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王进宫后,不多时,永安帝又将顾东阳给宣入宫中。
围绕着以药材灭一国为中心,几人都开始发散思维。
但是顾东阳到底还是更为理智一些。
“陛下,此计虽好,却是难以成形。”
永安帝皱眉:“何解?”
“陛下,南诏王并非是愚钝之人,而且南诏先王在位时,便曾下令,要开垦山地、但凡是平原之处,皆要种粮,而且南诏王也曾下令规定了药材的种植田亩。”
齐王也知道这一点,但总觉得,此计虽然不可能真地灭了南诏,但是至少可以大大的削减南诏国力。
“陛下,臣以为此计可行,但不能急于求成,而且臣听许昭昭的意思,并非是如管仲那般行事张狂,而是要徐徐图之,让南诏适应于从咱们大兴购粮,数量由小及大,时日久了,南诏于我大兴,便形成了绝对的依附之势。”
南诏盛产药材和茶叶,这是天下人人皆知之事。
但是又因为南诏山林地居多,所以很多百姓不需要额外的种植药材,只是闲暇时去采摘即可。
也因此,南诏其实并不是很缺粮。
即便是缺,量也不大,甚至都不需要南诏王操心,底下的那些商人便都能给补全了。
“来人,宣安信侯和安乐县主进宫。”
“是。”
许昭昭当然不可能真地当着帝王的面侃侃而谈,那是在找死!
大兴朝就算是女人的地位再高,也是不允许堂而皇之地涉政的。
私底下说什么都无所谓,但若是真地站到了朝堂上去议政,那就是纯粹地找死!
许昭昭表现得很懵懂,直至顾东阳将管仲曾经用过的计谋说了一遍之后,许昭昭才装作刚刚反应过来。
“顾大人未免太高抬我了。我只是觉得既然是南诏盛产之物,又是我们大兴需要的东西,自然该着大量采购过来。至于南诏是否还有土地种粮,我一介女子又岂能知晓?
不过,我当时想的是,我们大量地收购一些药材,如此便可遏制药材在其本土的售卖量,而且,药材这东西,我们加工一下,还是可以转个圈再卖回去的。”
许昭昭这个反应,才是正常的。
永安帝心头不知不觉间便平静了许多,似乎是还增添了几分欣慰。
许昭昭这里说不出什么治国安邦的良策,自然就被放回去了。
许翰则是留在了太极殿中对奏。
顾东阳脑子转得快一些:“陛下,安乐县主虽然没有所谓的以药材灭一国的大志,但若是朝廷加以变通,也不是不行。”
齐王眼睛一亮,永安帝也看过去:“说说看。”
“回禀陛下,咱们以低价购入南诏的药材和茶叶,之后如同安乐县主所言,将药材加工后,再以高价售回,那么这中间必然是有差价的。而且,最重要的是,南诏只是我大兴属国,这边关可是能收关税的。”
永安帝立马明白过来,药材运入大兴,他们可以十之税一,若是再以药丸的价格售回南诏,那税收就不一样了。
若是大兴的商运过去,可以按十之税二,若是南诏国自己想要运回国贩卖,则是可以十之税三,甚至更高。
这些都是可以操作的。
除此之外,茶叶也是一样。
南诏盛产茶叶,但是只会单纯的炒茶,他们大兴能工巧匠多了,可以稍稍加工,再以大兴贵族喜食为由,高价售回南诏,这才叫本事!
况且,南诏是大兴属国,本就十分仰慕大兴文化,更是喜欢模仿大兴贵族的生活,这机会不就来了吗?
许昭昭虽然没有明着说出来,但顾东阳是户部长官,他这就是主打一个贸易战,如此一来,用不了几年,就能将南诏国的银钱给掏空。
南诏国是大兴属国,又是正好紧邻大兴,所以南诏除了自己的货币之外,主要流通的还是以大兴铜钱为主。
“南诏国除了药材和茶叶之外,还有银矿。咱们双方交易时,就以银铤为交易货币,理由都是现成的,担心大兴的铜币在南诏国不好花用,若是用南诏铜币交易,那么回国后又无法使用,所以统一使用银铤作为交易货币,那就等于是为我大兴换回来大量的银铤。”
顾东阳的解释虽然不算彻底,但在座众人都听明白了。
原本就是南诏国自己的东西,这么一捯手的功夫,大兴便赚了几回关税,同时,更是有大量的银铤流入大兴。
银铤届时可以直接到官府兑换成铜钱,至于到底几兑几,那不都得是朝廷说了算?
普通百姓是不许用金银来交易的,所以回关后,商户必须要将这些银铤换为铜币,那么这些银铤便可流入国库。
啧啧,当真是好算计呀。
齐王此时也反应过来,连连称奇:“顾大人这脑子就是好使。而且换回来大量的银铤,咱们也不必闲着,可以带去西域淘换一些咱们所需之物,这么一来二去的,便宜都让咱们占了。”
铜币虽然是民间流通最广泛的货币,但是对于西域的一些国家是不认可的。
他们更喜欢金银。
打个比方,在大兴,一两银可兑一千钱;在南诏,一两银可兑九百五十钱;而在西域某些小国中,一两银可兑马匹、牛羊等,若是换成铜钱,大概率就是一两银可当一千一百钱使。
这么里外一盘算,还真的是便宜都让大兴给占了。
齐王这么一说,永安帝的眼神里都透着几分激动。
用不了几年,就可以把南诏挖空,届时,他们想要怎么拿捏一个没有了财路的南诏,那就是随便怎么拿捏了。
果然好计策!
许昭昭知道,她只需要引一个话头出来,以顾东阳那满脑子银钱的性子,定然就能想出富国的法子。
如此一来,自己早先筹备的商队,也就可以准备行动起来了。
这主意从一开始就是许昭昭想的,这第一桶金,自然也得该着她来挖。
永安帝这边还没有下旨呢,那边收到了许昭昭指令的柱子,就已经带着商队进入南诏国了。
乐阳郡主在齐王的提醒下,也是紧随不舍,在柱子带着商队进入大兴边关后,她派出去的人也终于进入南诏境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