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生是1975年复员。
六年以后,就是1981年。
也就是明年。
既然李国生必定会成为车间主任。
那么,这个人情,就不能让给别人。
一定要在1981年以前,将李国生提拔为车间主任。
甚至是更大的官。
如此一来,李国生便会成为何雨柱的铁杆心腹。
李国生跟傻柱一样,都是顺毛驴。
只要给他一点点甜头,便能收获对方的忠心。
而且,还是那种毫无保留的死忠。
果不其然,李国生闻听此言,顿时满脸激动。
忙不迭的对何雨柱表忠心。
“何厂长,我一定好好干,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
当然,何雨柱也知道,这句话的水分很大。
不可能因为这一句话,李国生就对自己死心塌地。
今天只能说是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接下来,何雨柱还要持续输出。
才能彻底收服李国生。
不过,收服李国生的同时,何雨柱也不能忽略陈丽。
陈丽可比李国生重要多了。
带着陈丽回到办公室。
何雨柱急忙抛出自己的橄榄枝。
“陈丽,你想不想更进一步?”
陈丽瞬间脸红。
“何厂长,您说什么呢?”
“你不是都结婚了吗?”
“我可不想破坏别人的家庭!”
何雨柱都听蒙了。
半响才回过味来。
“我的意思是,你想不想升职加薪?”
陈丽这才明白何雨柱的意思。
不由得露出失望的表情。
“想啊!”
“可是,我没有后台,没有背景,怎么升职!”
“现在,也只能是想想,根本不可能变成现实。”
何雨柱笑道。
“从今以后,我就是你的后台。”
“虽然上级还没有正式任命,但是,我担任三分厂厂长,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厂长秘书一职,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陈丽闻听此言,顿时目瞪口呆。
看向何雨柱的目光,充满了感激。
没有人能明白,厂长秘书的诱惑力有多么大。
何雨柱还不只是三分厂厂长。
他还是蓝星轧钢厂第六把手。
真正的实力派。
厂长秘书,是何等恐怖的存在。
陈丽如何能不震惊。
震惊过后,就是感动。
“何厂长,您说的是真的吗?”
“您真好!”
“有您这句话,让我死,我都愿意。”
“即便这句话是假的!”
哪有什么桀骜不驯。
无非是价钱没谈拢。
一旦价格合适。
皇家大总管,也能变成家养小京巴。
何雨柱印象中的陈丽,一直都是高冷的形象。
不为金钱迷惑。
可是,那是李国生视角下的陈丽。
如今,换成了何厂长,陈丽便再也高冷不起来。
甚至,都有种跪舔倒贴的感觉。
何雨柱佯装不悦道。
“你这是什么话!”
“我什么时候骗过人!”
“更加不会骗你!”
说完这句话,何雨柱又故弄玄虚的看向门外。
压低声音说道。
“这件事,暂时不能被其他人知道。”
“免得他们暗中使坏,破坏这件事!”
“只要我成为三分厂厂长,我马上让你当厂长秘书。”
陈丽瞬间眼泪汪汪。
“何厂长,你真好!”
“遇到你,是我的福气。”
“这辈子,我一定对您死心塌地。”
过了几秒钟,陈丽才反应过来。
这句话好像有问题。
急忙补充道。
“我说的是工作。”
版本更新以后,增加了新的补丁。
死心塌地的范围,局限于工作。
那么,版本更新以前,没有新补丁的时候。
死心塌地又包括什么?
只有陈丽知道。
画完大饼,何雨柱这才进入正题。
“这几天,你手头的工作都放一放,先完成我的任务。”
“把这几张图,变成图纸。”
“有不懂的地方,就问我。”
“我就住在咱们厂的招待所。”
说至此处,何雨柱突然反应过来。
“对了,你住在哪里?”
陈丽如实答道。
“我住在工厂宿舍。”
何雨柱问道。
“环境怎么样?”
陈丽有些无奈的答道。
“还能怎么样,就那样吧,还凑合!”
这就是不行。
何雨柱当即说道。
“你搬到招待所吧!”
“你搬过去,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
“而且,这几天我媳妇不在家!”
何雨柱也不知道怎么想的。
居然说出媳妇不在家。
更加没有想到的是,陈丽闻听此言,竟然满心欢喜。
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嗯,好!”
如今,已经是五月下旬。
距离高考,不到半个月了。
冉秋叶对于唐艳玲的要求更高。
今天之后,一直到高考结束。
唐艳玲都不能见何雨柱。
带着唐艳玲,去东来顺吃完饭。
何雨柱便把她送回家。
下次见面,就要等高考结束以后。
唐艳玲恋恋不舍,依依不舍。
可是,何雨柱竟然有种解脱的感觉。
急忙扇了自己一巴掌。
“不能这么想!”
回到招待所。
何雨柱便直接钻进陈丽的房间。
为了避嫌。
何雨柱决定,敞开房门。
可是,刚刚过了几分钟,陈丽就不愿意了。
“何厂长,你把门关上,冻死了!”
毕竟是五月份的京城。
晚上还有点凉。
人家陈丽又是女孩子。
肯定更怕冷。
何雨柱只能把房门关上。
跟陈丽一起,加班到凌晨。
当然,是那种真正的加班。
第二天一上午,何雨柱便把陈丽画好的图纸,交给陈书婷。
四合院装修计划正式启动。
何雨柱则开始了无聊的上班时光。
不过,何雨柱心里,却装着一件事。
“怎么跟唐艳玲弄个大学录取通知书?”
眼瞅着还有半个月,就要高考了。
以唐艳玲的实力,不要说一流名校。
就是三流大学,也考不上。
何雨柱只能想其他办法。
其中最容易实现的办法。
就是轧钢厂的保送名额。
历史上,共有两种上大学的方式。
推荐制和高考。
在宏观层面,两种方式,接力进行。
废除高考,转为推荐制。
重启高考的同时,推荐制也随之取消。
但是,在微观层面。
这两种制度共存了很多年。
直到21世纪,推荐制才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何雨柱盯上的,便是轧钢厂的推荐名额。
每年,轧钢厂都会获得几个推荐名额。
随着时间推移,推荐名额越来越少。
直到21世纪,彻底归零。
如今是1980年,轧钢厂能够获得的推荐名额,还是很多的。
何雨柱直接找到杨厂长,开门见山。
“杨厂长,咱们厂的大学推荐名额确定没有?我想给我媳妇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