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离去
话说到这个份上,太皇太后却还是犟嘴。
“你以为抓住哀家的把柄,就能让哀家乖乖儿的去死,又是否想过,哀家若死了,你还活不活得了?”
于太皇太后眼中,若是被世人知晓她同孙武淼私底下做的那些勾当,承受累世骂名,更牵连李琇莹和辛琼玉,莫不过让她去死了。
可太皇太后如何甘心死在一个于她老人家眼里也不过是个黄毛丫头的陈秋水手中。
陈秋水到底让她失望了,“不止是臣女呢,太皇太后以为臣女就那般胆大,独自一人就进宫,大言不惭的让太皇太后去死,太皇太后想错了,臣女是惜命的人,若非宫中有内应,臣女如何敢呢。”
她说着竟是隐隐上前来,拿起榻上的棉被,便要捂住太皇太后的脑袋,太皇太后一阵扑棱,她在外头还煽风点火说:“太皇太后莫不是还想着说外头会不会有人进来,不会了,人都被支开了,也就唯独有窈窈一人,你猜着你这嫡亲的孙女知不知道你要死,用脑袋想一想也是知道的,她怕是巴不得你去死,毕竟你这个皇祖母对她并不算仁慈。”
“而太皇太后一死,靖国公府便再没有了往日的辉煌,柏大人头顶上悬着的那把剑也没了,身为柏夫人的窈窈,是巴不得太皇太后会死呢。”
“要臣女说,太皇太后这一生当真是悲哀呢……”
被子里逐渐没了挣扎的声音,陈秋水又等了一会儿,才复又将被子拿开,然后放置妥当,披上先前披的袍子,施施然的从宫殿中走了出去。约莫酉时时分,才逐渐传出“太皇太后薨了”的消息,辛九娘去唤了李琇莹,二人匆匆赶过去,面对的已是太皇太后的尸首。
李琇莹表现的格外激动,向来不动怒的她将一排排太医悉数给骂了个彻底,到最后骂累了才歇在了那儿。
那些太医们瞧着母后皇太后的怒火歇了点,才说道:“按理说太皇太后的身子虽是亏损了些,可到底底子在那儿,按十万个道理也不该是这样的,别是中间有什么变故了。”
李琇莹消失的理智才逐渐找回来了些,于是问起太皇太后宫中的人说:“之前可有谁来过。”
近身伺候的人便将窈窈公主与陈秋水在殿中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与李琇莹听了,李琇莹当即便觉得是窈窈公主和陈秋水一行人有问题,又认定了陈秋水是凶手,当即要人去柏府中拿人。
最后是辛九娘说:“先前因为李如意的事就已经惹了柏府中不快了,最后方才得知柏九思同李如意的死并没有干系,若是如今再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妄动了,怕是当真要落下旁人的话柄了。”
又附在李琇莹的耳边说道:“实是如今柏家势大,姐姐就为这维桢考虑,也要谨慎行事。”
这才说动了李琇莹。
于是先前在李如意死一案中出现的仵作再度登场,同时得出“太皇太后死的时辰与窈窈公主她们离去的时辰相差甚远”的结论,终使得李琇莹消了追究陈秋水的心思。
操持罢了太皇太后的葬礼后,李琇莹终觉人生无趣,遁入空门,决心去寻静安师太,临行前一天与辛九娘说:“哀家知你胸有丘壑,更与你我初见时不同,也并非不知晓姑祖母的死同陈姑娘怕是脱不了干系,然念着你与哀家的救命之恩,姐妹之情,你要什么,都遂了你,今哀家即将遁入空门,细细回想终觉得除了蓁蓁你一人外,再无牵挂,只嘱托你一句,与虎谋皮,焉能得利,怕就怕今日之伙伴,终成明日之祸害,陈姑娘并非可信之人,你保重罢……”
细数过往,辛九娘赫然发现,李琇莹怕是她来到邵都之后,结交下来的唯一一个真心待她的朋友。
她带着目的,往后种种,亦是充满算计,然十足有幸,她依然待她如初,辛九娘悲从中来,仿若刚出嫁时的小姑娘那般,揪着李琇莹的衣角道:“琇莹,是我错了,只顾着同太皇太后相争,却忘了你的难为,太皇太后纵然于我有十分不好,于琇莹也是唯一至亲之人,可叹琇莹处处为我着想,我竟利用于你,终究是我自私,你只说你要什么,我定然双手奉上,便是我的命能让姐姐泄愤,我也认了,万不要舍弃了我才好。”
“瞧瞧,都哭成了小花猫,哪里有一分太后的风采来?”李琇莹还笑她,“我要你的命有何用,蓁蓁要好好儿的活着,替哀家见识这世间的许多风采,遁入空门,于我,是幸,你合该懂的。”
她的出生,就注定了肮脏与不堪,偷情生来的孩子,本便是不该存于世的,李琇莹从来是知道的。
于是父母无视,姐妹刁难。
有记忆以来唯一待她好的不过是姑母、姑祖母,还有辛九娘罢了。
如今前二人已经故去,唯独剩下九娘。
九娘想要什么,李琇莹最清楚不过了,更知晓自己在一时,靖国公府便心存歹念,总要绝了他们的念头,让九娘往后的路更好走一些。
向来不苟言笑的李琇莹于离去的这一日里,却极是开心,就仿若一朵刚刚盛开的百合花一般,辛九娘从未见过这样的李琇莹。
又忍不住念叨说:“姐姐到了地了给我来信,知晓姐姐好着,我才心安。”于是目送着李琇莹远去。
如今许多年过去,辛九娘从刚开始的少女也成为如今的妇人,身边伺候的人依然还是春红和春花,姐妹两个也成了老辣的嬷嬷,她们陪着辛九娘一道走过这许多年,见多了心肠歹毒狠辣的人,却还不曾见过如李琇莹这般,毫无私心的待她们姑娘好的人。
一面也忍不住感叹说:“能有母后皇太后这么个真心待姑娘好的朋友,真是姑娘的福气。”
“这么多年了,就你们好叫哀家‘姑娘’。”她早便忍不住红了眼眶,又自言自语说:“是了,只有她了……”
是谁说女人之间便不能有单纯的友谊,李琇莹于辛九娘便是。
“对了,春生和春发兄弟两个今年也俱都十四了吧。”辛九娘突然问道。
春红和春花立时回道:“正是,姑娘能记着他们两个,真是他们的福气了。”
“还有更有福气的,待到明日,让这兄弟两个陪伴在皇上身边。”辛九娘不假思索道。
她身边伺候的这两个,春红性子太冷了些,一生未嫁,就领养了春生,至于春花嘛,当年到端王府中,便与府中管事看对了眼,后又有了春发。
她总是不能亏待了一直跟在她身边的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