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重生85:媳妇,你别撕通知书啊! > 第564章 谁怕谁啊!
    “……霍哥,你帮我查查,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好好,我等你消息。”

    “林剑哥,我也是纳闷,按理说我跟他没什么过节,对,麻烦你帮我问问。”

    “萧嘉玲吗?我是方亭序,你马上去查一下郭家郭丙湘近期活动,尤其是商业上的,查到第一时间向我汇报。”

    一大早,方亭序便给自己认识的人打去电话帮忙查询事情始末,郭丙湘的敌意来的是如此莫名其妙,自己到现在也搞不明白,这件事必须要查清楚。

    挂断电话,方亭序接过江启兰递来的豆腐脑和油条,狠狠咬了一口。

    “哥哥,难道你一点印象也没有?”

    江启兰坐在身边轻声询问,方亭序一个劲摇头。

    “依我看,此事很好解释。”

    坐在对面吸溜着豆汁的周汉文老教授笑眯眯回答。

    今天是周末,方亭序来送江启兰到这继续上课,其实也有想让周老教授指点迷津的意思。

    “周老,您帮我分析分析。”

    方亭序立马来了精神。

    “利润是一块人人都垂涎的蛋糕,尤其是在资本主义横行的香江更为突出,像郭家,李家,霍家这种已经存在几十年的老牌家族更是牢牢把控着最赚钱的几项领域,至于利润如何分配?恐怕他们早就已经做好方案,并沿用至今。”

    周汉文把油条撕成小块扔到豆汁里,等待浸泡期间继续道。

    “看见了吧,你和霍东来的存在就好比油条,利润好比豆汁,随着你们愈发壮大,势必会把越来越多的豆汁都吸走,当然会引起其他人不满,他们就会像我一样。”

    说着,周汉文夹起油条塞到嘴里,笑道:“把油条全都吃干净。”

    对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不愧是燕京大学知名经济学教授,三两句话便让人茅塞顿开。

    方亭序拍了拍脑门自嘲一笑。

    亏自己还是个重生者,居然没想到。

    无论是否和郭丙湘有仇怨,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他和霍东来成为众矢之的,随着以后的发展越来越大,这种矛盾只会不可调和,就像有人本来能吃一碗饭,现如今却被人抢走半碗,换成谁都会火冒三丈。

    “想通了?”

    “哈哈哈,通了,一切都通了。”方亭序朗声笑道:“周老,您真是目光如炬啊,我是当局者迷,钻到死胡同里去了。”

    “无妨,年轻人总会有想不通的时候,更何况以你的年纪能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已经很不容易。”周汉生笑问:“如果没有其他原因的话,我想这就是最终答案,那既然你已经想通,接下来打算怎么办?”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然是做生意,那就不怕竞争,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谁怕谁啊?”

    “好,我喜欢你这个脾气。”

    周汉文赞许的冲方亭序竖起大拇指打趣道:“我还以为你会被吓趴下。”

    “您老说笑了,我要是真那么容易被吓趴,也不会走到现在。”

    “说点别的。”周汉文又咽了口豆汁,慢条斯理道:“昨天我见了几个老伙计,他们对我目前的生活状态很羡慕,表示如果可以的话,也想加入到你的公司担任顾问。”

    “那太好了,您放心,条件上我不会亏待他们。”

    “先别高兴的太早,我们都是一路从苦难中走来的人,年轻时候馒头咸菜吃过,树皮树叶也没少啃,对生活条件的要求没那么高,不过我的这几位老伙计都有学生,他们提出条件,想让你安顿这些学生。”

    “不知道这批学生有多少?”方亭序笑道:“一百?两百?”

    周汉文顿时瞪眼:“你小子想啥呢,虽说我们这些年教过的学生数以千计,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被我们看中成为亲传弟子,这些人加起来也就不到三十人。”

    “您老恕我直言,按理说这些老教授的亲传弟子那都是宝贝,国家单位肯定是抢着要,怎么还需要让我来安顿呢?”

    连普通大学生毕业后都会被分配工作,更何况他们。

    既然能当得起亲传弟子,那就说明此人被导师极为欣赏和信任,恨不得把自己所学全都教给学生,让他们来报效祖国,这批人的专业知识绝对比其他人遥遥领先。

    绝对是在任何领域都被抢着要的人才。

    闻言。

    周汉文的表情顿时黯淡下来,长叹一口气无奈道。

    “这里面的原因各种各样,不过总结起来主要是两点。

    第一,这些人醉心于科研,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如何攻克难题之上,对于迎来送往,人情世故等方面一窍不通,自古以来我们国家就是个巨大的人情社会,有些内容的复杂程度甚至要超过一道数学难题,他们根本不擅长这些,因此工作,生活上遇到很大困难。

    第二,我想你也应该清楚,目前我国的主要目标是大力发展经济,一切都要为发展经济而让路,因此国内有很多科研项目都出现经费不足,甚至没有经费的困境,这就导致他们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证,何谈其他呢?”

    方亭序认同的点点头,对此略有耳闻。

    现在社会上流传着一句话特别能形容当下局面,叫“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知识分子的生活待遇很低,而身上背负的科研任务却很重,如此恶性循环下很容易导致身体状况出现问题。

    甚至有些人还英年早逝。

    比如蒋筑英,罗健夫等人,他们都是神州杰出的科学家,却都因为过度劳累,营养不良等问题牺牲。

    另外。

    关于关于下马很多高精尖项目的做法也让人痛心不已,其实在六七十年代,我国的科研进展相当神速成功。

    早在1958年7月,我国便成功研制出硅单晶,于1959年实现硅单晶的实用化。

    1963年,我国便成功研制出65型接触式光刻机。

    1969年,我国成功研制出精度达微米的全自动步进重复照相机,并批量生产推向全国。

    ……

    诸如此类,数不胜数。

    可惜在80年代,我国为了全面发展经济,很多一系列军用民用尖端高科技项目纷纷下马,光刻机,芯片,大型喷气式飞机,大型计算机等等,可谓是血之黄昏。

    大环境如此,与之相关的科研人员自然也跟着没了用武之地。

    试想一下。

    如果国家能够大力支持推动这些科研项目的话,那么我国的实力一定会得到飞一般的发展。

    当然,这是后话。

    方亭序是个重生者,但这辈子也不可能混到红墙之内,只能尽自己能力去做一些改变。

    “哥哥,哥哥。”江启兰推了推方亭序:“周老师跟你说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