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基因层面的调整,科研团队计划引入部分模拟人类基因序列,这些基因片段经过精心筛选,旨在重塑水澜星人体内的能量感知与传导体系,使其能像人类一样敏锐捕捉与引导灵力。
例如,会针对负责感知外界能量的基因点位进行修改,让水澜星人能“感受”到法术修炼所需的特殊能量波动。
接着是生理结构重塑,仿照人类的经络系统,利用纳米级别的生物机器人进行“搭建”。
这些微小却精密的机器人,能在体内精准地开辟出一条条类似经络的通道,作为灵力运行的轨道。
同时,对丹田位置进行强化改造,植入特殊的能量聚合材料,使其能够储存和凝聚灵力,就像人类丹田汇聚法力那般。
再者,涉及神经系统的适配。
通过植入生物芯片,优化神经信号传输速度与精准度,确保在施展法术时,大脑发出的指令能够迅速准确地传达到身体各处,避免出现灵力操控延迟或偏差的情况。
为配合改造后的身体,还准备了一套全新的训练系统。
前期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各种法术修炼场景,让改造者在安全环境下熟悉灵力的运用;后期则进入实战特训,与模拟的强大对手过招,提升实战能力。
不过,这一方案面临着重重困难。
一方面,基因改造存在不可控的风险,可能引发未知的生理病变;另一方面,改造所需的稀有材料在水澜星储量稀少,大规模实施成本高昂。
诸多难题横亘在前,使得身体改造项目虽有蓝图,却难以付诸实践,只能暂时尘封在科研基地中。
五年时间过去,水澜星上终于有两人通过身体改造获得了修行的能力,成功达到炼气一层。
然而,他们很快便遭遇了瓶颈,无论如何尝试,都找不到晋级到二层的方法。
这一困境让人们不禁猜测,是否是水澜星的物理学原理限制了他们的修行进阶,不过这一猜测并无定论,也无人能给出确切答案。
随着这一难题的出现,身体改造计划最终宣告完全结束。
水澜星人逐渐意识到,或许人类的法术修炼并不完全适合他们,于是决定重新回归专心发展科技的道路,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自身所擅长的领域。
就在众人回归科技发展之时,女城主与风岚进行了一次关于筑基的深入交谈。
风岚根据自身的修行经验和对法术的理解,认为在水澜星上继续修炼突破筑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只有回到地球,借助地球的特殊环境和丰富资源,才有可能实现筑基及更高层次的突破。
女城主在听闻风岚的观点后,经过深思熟虑,毅然辞去了城主的职务。
她放下了手中的权力和责任,选择与李如昼等三人一起,踏上了在水澜星四处流浪的旅程。
他们希望在流浪的过程中,一方面加深对水澜星的了解,寻找可能存在的突破契机;另一方面,也是在等待合适的时机,一同返回地球,继续追求更高的修行境界。
在水澜星的流浪之旅逐渐陷入僵局,每一寸土地似乎都已印下他们的足迹,却仍未寻得突破修行瓶颈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