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流浪公园 > 第二十一章 藏宝图6:神奇的“鹦鹉螺号”
    目前,我身边现有的事物就只剩下这艘鹦鹉螺号了,那只保卫鹦鹉螺号的守护神早已被我赶走,不知还会不会回来。

    痛苦、绝望、孤寂,人生中最为严重的三种情感如同一场暴风雨无情地向我袭来。身处幽寂的太平洋洋底,我此刻的心仿若冰封一般,心灰意冷。

    我索然无味地游到鹦鹉螺号旁,麻木地盯着它。兴许不久的将来,这艘潜水艇将会是我唯一的容身之所。与其说没头没脑地在大海里乱跑,还不如安安静静地呆在这艘潜水艇里。既可以避免迷路、又可以活出一份盼望,期盼将来有一天,也能像教授、康塞尔和尼德·兰他们那样重返陆地。

    我推动了一下潜艇的门,发现门并没有上锁,一下就被我推开了。欣喜之余,我悄悄地溜了进去,然后亲手将门反锁起来。

    我并不希望那只黑色的庞然大物再回来找我,如果我猜得没错的话,潜艇里应该藏有食物才对,因为,这里的灯在我进来之前,就已经亮了。

    难道说,这里还有其他人类?或是其他和我一样的进化生物?

    鹦鹉螺号是利用海水中提取的钠来发电,船是很长的圆筒形,两端作圆锥状。很明显,它很像一支雪茄烟。这种形式,据说在伦敦有些船的构造早已采用过了。这个圆筒的长度,从头到尾,正好是七十米,它的横桁,最宽的地方是八米。所以这船的构造跟普通的远航大汽船不是完全一样的,它的宽是长的十分之一,它从头至尾是够长的,两腰包底又相当圆,因此船行驶时积水容易排走,丝毫不会阻碍它的航行。

    这一切,都和书中描绘得一模一样。

    如果我印象中没记错的话,鹦鹉螺号大致分为这几个部分,从船头到船尾依次为:轮机舱、发电室、船员舱、“禁闭室”、厨房、浴室、餐厅、再来是图书室、大厅、船长室、和储气仓。

    我放肆地在舱内游走起来,总想找出与书中不符的地方,但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的。

    首先是厅,它是一个长方形的大房间,长十米、宽六米,高五米,天花板饰有淡淡的图案花纹,装在天花板上的灯球射出明亮柔和的光线,照耀着陈列在这博物馆中的奇珍异宝。因为这厅实际上是一所博物馆,一只智慧的妙手把自然界和艺术上的一切奇珍都聚在这里,使它带着一个画家工作室所特有的那种富有艺术性的凌乱。

    其次是最具标志性的图书室,它的四壁摆着高大的紫檀木嵌铜丝的书架,架上一层一层的隔板上放满了装潢统一的书籍。架子下面摆着一排蒙着栗色兽皮的长沙发,沙发的曲度正合适,坐上去很舒服。沙发旁边有可以随意移来移去的轻巧的活动书案,人们可以把书放在上面看。图书室中央放有一张大桌子,上面摆满了许多小册子,其中有些是过时的报纸。半嵌在拱形天花板上的四个磨沙玻璃球发出柔和的电光,浸浴着这和谐的整体。我看了这所布置十分精致的图书室,心中十分赞美,我几乎都不敢相信我自己的眼睛。

    最后核对的则是那间“禁闭室”,我想,即便是吹毛求疵之人也无从查出端倪来。

    我吃了里面存放的海产品,翻阅了书架上的书籍,并在当晚睡在了船长室。睡在这里可比睡在外面好极了,不过令我疑惑不解的是,这里就好像是与海水隔绝的另外一个世界。假如把我们所生存的世界比喻成第一世界,而太平洋洋底是第二世界的话,那么,鹦鹉螺号内则可谓“第三世界”。

    舱内干干净净的,滴水不沾,家具摆设、吊灯、食物、以及放在书架上的书籍,无不流露着陆地的感觉。

    呆在这里,就仿佛活在陆地。我清楚地记得,我在鹦鹉螺号内生活了整整七天。这七天不能单用“枯燥”去修饰,这样的说法并不准确,而更为准确的说法则是“新奇”。

    我在鹦鹉螺号内白吃白喝的这几天,虽说是我一个人,但却让我领悟了很多曾经没能思考或者没时间思考的东西,尤其是黄珊珊的那段“预言”。

    时间定格在鹦鹉螺号内第七天的二十四点整,我正在图书室内看书,偶然在书架的暗角发现了一本埋没时久的悬疑恐怖小说,书的名字以及作者至今我还记得。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本书中有一个人,以及发生在那个人身上的一件事令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我感觉作者的意图旨在写我,所以我忍不住就看了下去,直至一口气看到了那人的结局,我才长舒一口气,平静地又将那本书塞在了它原本的位置。

    此时,已是凌晨一点,我却不曾觉得有什么疲惫感。我的理智告诫我应当睡觉了,可我的心却向往着“别的地方”。我一个人静静地趴在铁壁的玻璃窗前,泪流满面地凝视着那扇被我打开的石门。

    恍惚之中,我看到了黄珊珊,看到了她从那扇门的后面走了出来。手里拿着那张画有藏宝图的作业本,嬉笑的眼神与我的瞳孔连成了一条线,嘴巴一开一合的像是在说话,而我站在这里却什么也听不到。等我急于动身破门而出时,她却不见了。

    我沮丧着擦揉了一下双眼,内心慰藉自己一切都是幻象。于是,我又失落地返回舱内,把门再度反锁起来,好让外部一切虚假的事物与我彻底隔离。

    突然,我感觉整艘潜艇晃动了一下。当时,我以为是潜艇底下压着的某块儿石头被压碎的缘故,而后来接二连三的晃动就完全粉碎了我的猜测。

    我初步断定,可能是海底发生大地震了,亦或是,这艘潜艇所处的位置刚好堵在了某座海底火山的山口上,要不然就是海神发怒了。瞬间,我的脑海中浮想联翩,而且都是些负面的讯息。我只感觉我的后背几乎渗出冷汗来,双手禁不住地瑟瑟发抖。

    为保吾之命,我藏在了图书室中央的那张大桌子下面,口里不住地想要祷告。我虽没看过《圣经》,但我知道祷告必能得救。

    果不其然,待到晃动近十余次后,我试探性地探出了上半身。发现四周一切平静,唯有些许的书籍从书架上洒落到了地上。

    而我方才看完的那本小说,则正好滑落在了我的面前,书页部分由于冲击被强行翻开了,展现在我眼前的故事刚好就是令我产生共鸣的那一部分。

    那篇故事就好像一则不可抗拒的预言,指引着我走到铁壁上的玻璃前,向外张望。霎那间,我才明白:原来不是什么地震,更不是堵住了即将喷发的火山口,而是这艘潜艇,这艘潜艇正在动,在太平洋洋底飞快地前进着。

    我仿若看到前方有束白光,从玻璃窗的侧面依稀还能分辨得清。它如同一艘“时空穿梭机”,在那本书中有着迷一般的奇幻。

    我乘坐着《海底两万里》中的鹦鹉螺号,顺利地从第三世界穿过第二世界来到了第一世界,也就是我本应该存在的世界。

    在耀眼的白光逐渐暗淡下去之后,我静静地睁开了双眼。周围的一切再度恢复正常,没有了沁凉的海水、没有了物种的进化、没有了裂谷的小怪物、没有了那只庞然大物、没有了海底岩浆、更没有了鹦鹉螺号。因为,我成功地回来了,回到了原本该在的地方。

    我叹了一口气,身体就不由自主地想要疲软下来。可是没多久,我就豁然意识到了哪里不对劲儿。下一秒,房间内一团糟,呼喊声、翻找东西时摔东西的声音、以及悲伤的哭泣声交织成了一片。

    那一刻,我简直快要疯掉了。旁人一定无法理解我的所作所为,因为他们不知道我为何如此疯狂。我可以痛苦而懊恼地告诉他们:她和它都不见了。

    所以我说“这故事是真实的”。她的房间并不十分宽敞,一张床和一张书桌就已经显得很拥挤了,灯光虽然晦暗点,但不至于什么也看不见。在这间狭小的空间内,试问又有谁看不见一个人、找不到一个作业本呢?

    没错,该发生的事情终究还是真实地发生了。黄珊珊并没有回来,而是携着那本画有藏宝图的作业本一同沉进了海底岩浆之中。

    此时此刻,哭泣已经成为了“奢饰品”。如果不是我如此贪财,如此迫切地想要找到宝藏,兴许她也不会就此消失,我和她还能畅游太平洋,尽情探讨并且研究神秘的鹦鹉螺号。

    可如今这一切都已成为泡影,不复存在了。

    为了弥补我的过错,在我有生之年不留下遗憾,我决心相信这本书,相信这名不被世人所发现的作家,是他成就了我的期盼,是它的指引填补了我的缺失。

    我在黄珊珊书桌下的抽屉里翻出了一张纸和一支笔,感叹着意味深长地写下了“她才是我真正的宝藏”这句话。

    在这之后的事情就俗不可耐了。

    我是因着两名警察强行破门而入被救出的,因为门被锁上了,而且当时还是被她锁上的。楼下的路人听到屋里有人哭喊,就连忙报了警。在警察火速赶来后,他们看着我愣了半天没说话。

    我记得有个人仿佛认出了我是谁,他大声呼喊着说,“这不就是大名鼎鼎‘陈天生’的儿子‘陈元康’吗?!”

    接着警察就把我带回了家,父母看见我后,爱怜地抱起我,并搭乘专车把我送进了医院,也就是您现在的这间屋子。

    故事就是这样,您能听完我的故事,我真是太感动了,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