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兴将在县政府的整个过程,包括与高书记的会面、签订国有资产转让协议以及与葛书记的交流,事无巨细地告诉了李文浩。这不仅是一种分享,更是在寻求意见与建议。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便是企业的负责人员安排。
于是,刘元兴直截了当地问李文浩:“我想要两个战友分别去负责这两个企业,你认为哪两个人合适?”这一问,体现出刘元兴对战友的信任,同时也反映出他在用人上的慎重考量。他深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可靠且有能力的负责人。
李文浩沉思片刻后说道:“张大军适合食用菌菌种生产,这是食用菌的关键。”的确,在食用菌的生产链条中,菌种就如同芯片对于电子产品一般重要,是整个产业的核心环节。张大军若负责菌种生产,凭借他的能力与责任心,或许能够确保菌种的质量和产量,为胡杨乡的食用菌项目奠定坚实的基础。
“楚成河适合食用菌培养基项目。”李文浩接着说。培养基犹如土壤,是食用菌生长的养分来源。楚成河负责这个项目,他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有望让培养基的生产达到最优状态,为食用菌的茁壮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
“你把这两个战友带过去,他们会给你把好关的。另外还有两个生物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的两个人才,你也要带过去,他们在技术上把关。”李文浩的这一补充建议可谓是深谋远虑。在现代产业发展中,技术是核心竞争力,专业人才的参与就像是为企业注入了一股精准的技术力量源泉。这两名生物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凭借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可以在生产过程中,从技术层面确保各个环节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就像那些成功的企业发展案例一样,科学合理的人力布局是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例如某个著名的农业产业集团,在拓展新的种植项目时,精心挑选了各领域的专家和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负责不同环节。种植专家负责作物的种植管理,市场专家负责产品的销售推广,技术专家保障种植过程中的技术支持,最终使得项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刘元兴听到李文浩的建议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这样是对的。”这简单的几个字背后,是对李文浩建议的认可,更是对胡杨乡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的表现。他仿佛已经看到,在这些得力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胡杨乡的食用菌项目蒸蒸日上,农场和林场在他们的经营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刘元兴从葛书记处回来后与李文浩商议,在用人安排上李文浩建议让张大军负责菌种生产、楚成河负责培养基项目,并带上两名生物工程技术专业人才进行技术把关,刘元兴认可这一建议,这一人力布局对胡杨乡的食用菌项目及相关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刘元兴:胡杨乡产业全面发展的布局者》
在胡杨乡这片充满潜力的土地上,刘元兴如同一位高瞻远瞩的舵手,对胡杨乡产业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谋远虑的打算。他的计划不仅仅是着眼于当下的繁荣,更是为了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充满活力的乡村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