傅虽然没有见过这么天才的学员,但是还是不太放心,一路骑摩托跟着她回来的。

    虽然现在的人骑摩托都不用证,但宁清茹决定之后去考个证。

    李大夫看不见摩托,等忙完了手头的病人之后,欣喜地问:“蛔蒿的种子带回来了吗?”

    “带回来了!”宁清茹问,“您准备怎么处置它们呀?”

    李大夫笑道:“把它们密封起来,然后藏在水井底下就可以了,要不然咱们在后院里头打个井吧!”

    在后院里头打水井?

    宁清茹心里泛起了嘀咕,以后都用自来水了,哪里需要水井?

    这水井也不是想打就能打的,得有地下水才行。

    而且……

    她小声说道:“现在好像不准私人打井了!”

    “没有没有,我新闻里听的真真的,可以打的!”李大夫说着就要掏钱,“我把钱给你们,你们打一口,行吗?”

    李大夫一个月才40块钱工资,后来宁清茹手头宽裕了,就给他涨到了60块,治病之类的也有提成。

    可是,除此之外,他就没有别的营收,手头紧攥着的一张存单,里头的存款也不过是五百。

    宁清茹胸前挂着两千块的寻呼机,刚骑回来的摩托车都值五百,哪里好意思要他这个钱?

    而且,打井是打在她的诊所里头,诊所是她买下来的,李大夫现在还是租房子住的呢!

    她想到这里,把钱推回去:“我想了想,您说的也不错,自家打的井啊,井水甜,至于这个钱呢,您就自己收着吧,要留着买房!不然以后年纪大了,想租房子都租不着呢。”

    买房,是她对自己的亲朋好友最为衷心的劝告。

    八十年代,最赚钱的就是炒房啊!

    李大夫把钱收回自己的怀里,态度倒是洒脱:“买什么房啊?我这无儿无女的,等以后人没了,钱用不上了,你们就替我捐了。”

    “可别说这种晦气话,你要给我们诊所当一辈子医生的!”宁清茹郑重的把种子塞进他的怀里。

    水井很快就打好了,说来打井这种事儿,也不是他们一家这么干,这年头有自来水系统,水费大概是两分钱一吨。

    虽然便宜,但是许多人家还是不愿意出这个钱,有些比较节省的人家在下雨天的时候会故意拿桶或者盆去接水。

    平时刷完牙洗完脸之类的水也会用来浇花。

    在许多人的观念里头,水就是天生地长的东西,要是花钱就跟割肉一样。

    但是打井就不同了,打井虽然贵,但却是不要钱的,而且可以世世代代的用下去,如果是几户人家合着打一个井,那就更划算了。

    就这么说吧,用自来水的时候,是恨不得省着用水,用水井里头的水的时候,是恨不得大手大脚的用!

    “对,就是这样,把它吊到水井底下……”

    宁清茹在李大夫的指挥下,把已经用湿沙封好的种子分成三份,分别藏进了水井底下。

    看着剩下的两大罐种子,她却皱了皱眉:“依我看这剩下的种子,就不要藏起来了吧?咱们直接种在后院里头怎么样?”

    李大夫有些诧异:“那,有点浪费地啊!这些地种点小葱,种点白菜,多划算。”

    宁清茹笑了笑,以她现在的生活水平,哪里稀罕这点小菜?

    李大夫又说道:“而且,蛔蒿伺候起来还挺麻烦的,它通常生长在干旱的平原,有卓越的抗寒性,当初引进种子的时候分成了4份,只有山东的活了,播种的话一年有两次机会,就是春播和冬播,可是现在都过去了!”

    而且,蛔蒿很容易得上烂根病,还很容易招来红蜘蛛,它不容易在华夏培育的原因是不够寒冷,以及它原本是生在北极圈之中,北极圈有极昼和极夜的现象,从那样的地方转移到中原,自然会水土不服。

    宁清茹却有了办法:“那多简单,咱们造一个温室不就行了?”

    温室种药?

    连见多识广的李大夫也露出了茫然的表情,大概也是在60年代的时候,温室大棚种蔬菜技术开始普及,在城市的周围建设蔬菜大棚供应市场。

    但,直到八十年代初,这技术都是进展极为缓慢的。

    说干就干,宁清茹兴致勃勃地研究起来,为此还把江雪岸请过来,然后又到制药厂那边进了一些人参苗和冬虫夏草种子,准备在自家棚里头种人参和冬虫夏草。

    “三种种子,那就需要建设三个不同的大棚。”江雪岸蹲在一大堆材料旁边,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拿着种子细细记录。

    宁清茹靠过去看他写的东西:“师兄,咱们后院这场地能放得下吗?”

    “能,要是放不下的话就放我家。”江雪岸温声说道。

    一道阴影突然笼罩了两人。

    “咳咳!”有力的咳嗽声响起。

    两人齐齐回头,看见一张严肃正经的脸。

    是江父。

    江雪岸问:“爸?你不是去开会了吗?”

    “会议提前进行,我就提前回来了。”江父背着手,态度像是审问,“你们两个头碰头,肩靠肩的在干什么?”

    宁清茹下意识的和江雪岸拉开距离:“叔叔,我们只是在讨论药材大棚的建设。”

    “巧了,我开的会也是这个。”江父十分自然地把江雪岸手里头的本子抽了过来,然后开始指点江山,“你们这材料不行,灯也不行!人参和冬虫夏草也就算了,种蛔蒿干什么?”

    噼里啪啦一顿数落之后,他把改完了的本子塞回去,然后转身就走。

    宁清茹和江雪岸面面相觑,都有点不敢置信。

    宁清茹小声问:“你爸只是帮我们改方案?我看他那气势,好像想把我赶出去!”

    江雪岸忍不住笑了一声:“师妹,这是你家,他就算要赶,也只能把自己赶出去。”

    宁清茹懂了:“那拜年的时候我就不去你家了,我怕被你爸赶出去。”

    听说,上次中西医之争后,江父的面子被扯到地上狠狠踩踏,还被同僚嘲笑,日子过得很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