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华殿。
李斯正在汇报这两日对付武将勋贵的种种情报,其中一些对付武将勋贵的手段,便是沈楠听着都有些摇头,李斯有时候做事的确是过于酷吏。
这也是因为李斯昔日是大秦相国的缘故,大秦可没什么柔和的手段。
始皇帝要想对付哪个臣子,那是说抄家灭门就抄家灭门。
只不过以始皇帝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威望,他无论做什么都能镇压的住局面,沈楠如今却是还不能如同始皇帝那般肆意。
他脸上带着笑意说道:“行了,这几日就别太折腾他们了。”
“如今这些武将勋贵大约拿出了多少银两卖命?”
相较于如何折腾这些武将勋贵,沈楠更关心的还是自家的内帑可曾富裕了。
李斯心中默算:“目前而言,已有大约五千万两白银,这仅只是现银,具体是田亩、店铺、商会的收拢都是由韩掌印负责,估算是有一亿三千万两白银的。”
这个数字一出来。
沈楠哪怕早知晓武将勋贵富裕,也是难免有些惊异:“也就是说近两亿两白银?这可是跟大奉一年的财政税收相差无几了。”
大奉一年的财政收入也就是在两亿三千万两白银的范畴。
而且这些收入扣除军饷、各项开支之后,剩余的银两可就几乎没有多少了。
甚至有时候还需要大奉皇帝自己从内帑拿钱做事。
如今只是收拾了一下武将勋贵,尚且还没有下狠心抄家就能得到这么多的银两,也难怪李斯跟韩生宣的手段那般酷烈,就算是沈楠也忍不住想要撤回刚才的命令,让李斯跟韩生宣好好整治一下这些武将勋贵,看看他们到底有多少家底!
沈楠强忍着内心的欲望,他吐了口气:“大奉八百年终究是养出一批富得流油的武将勋贵啊,你这几日还是暂时放缓,日后再行安排武将勋贵。”
这些人只要还在帝都,那么银两就带不走。
尤其是他们手中没有赤龙十卫这个权柄后,一个个都不过只是待宰的羔羊而已,区别只是沈楠什么时候宰,用什么方式宰而已。
如今这些银两已是足够沈楠养黑龙、玄鸟、羽林三卫以及赤龙骑的钱。
他暂时也不想将这些武将勋贵彻底逼死。
李斯点头:“诺。”
沈楠又朝着李斯询问:“你担任刑部侍郎已是十多日的时间,这段时间你可曾了解庙堂的格局?若是朕打算对儒家动手,又当如何?!”
无论是川州、幽州九镇粮草,乃至日后掠夺蛮莽妖族的事情。
这些事情都是无法避开儒家的。
沈楠如今也有底气跟实力对儒家动手。
李斯略微沉吟后说道:“陛下如今已是在利用以杨柯为首的寒门儒家对付世家儒家,这般做法自然是极好的,只是要想让他们做到跟怜生教、佛门那般狗咬狗,只怕是不太可能,大奉的庙堂关系极为微妙。”
“法家一直处于中立、观的立场,他们谁也站,只是站在大奉法度、律法这边,儒家虽是分为寒门、世家,但却并未特别明显的党政跟争锋相对。”
“这其中固然是有寒门、世家皆有十一境、乃至十二境底蕴的缘故。”
“亦是因为他们的理念相同,无论是寒门还是世家,皆是主张帝王垂拱而治,政事归于六部、内阁,公论付之言官的理念,在这般理念之下,他们内部或许有些许争执,但对外却一直是齐心协力,无论是对付宦官,还是对付帝王皆是如此!”
大奉八百年的江山社稷。
这八百年中几乎将前世各种朝代的事件都走了一遍,什么宦官掌权,什么寒门崛起,什么世家把持朝政,什么天子年幼太后监国,这些事情都是发生过的。
在前世尚且还需要看史书,在大奉只需看看以往的卷宗即可。
因而在这么多年下来后,庙堂上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党争,有的只是一个个微妙至极的平衡,法家中立,维持法度,道家置身庙堂之外,只是以炼器、炼丹、符箓奉献力量,儒家把持朝政,重视民心,压制宦官,兵家远离庙堂,镇守边境。
这种平衡看上去似乎是非常完美,但实际上由于大奉这么多年下来,各个势力都已变得极为庞大,他们内部分裂成各种派系,这些派系之中又有一个个小团体,因而就导致大奉看似强盛至极,可实则内部已是混乱不堪。
沈楠想要利用寒门对付世家,这固然没错,但真想要让寒门彻底跟世家针锋相对,甚至是形成近乎党争的局面,他好从中将一个个权柄拿回来,那么就不太可能,毕竟寒门跟世家有时候可不是分的那么清楚啊,寒门之人若是娶了世家女,他便也算是世家之人,世家之人若是娶了寒门女,那么他也算半个寒门的人。
这还只是联姻,更不要说同窗、同乡这种更加复杂的关系。
相对起来。
怜生教跟佛门就简单多了,佛门跟怜生教那是根本理念就有区别。
大奉也养不出两个同样野心勃勃的宗教势力来!
沈楠闻言后便是微微沉默起来:“看来要想对付儒家,还是得一点点处理,不能将儒家简单的分为寒门、世家,而是要针对性的处理,比如——川州官吏。”
寒门跟世家关系的确是错综复杂。
这种事情固然有坏处,那就是难以处理,但也有好处,那就是如果沈楠只是单纯针对一个地域的官吏,那么其他的官吏,未必会全力阻止,最多也就是拉一把。
李斯闻言亦是点头:“当是如此,首先便是要发展我们自己的官员。”
沈楠点头:“看来还是要先从川州下手,庙堂这些老狐狸,暂且看他们如何行事罢了,朕倒是有些好奇,他们接下来会出什么招数?”
就在沈楠话音刚落的时候。
韩生宣已从殿外走进来,他带的两个小太监,手中皆是捧着一叠厚厚奏疏。
见此奏疏。
沈楠就知晓儒家的手段是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