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皇后 > 第524章 假意投诚
    第524章假意投诚

    朱棣此去宁王封地,为的乃是朱权手下的精锐部队朵颜三卫,若是能够成功将其势力收为己用的话,那么无疑对接下来的战事,极为有利。

    只是,想要夺得宁王的势力,强攻只怕是不行的。宁王此人,本就骁勇善战,谋略过人,又有着以骑兵著称的朵颜三卫,想要强行从他手底下夺取势力,只怕会两败俱伤,惟今之计,只有智取。

    徐长吟思虑再三,定下一计。

    “将这封信,快马加鞭送到宁王妃手中。”

    徐长吟将写好的信笺封好,命心腹即刻送往宁王府。

    心腹得了命令,马不停蹄的赶往宁王府。信笺顺利送到宁王妃手中后没两日,朱棣也已进入了大宁城。

    如此形势下,他没有带一兵一卒,单骑入城,与宁王朱权会面。

    “十七弟……”

    一见面,朱棣便握了宁王的手,大哭起来:“这次你一定要帮帮四哥啊……”

    朱权引着他落了座,端茶倒水,却并不怎么亲热,只道:“四皇兄如今风头正盛,何来让愚弟帮忙之说?”

    “十七弟你有所不知,为兄当日起兵,实在是迫不得已、无奈之举,为兄早就已经后悔……”

    朱棣慨然长叹,似乎果真后悔不已:“如今陛下命李将军、吴将军等率领大军,围攻我燕王府,数十万大军压境,为兄又岂是他们的对手?”“眼下李将军带领的南军,就在北平城底下虎视眈眈的守着,不知哪天就会攻破城门,为兄如今,实在是走投无路了……”

    他神情落魄,嘴角犹带着几分自嘲的弧度,像极了焦头烂额之下的举止。

    “不知四皇兄想让愚弟帮你些什么?”

    朱权问道,也不知是否信了他方才的话。

    “为兄不敢多求,只希望十七弟你能够帮为兄上书朝廷……”

    朱棣做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道:“如今,为兄真的是知道自己错了,只求陛下能够念着叔侄情义,赦免我的死罪,饶我一家妻儿老小一命就可……”

    男人言辞恳切,起身深深的向着面前的宁王朱权,揖了一礼,姿态十分的低微。

    朱权眉间微动,指尖下意识的转着手中的杯盏,似乎在判断他的说辞是真是假,又似乎在考虑到底要不要帮他。

    朱棣也不着急,耐心的等待着。

    这时,旁边的宁王妃适时的开口道:“王爷,妾身瞧着四皇兄乃是真心悔过,到底是亲兄热弟,不如咱们就帮帮四皇兄吧……”

    朱棣姿态越发恭谨。

    “本王也不忍见四皇兄与陛下叔侄相残……”

    宁王也站了起身,走至朱棣面前,亲自将他扶了起来:“既然四皇兄已经意识到自己做错了,如今回头,犹未晚矣……愚弟这就帮兄长起草奏章,上书朝廷,相信陛下一定会感念四皇兄的知错能改,回头是岸的……”

    “如此,为兄就多谢十七弟了……”

    朱棣郑重的向着他一揖。

    “你我兄弟,何须说这些见外的话?”宁王大大咧咧的拍着他的肩膀,热情的留他在封地小住:“算下来,愚弟与四皇兄已许久未见,既然四皇兄今日来了,不如就暂且留在我府上歇息,如此一来,我兄弟二人也可好好的团聚一番……”

    朱棣自然满口答应:“那为兄就在此叨扰十七弟了……”

    二人相视一笑,心照不宣。

    朱棣就此在宁王府住了下来。

    深夜。

    整个宁王府都是一片宁静。

    窗棂轻响,有黑衣人无声的翻窗而入。

    朱棣坐在桌前,缓缓饮着茶。

    “属下参见主上。”

    来人向着朱棣恭谨的行了一礼。

    “让你准备的田庄地契、银两首饰什么的,都准备好了吗?”

    朱棣问道。

    “属下已经按照主上的吩咐,一切都准备就绪。”

    “好。”

    朱棣吩咐道:“钱帛动人心,从明日开始,你们便拿着这些银两,尽力贿赂这大宁城的守将,务必让他们倒戈相向,以助本王一臂之力……”

    “属下明白。”

    黑衣人恭谨的应道:“属下一定不会辜负王爷所托。”

    “去吧。”

    朱棣随手将碗里的茶沫泼净,嘱咐道:“小心别让人发现了。”

    “是,属下告退。”黑衣人恭谨的退去,如来时一般,悄无声息的隐没在了黑暗之中。

    朱棣帮自己重新又倒了杯茶,慢慢啜饮着,仿佛这只是他从前无数个未眠之夜一样,只是,此时此刻,却没有徐长吟陪在身边,与他共同品茗添茶。

    翌日,宁王书房。

    “有什么消息?”

    宁王捧着一本兵书,一边细细读着,一边问来人。

    “属下探得近日城中不少异动……”

    心腹把自己得来的消息,一一汇报着:“应是之前就已经潜伏在城中的燕王殿下的人……”

    “他们做了什么?”

    宁王漫不经心般问道。

    “这两日,他们偷偷的拿着大量银钱,开始贿赂城中大将……”

    来人一边开口回着话,一边小心翼翼的觑着面前主子的神色,但见他闻言却丝毫未动,就仿佛一早就知道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一般,不足为奇。

    “王爷,可需要咱们做些什么?”

    下属试探着问起他的打算。

    “这件事,你只当做不知道……”

    宁王闲闲翻动着书页,吩咐道:“什么都别说,什么也都别做,本王自有计较……”

    “是,属下遵命。”

    虽然不知道王爷为何会对那燕王殿下的如此行径佯作不知,但既然王爷吩咐,他们这些做下属的,惟有听令。不闻不问,不多嘴多舌,方能活得长久。

    来人恭谨的退了下。宁王这才从书页之中抬起眼来,目光闪烁,也不知在想些什么。时间到了十月十三日。

    在宁王府待了数天之后,朱棣终于起身告辞。

    “这些日子,多亏十七弟的照顾,为兄感激不尽。”

    “四皇兄不必气……”

    宁王道:“索性愚弟如今也没什么事儿,不如就由愚弟送四皇兄一程,四皇兄觉得意下如何?”

    朱棣一双墨眸,眼底极快的划过什么,然后道:“如此就有劳十七弟了。”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宁王朱权遂携王妃与一应家眷,相送朱棣。

    一行人行至郊外,一番惜惜作别之后,宁王就打算带着家眷回去了。

    只是,他这边刚一动,茂密的林子里,忽然涌出一大队兵将,他们个个凶神恶煞,手持利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的将宁王等人包围了起来。

    “四皇兄,你这是做什么?”

    面对重重围困的伏兵,宁王脸上却不见惧色,不慌不忙的问道。

    “没什么……”

    朱棣微微一笑,道:“只是想暂且借十七弟的大宁军一用罢了……”

    “所以,你之前根本是假意投诚?!”

    宁王似乎方才反应过来自己上了当,大怒:“亏本王一直把你当成好兄弟,这些日子,更是对你以礼相待,好吃好喝的伺候着你,却没想到,原来你只是在作戏……”

    朱棣笑了笑,似无意跟他多废话,扬声吩咐道:“带回去……”

    ——“赶了一日的路,今夜在此稍作休整,明日咱们再起身前往北平……”

    安排下一行人的住处,朱棣征询着面前之人的意见:“十七弟觉得如何?”

    “阶下之囚,岂有置喙之资格?”

    宁王一声冷哼。

    “这里只有你我兄弟,没有外人,十七弟可以不用再伪装了……”

    朱棣朗声一笑。

    宁王神情松了松,也与他相视一笑。

    “如今大宁城尽归四皇兄所有,愚弟还没有恭喜四皇兄,得偿所愿……”

    宁王拱了拱手,郑重向面前之人道贺道。

    “此次事情能够如此顺利,还要多谢十七弟的配合……”

    朱棣道谢着。“依愚弟之见,要多谢的话,最应该多谢的乃是四皇嫂……”

    宁王道:“若非有四皇嫂的那一封信,定下计谋,咱们此番行事,想来也不会如此顺利……”

    “是啊……”

    想到那个女子,朱棣心中一片柔软。是她施计让自己假意投诚,也是她去信宁王妃,令宁王对他于大宁城的一切作为佯作不知,最后再假装被他擒获,不得不归附——

    一切都是那个女子的功劳。

    思念在这一刻疯狂漫延,朱棣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去北平见她。

    只是,眼下尚有其他事情要处理——

    “如今大宁城失守的消息,应该已经传到了金陵皇城,世人只当十七弟是被迫归顺,他日,本王就算是不幸功败垂成,陛下想来也不会太过怪责十七弟……”

    朱棣转口道。

    “四皇兄说得这话,是把本王当成了什么人?”

    宁王衣袖一甩,背手而立,似乎有些生气:“愚弟既然已经决定同四皇兄你联手,就已将身家性命跟四皇兄绑在了一起,愚弟又岂是那种贪生怕死之人?!”

    “好!”

    朱棣朗声叫好:“有十七弟这句话,本王就放心了……十七弟也尽可以放心,只要十七弟与本王同心协力,他日,必可成大事,到时,这天下,便是你我兄弟二人的了……”

    他这番话,无疑是在暗示将来事成,与宁王平分天下。

    宁王自然听得出来。

    “愚弟必鞠躬尽瘁,助皇兄一臂之力。”宁王恭谨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