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爷爷以及常安国的心里都掀起了惊涛骇浪。
面前的陈军这小孩有点妖孽了。
可是他居然想开一家国营大饭店一样的餐厅。
这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了。
本来陈爷爷只是想,让陈军带着常安国挣一点钱,就像陈爱国一样有口饭吃就行。
万万没想到。
今晚居然给常安国求来一份工作。
这让陈爷爷和常安国震惊的同时,又感觉不可思议。
“军哥牛逼!”陈爱国竖起大拇指,然后继续埋头干饭。
陈爷爷迟疑问道:“会不会给你带来麻烦?”
陈军摇头笑道:“不会,毕竟餐厅还是需要请人的,现在能帮上退役的军人,我肯定非常乐意。”
常安国内心格外触动。
陈爷爷一巴掌拍在陈爱国后脑勺,骂道:“看看人家小军,再看看你。”
陈爱国欲哭无泪,只能低头挨训。
见比陈军和陈雪月都忍不住笑出声。
一顿饭过后,陈军姐第二人就回家了。
回家的路上陈雪月说道:“常叔叔挺不容易的,弟弟你要是能帮上忙一定要帮。”
陈军点头应了声。
常安国的出现让他原本的计划,有了些许的改变。
……
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射在留金村的时候,村民已经早早忙碌起来了。
不过相比之前数量众多的黄鳝,现在村民收获越来越少了。
小部分村民抱怨的时候,就见村间黄土路上,一道柔弱的身影艰难拖着板车路过田地。
板车之上是一袋袋的黄鳝,引来了村民吃惊以及惊呼。
唐彩红单薄的衣裳已经被汗水渗透,柔弱身躯拖着比她重的板车,给她的压力非常大。
但是她依旧咬紧牙关,将板车拉到陈军面前。
好几个村民都围了上来,望着一板车的黄鳝,脸上满是震撼以及不敢置信。
“这么多?!这女娃子是哪里抓来的?”
“小唐,跟叔叔说说你这黄鳝哪里抓的嘞!叔叔逮一早上的黄鳝都没逮住多少。”
“娃子你这也太厉害了,一人就逮了这么多黄鳝,这些估计能换个两块多吧?”
面对村民灼热的目光以及注视,唐彩红怯懦的不知道怎么办。
最后还是陈军出言,才让村民各自散去。
全部黄鳝检查一遍,然后就过称结算工钱给唐彩红。
唐彩红接过递过来的工钱,此刻她只感觉这钱挣得太容易,有些不真实。
前两次她都是比别人提前两三个小时就出来摸黑抓黄鳝,弄得腰酸背痛、疲惫不堪才挣到一块多。
而这次她同样疲惫,但是相比之前却轻松太多了,挣得也比之前多。
“谢谢。”唐彩红捏着手中的两元三毛,低声朝着陈军说道。
陈军摸了摸鼻子说道:“你不觉得我很坏吗?”
唐彩红摇头道:“你虽然有点坏,可是你让我和村里人都能够挣点钱,这点钱够让我们改善生活了。”
这回答让陈军稍微有些意外。
“军哥,今天我能不能跟你去一趟城里?”唐彩红鼓起勇气,语气带着一丝憧憬问道。
陈军想了想点头道:“可以,你想去城里买东西吧?”
唐彩红嗯了声,声音小的就像猫叫。
“你休息休息,等六叔来了就一起去城里。”
陈军说完就不管唐彩红了。
望着忙碌的陈军,唐彩红脸上出现几分失神。
其实不止是唐彩红,周围还有几个村里的姑娘都是如此,甚至有几个围在一起指着陈军窃窃私语。
直至天色大亮,村民前来交今天收获的黄鳝,一个个不是长吁短叹,就是郁闷挠头。
因为今天收获的黄鳝比之前两天又少了,相当于他们今天能够挣的钱也少了。
聪明的村民已经猜到,继续这么下去,抓黄鳝的收入就没了。
可是他们又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
“娃子,你那么多黄鳝哪里来的?”
一名村妇走到唐彩红身边笑容满面的询问。
唐彩红摇头不语。
见此妇人脸色不太好看说道:“唐彩红,你以前好歹也吃过婶子家的饭,现在问你个问题,就摆起架子了?”
唐彩红憋红着脸说道:“婶子,我没有摆架子,只是…”
妇人冷笑道:“你妈不是个玩意,你个小野种也不懂感恩图报,呸!”
周围几个打算上前询问的村妇,见此也是对唐彩红横眉冷竖,毫不掩饰的围在一起嚼舌根。
唐彩红低着头,泪水在双眼打转,滴答落入黄土地。
这一幕,正好被刚刚将黄鳝都装上拖拉机过来叫唐彩红的陈军看到。
他没声好气的朝着几个嚼舌根的村妇说道:“是我让她去土坡村花钱收来的黄鳝,你们要是不怕自家男人被打死,可以让你们家男人去土坡村抓黄鳝。”
几个村妇惊讶。
其中一妇人好奇问道:“她去收黄鳝,多少钱收啊?小军这么好的事,你怎么也不让婶子家去。”
“还有你刚刚给了她两块,这两块多她能挣多少啊?”又一个妇人问道。
陈军伸手抓住唐彩红瘦小的肩膀,将她提起来,转身带人离开。
压根就没有回答几个村妇的问题,她们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两人登上拖拉机,离开了村子。
“集市那边黄鳝两毛钱一斤,他在村里收黄鳝两分钱一斤,你们说他挣了多少?”
几名妇人身后响起一道声音,转身望去发现是吴容。
一名村妇不信的摇头道:“两毛钱一斤?这怎么可能?”
吴容冷笑道:“昨天又不止我家男人去集市卖黄鳝,还有好几家都一起去了,不信你们可以去问问。”
说完吴容就直径离开了。
几个村妇互相对视一眼,紧接着一起去四处询问,得到的结果都是一样。
很快村里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一消息,有几个脾气爆的汉子更是要登门去陈军家里闹事。
不过事情并没有闹起来,因为被村支书拦住了,并且被狠狠的责骂了一顿。
事情虽然压下来了,可是依旧还有不少人心里不服气。
下田忙活的袁秋花,耳边也被吹了一些歪风。
特别是听到有人骂自家儿子,袁秋花就气的脸色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