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1977,重回和堂弟换亲前 > 第31章 岳父的震惊
    傅明彦并不知道自己投稿的《双面人生》已经过稿了,甚至被人觉得守旧派系的主编邱泽实际上很赞赏他,力排众议给定下了一百二十万册的首印数字。

    这数字可太惊人了,要知道浩然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艳阳天》一炮而红,首印一百万册,后面更是进行了加印,还拍了电影,但是浩然的首部长篇小说也是一百万册。

    更别提浩然在出版《艳阳天》以前,还有短篇作品,浩然本人也是文联专家。

    现在一个乡下名不见经传的小子,居然首印给一百二十万册?这步子也迈得太大了一些吧。

    北京人民出版社上上下下都记住了笔名叫做问潭,远在千里之外乡下的小子——傅明彦。

    ·

    傅明彦正在做傅新燕、何旭两人房子最后的上梁工作。

    上梁也就是房屋主体的收尾,标志着房屋的主要部分已经完成,接下来是内部刷墙等散活了。

    虽然现在已经是新时代了,但是房子代表的意义不一样,是所有国人的承载的归属地。

    一些旧习俗还是沿用了下来。

    男是乾,女是坤,男代表了阳,女代表了阴,要是上梁日沾染了阴不吉利,所以在他们村里,上梁仪式女人不参加,就算是傅新燕渴望进来,也最终只是在家里帮忙准备饭菜。

    傅明彦跟着小工爬上了高处,把带着红绸的横梁装了起来,再往下撒红纸。

    何旭这个新家的主人反而在下方。

    何旭这段时间一直为房子的借款问题烦恼,怎么看这个房子怎么看不顺眼。

    甚至他自己都懒得过来看房子的进展,他现在看到了横梁升起来,有小舅子往下撒彩纸,这才又有了一点高兴来。

    不管怎么样,他都已经和傅新燕领证了,还修筑了这样的房子。

    只需要刷一下内墙,弄得快明天就可以入住了。

    房子都已经盖好了,不管怎么样都是三间的正经房子,总比住在知青点的好。

    在知青点里,在顾玉惜说了高考的事情以后,离得近的知青在隔天就拿到了高中书本,看书的风潮在知青点席卷起来。

    何旭不管什么时候回到知青点,都有人在学习,甚至夜里起夜的时候,都可以看到有人就着火烛的光在看书。

    何旭已经和傅新燕结婚了,两人没有住在一起,但是每天也会凑在一起吃晚饭,在河边走一走。

    原本何旭享受这样的时光,现在大家都在学习,让他心中像是滚沸的水,不停翻滚。

    别人都在学习,他在浪费时间……

    莫名的焦躁感席卷了何旭的全身,他也想努力学习,甚至觉得他也应该是努力学习的知青一员,而不是必须每天花不少时间陪着傅新燕。

    傅新燕痴缠着他,还总是说,要是不陪她,她就不让他参加高考,何旭只好留下陪着她。

    何旭盼望着房子建好,逃离了知青点,不看这些就好了。

    何旭等到封顶成功以后,拿着滚筒开始刷墙,傅明彦、傅平也都在帮忙,加班加点等到傍晚,房子就已经全部刷好了。

    窗户敞开,按照现在这个天气,明天就可以搬进来了。

    ·

    傅明彦从新房出来,回到了家里,顾玉惜正在做题。

    《数理化自学全书》是首都那边邮寄过来的资料,除此之外,顾葑邮寄了一些六十年代的高考真题试卷。

    在缺乏资料的情况下,顾玉惜真的是领跑在第一线了。

    傅明彦觉得,恐怕全国能有这样资料的,也只有寥寥数人了。

    也难怪上辈子顾玉惜能够考入到最好的学院,除了她本身学习好以外,这些资料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你今天怎么没问房子怎么样了?”傅明彦问道。

    以前盼望着傅新燕搬出去,是因为想着和丈夫圆房,现在没什么念头,是因为顾玉惜的月事来了。

    月事的第一天向来是汹涌的,垫上了一层层的刀纸还有月事带,顾玉惜并不想动,加上腹部有些闷痛,她坐在原地没动。

    顾玉惜早早从猪场离开以后,窝在家里看书做题目,因为小腹时不时的疼痛,看书的效率也不高。

    顾玉惜小声说:“最迟后天就可以搬进去了吧。我就没问。”

    “应该是明天,何旭盼望着搬家,今天刷墙很卖力。”傅明彦主动坐了过去,这才发现顾玉惜的搪瓷杯子里散发着丝丝缕缕的甜意,居然是红糖水。

    这是顾玉惜来例假了。

    傅明彦心中了然,摸了一下搪瓷杯的杯壁,已经凉了。

    而顾玉惜的小脸苍白,眉眼之间也有淡淡的疲态,显然糖水凉了干脆就懒得去倒。

    “我去给你把水温一温。”

    顾玉惜看着傅明彦离开的背影,心中忍不住一甜。

    灶台上何萍萍在做饭,傅明彦把带着盖的搪瓷杯放在了炉灶上,利用旁边的温度加热。

    “新房子咋样了?”何萍萍询问。

    “今天加紧把墙给刷了,窗户和门都打开了,明天就可以住进去了。”

    何萍萍心中一喜,替女儿高兴。

    因为最近懒得和傅明彦说话,低头炒菜不再开口。

    这是一种冷暴力的方式,傅明珠就很怕这一套。

    可惜重生了的傅明彦压根不在意何萍萍,不吃生母这一套,扭头就走。

    何萍萍气得恨不得用火钳去打人。

    等到傅明彦离开了以后,何萍萍打开了搪瓷杯盖,看到了是红糖水,撇了撇嘴,眼里有一丝幸灾乐祸,这是没怀孕啊。

    之后何萍萍又想到了长女傅新燕,长女傅新燕的营养足,来例假也是这个时候,顾玉惜来了例假,傅新燕呢?

    恢复高考消息传来之前,何萍萍当然是希望女儿不要怀孕的,而等到高考的消息出来了以后,何萍萍第一个念头就是,得用孩子把何旭给拴住。

    何旭就像是风筝,被高考这样的风悠悠荡荡地吹得飘起来了,想要飘回到城里。

    她的女儿必须要跟着回城。没办法通过高考回城,那就只有孩子了。

    何萍萍可太清楚傅新燕有几斤几两了,她连对傅明彦的高考都不抱有希望,更何况是傅新燕?

    何萍萍现在希望女儿傅新燕准时来例假而不是怀孕,今晚上何萍萍就打算和女儿一起住,和女儿仔细说一说如何赶紧怀孕。

    何萍萍希望女儿怀孕,但是轮到了儿子傅明彦,她甚至有一个隐蔽又阴暗的念头,最好是顾玉惜把傅明彦给撇下来。

    而傅明彦等到红糖水热好了以后,让顾玉惜捧着搪瓷杯小口喝水。

    他用自己发烫的掌心抚着顾玉惜的小腹处。

    顾玉惜的面上刷得一红,“不用。”

    “我给你慢慢揉,抽疼会好一些。”傅明彦把身体轻盈的妻子放在自己的腿上。

    顾玉惜不自在地摸着辫子,找了一个话题说,“也不知道审稿的进展如何了。”

    “可能都还没到首都。”傅明彦说道:“不着急。”

    顾玉惜想着自己可是加钱用了挂号信,弯弯眼笑而不语。

    “用了挂号信?”

    “恩。”顾玉惜点了一下头,“我爸拍了电报,告诉我事情已经办妥了。现在说不定出版社正在审稿。”

    要是真正的未满二十的傅明彦会担忧审稿的事情,现在只是笑了笑,“早点知道结果也好。”

    ·

    第二日一早,傅新燕把被褥、衣物打包好,何萍萍、傅明彦帮忙把东西给背过去,傅明彦放下了东西就要走,何萍萍则是中午会留下来帮忙。

    按照何萍萍的说法,女儿嫁人匆忙,何旭是知青又没有家人在这边,总得操持一二。

    傅新燕看着弟弟傅明彦头也不回地踏出她的新房,咬了一下唇,她这段时间也感觉到了,弟弟傅明彦对她冷淡了不少。

    她甚至有一个感觉,倘若自己在何旭那里受到了委屈,他也不会替自己讨回公道。

    就好像她不是傅明彦的姐姐,只是陌生人。

    傅新燕忽然想到了一件事,她自己姓傅,但是身上没有傅平的骨血,和傅明彦到底是隔着一层的。

    他一直都对她挺好的,为什么现在忽然冷淡了下来呢?

    傅新燕想着,是不是可以挽回一点弟弟对自己的感情,又一时没有找到方向。

    何萍萍没有注意女儿在发呆,她手脚利落地把床褥铺好。

    “燕儿,过来搬这个衣柜,你看看放在哪儿?”

    傅新燕看着收拾齐整的新屋,这才慢慢地高兴起来,把关于傅明彦的情绪都抛开了。

    “妈,我觉得可以放在这边。这个衣柜真大、真好看啊。”

    何萍萍柔情万分,面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不由得点头说道,“你先前不是说你房子里的衣柜小了吗?里面还说了里面的抽屉少,这次多给你加了两个抽屉,还可以把衣服给挂起来。”

    傅新燕搬出新家,傅明彦和顾玉惜搬入新房的这一天,《双面人生》这部小说过了,只需要和原作者进行沟通,把一些细枝末节更改后,就可以刊印出来。

    *

    最终的一百二十万册的首印数字定下以后,邱泽带着校对标注好的文稿,亲自去了教育部。

    邱泽想着的是,如果要是可以和傅明彦进行通话,直接可以进行改稿。

    能够写出这样故事的年轻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在门口登记了信息,邱泽到了政策法规司的办公室,里面房门虚掩着,正有爽朗的笑声。

    既然顾司长在会,邱泽就想着在外等着。

    旁边的办公室有人出来,那是教育部综合办公室的于干事。

    于干事见着了邱泽站在门口,小声说道:“要不先到我们办公室里坐一会儿?您说说看找我们司长有什么事情,我进去帮忙看看司长有没有时间。”

    于干事知道顾司长今天下午是没有会议的,现在是意外和老同学见面在闲谈,但是顾司长一般和人闲谈不会谈太久的时间,他等会就可以进去询问顾司长要不要见这位老同志。

    “好。”

    顾葑正好送电影厂的邹术然出来,便见着了干瘦的老头邱泽。

    顾葑不认得邱泽,但是邹术然是认得的。

    白发蓬松又有些杂乱,过去老爷子精神奕奕的,但是经历了动荡以后,一度蛰伏了起来,而现在老爷子的目光里又有了奕奕神采。

    就像是未灭的篝火,里面有星星点点的火星子,过去闷在密闭的空间里不曾熄灭,现在揭开盖,上下风一贯,这火星子就燃烧了起来。

    邹术然:“邱主编!”

    邱泽有些迟疑地看着邹术然,他没认出来眼前的人。

    “我以前去过您家玩。”邹术然笑着把自己的来历介绍出来,他和邱泽的儿子是初中同学,以前去邱家胡闹过,惹得老爷子吹胡子瞪眼,“我当时比现在胖,去你家吃三碗米饭。”

    一听到三碗米饭,邱泽笑了起来,“怎么不再到家里玩?和我家小子后来生疏了?”

    邹术然笑而不语。

    因为邱泽儿子差点出国,老爷子是杯弓蛇影,不许儿子和人交好,邹术然就不曾上门,其实私下里还是和好友相交。

    “邱主编,你这登门,难道是我家老顾投稿子?”邹术然岔开话题。

    邹术然和顾葑两人是大学舍友,两人不同的院系,但是感情很好,毕业以后,顾葑进入到了部委工作,邹术然则是进入到了电影厂里工作。

    这一次邹术然跑到教育部里来找顾葑自然也是为了询问高考恢复的细节,顺带讨要一些过往资料。

    邱泽:“确实是顾司长亲自送到我们出版社的稿子。”

    顾葑说道:“稿子没过好劳烦您亲自送过来。”

    顾葑见着那厚厚的信封,猜测傅明彦的稿子没有过,当时他心烦意乱,只看了标题和前面几句话。

    在顾葑看来,《双面人生》这个名字过于朴实无华,切入点还是军统小官,和现在的出版物调性不符。

    没过稿实在是情理之中。

    却没想到邱泽笑着说。“稿子过了。”

    “也不需要什么大修,一共有两处错字,十个句子有些不妥当,一般而言改稿是要到编辑部来改稿的,现在错误不多,电话里改动就可以了,我过来是想要问问如何联系这傅明彦,若是改好了稿子,在今年年底印刷好,明年开年就可以放出来。”

    这部《双面人生》要成为他们出版社的开年大作。

    而顾葑在听到稿子过了以后,脑子就嗡得一下,神情复杂,他这个女婿的处女稿居然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