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八零:假千金被绝嗣糙汉宠上天 > 第23章  二百二十一块六
    谈好价格,赵国安就喊来后厨那两名切墩小师傅,搬了个落地大称来给鱼称重量。

    大白鲢,草鱼,鲫鱼加起来,刨去桶和水的重量,一共剩八十六斤四两,是二百一十六块钱。

    黄鳝就两条。

    本地鳝鱼个头都不大,总共也就一斤六两,是五块六毛。

    马志涛拿着小本子加了下钱数,递给赵国安瞧。

    赵国安点头,也没有抹零,很爽快地结了账。

    “小唐同志,这是二百二十一块六,点点对不对。”

    赵国安笑着递过来一摞钱,眉眼间满是对唐莞莞的欣赏。

    这年头能这般吃苦又孝顺的女娃子,可是不多了!

    唐莞莞也没扭捏,当面轻点了钱数。

    整好二百二十一块六,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唐老爹看到这么多钱,激动的手都在颤抖,卷了根土烟,蹲到墙角去抽烟了。

    “谢谢赵经理,不知赵经理这里可还收其他的?”仔仔细细地把钱收好,唐莞莞抬了眸子问。

    “你那里还有其他好东西?”

    赵国安诧异,一个女同志和个老爹,能打捞来这么多鱼已经是个新鲜事了。

    难不成会有山里的野货?

    这年头,野货还是挺吃香的。

    要是真有,那是再好不过了!

    想着,赵国安问出了口:“是山里的野味吗?”

    唐莞莞摇了摇头:“不,是一些荠菜。”

    “荠菜哈”赵国安有些失望。

    荠菜在冬季算是个稀罕物,但是平日里来他店里吃饭的,大多都是周边一些有编制的公务员这类人群。

    或是接待一些大领导。

    那些大领导,哪个不是从苦日子过来的?!

    荠菜这东西,怕是早些年都吃顶了,用来招待领导,上不得档次吧?!

    “不好意思啊,小唐同志,这个荠菜,我们店里收不了。”

    唐莞莞本也没报多大希望,也就谈不上失落。

    原本她是想包了荠菜馄饨去卫生所门口卖的,就像卖烤红薯大爷那样。

    但是刚刚路上又一寻思,她若去卖馄饨了,就没办法亲自照顾陆航了。

    这才动了问赵经理,国营饭店能不能收下荠菜。

    既然不能收,那她再想其他的辄就是了。

    大不了自己家消耗了也一样。

    现在家里人口多了,一天的饭量还真不少。

    今儿下午,她就瞧见小叔,也不知道是饿狠了,还是之前从东院太缺油水了,一个人竟干了三大碗!

    哈

    还挺能吃的!

    总之,今天能把鱼全卖了,是件高兴事。

    唐莞莞笑道:“没关系,能理解,现在县城里条件好了,人们都想吃点好的。”

    “那?赵经理,往后这鱼还要吗?”

    “鱼还成,往后你要是有鱼,大可以直接送过来,找志涛就行。”

    说着,赵国安好笑地瞥了眼自家外甥。

    自打这小唐同志一来,他那个外甥眼珠子就没从人家身上移开过。

    闻言,唐莞莞喜出望外,咧开嘴笑。

    “那就太感谢赵经理了!那往后我隔一天来送趟鱼怎么样?”

    “没问题,你尽管送,我这家店消耗不了,隔壁县那家国营饭店也能吃得下!”

    “隔壁县?”唐莞莞微不可见地拧了眉:“冒昧问一下,您说的隔壁国营饭店,他们的经理,是姓孟吗?”

    “呦?你还认识孟大海?”

    赵国安挑了眉,诧异地问。

    “不,不认识。”唐莞莞脸色有些发白,心脏砰砰跳得厉害,连忙否认:“就是听说过。”

    “哦,我说呢,你一个女同志,年岁不大,估计都没出过云水县县城,怎么会认识那家伙!”

    赵国安没发现唐莞莞的异常,鱼的交易做完,就打算重新回楼上整理账目。

    跟马志涛耳语了几句后,回头对着唐莞莞道:“那小唐同志,你们先聊,我楼上还有点工作要处理,就不陪了。”

    “好。”唐莞莞刚点了头,猛然想起什么,急忙喊人:“等等,赵经理。”

    “嗯?”赵国安顿住步子,回头:“小唐同志,可是还有什么事?”

    “我,我有几张菜谱送给赵经理。”

    说着,唐莞莞就去翻自己棉衣兜,从里面拿出几张叠得四四方方的纸来。

    递了过去。

    “菜谱?”赵国安接过,疑惑打了开来。

    扫了一眼。

    瞬时瞪大了眼。

    面露惊喜!

    “小唐同志?这些你是从哪弄来的?自己会做?”

    “是之前一位长辈教的,我照着菜谱试了几次,倒是能做出来,味道还不差。”

    唐莞莞撒了个谎,她给赵国安的菜谱,是她前世在孟家被逼着练出来的手艺。

    这上面的几样吃食,是未来几年,随着经济发展,国门打开,从外面流入到国内的。

    俗称洋餐。

    但是并不同于现在大城市那些西餐。

    前世孟涛啥事都想追个时髦,爱排场。

    但是又吃不惯纯洋餐,她就把里面的配料改良了一下,研究出了一些中西合璧的餐食。

    这些更符合国人口味。

    “太好了,这菜谱上写得很详细,我让后厨研究下,试试,若是后厨做不出来,还麻烦小唐同志能抽个空,亲自教一下。”

    赵国安是个搞餐饮的,对饮食文化眼光毒辣。

    不是只有吃到嘴里才知道好不好,就一眼看见菜谱,他心里就有了几分成算。

    这东西若是做出来,定能受欢迎。

    “气了赵经理,有什么需要,您尽管吩咐,我这往后还指望着来您这里卖鱼呢!”

    “哈哈”赵国安大笑,拍着胸脯保证:“没问题,往后只要是我们国营饭店能用得上的食材,你尽管送来。”

    “赵叔给你开后门!”赵国安心情大悦,直接让唐莞莞改了称呼。

    那几张纸,唐莞莞一共写了有十种吃食。

    她原本之前,也是打算着用这些菜谱当个敲门砖,和国营饭店打好关系。

    没想到,赵国安这人办事很讲究,没等她掏出菜谱,他们的合作就谈成了。

    这次,唐莞莞是心甘情愿献上菜谱的,无论是因着赵国安的为人处世,还是为了给自己以后铺条路。

    人得往长远了想。

    她不只是想着卖鱼。

    鱼也就这个季节还值钱,等天暖起来,卖鱼的多了,也就不那么值钱了。

    唐莞莞想的是,赵国安怎么也是个国营饭店的经理,应该在云水县有些关系和门路。

    她卖个人情,搭上这层关系,将来万一做点什么小买卖也好多条路子不是。

    听说在京市已经开始推行个体户政策了。

    但在云水县这犄角旮旯的小县城里,这政策还没落实下来。

    不过不急,挣钱要一步一步来。

    就只是

    这人认识孟大海。

    “赵叔,问个题外话,您和隔壁县的孟经理熟吗?”

    “哎谈不上熟,也就是工作上有些接触,至于调配食材货源的事,也都是手底下人在做。”

    呼!

    唐莞莞松了口气!

    孟大海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