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帮衬村人
陈家发达了!
这是凤头沟的村民们早就知道的事情,可真真切切感受到的,还是从陈大松他们这次回来后!
老实巴交的人,对陈家只是徒有羡慕之情,而脑子活跃些的,则开始上窜下跳的攀关系,试图让陈大松他们带自己、或者家中年轻子侄出去闯荡一番。
山子家的情况,村里的人都是知道的,生活条件在村里都不算很好,可山子自从跟着陈家兄弟出去之后,就发达啦!
这次从外边回来,一看就知道带了不少好东西回来!都用上精贵的马车了!虽说不知道具体赚了多少银子,可但凡有眼睛的人,都知道山子手里头肯定有不少钱!
山子的确有钱,陈啟垣是个大方的人,虽然没有做那些豪取抢夺的事情,可一旦打下地盘,手底下的人按照各自的功劳,多少都会分到一些战利品的,两年下来,山子也陆陆续续攒了不少东西,分到手的,除了方便花用的金银外,还有一些玉器、瓷器、画卷、书籍等等。
山子已经决定日后跟随陈啟垣,在他麾下效力了,因此这次回来,除了一些方便携带的带了回来外,那些不方便携带的,都找了安全的地方让人给收藏了起来,待几年过后,陈国政局稳定,百姓的日子缓过来了,那些东西便能够卖出不少钱了。
时至六月,骄阳日益灼热,田间野草肆意生长,农人正是繁忙之际。傍晚时分,山风吹过,带走白日里的热气,顿时便令人觉得舒适了不少。凤头沟有一颗百年樟树,枝繁叶茂,颇有独木成林的架势,平日里村民歇凉时,都喜欢在这树下,有些爱热闹的,甚至端着家里的饭碗出来,一面吃,一面同人说着话。
村里没什么娱乐,新鲜事也少,一边都是闲话几句东家长西家短,这几日倒是有足够的新鲜话题了!
而村里人口中人物之一的山子,此刻正躲着人,疾步走在偏僻的小道,绕路往陈家而去。
他到时,陈家兄妹也正坐在院子树下乘凉,招财带着妞妞和轩轩在院子里疯玩。陈大松和陈多福回来后,就把贞娘和妞妞、轩轩接了回来,家里一下子热闹了不少,先前为了保护娘亲而变得成熟懂事的招财,也逐渐恢复几分孩子气,帮着带家里两个更小的。
“大松哥、嫂子、多福、石榴姐。”山子一进来,就逐一喊人打着招呼。
“山子!快过来吃瓜!”陈多福伸手招呼山子,递了一块西瓜过去,这西瓜还是陈石榴种在院子里的。
自从他们走后,贞娘也带着妞妞去桂花婆婆那里,家里就只剩下陈石榴带着孩子住,她一个柔弱女子,自然没法种田,干脆把家里的田都租了出去,只在院子里的小菜园种些日常吃用的青菜葱蒜等等,西瓜也是家里有种子,这才种了一些。
山子也没和他们假气,爽快的吃着瓜,连夸瓜清甜爽口。
吃完瓜后,山子这才把来意说出。
“大松哥,多福,接下来你们有什么打算?”
山子有些苦恼的看着陈大松他们,这几日他是压根不得清闲!每天都要应付村里人的试探和请求,这也罢了,总是能应付过去的,可媒婆却开始频繁登门了!说媒的对象不仅仅只是凤头沟的,就连隔壁村都让人来了,可见山子家发达的消息已经传到附近村去了。回来之前,他们并没有多想,只想着离家这么久,该回去看看了,等陈国局面稳定了,再带着一家老小迁徙到陈国去住,可惜陈国至少还要小一年才能够稳定,而他们却没办法在家中安安静静待这么久了。
山子的来意和想法,陈大松和陈多福都很理解,因为这几日不只是山子厌烦,陈家才是重灾区!陈大松已经有妻有子了,媒婆的火力就集中在陈多福身上,就连和离在家的陈石榴,居然也有人上门提亲了!简直让人苦不堪言!
陈多福语气兴奋的说道:“山子,我大哥已经有打算了!都说财不露白,可现在别人肯定不相信我们没钱,再说了,都是一个村的,多多少少都有些血缘和人情在,所以大哥说帮大家一把也不是不行。”
山子闻言有些迟疑,他们对外的借口,都是在外头大府城做生意赚的钱,可事实上他们并没有什么店铺!这还怎么提携村人?关于这点,陈大松已经想到了,不急不缓的说道:“如今我们有本钱,完全可以从这边采买一些特产带到京城去卖,再从京城买些特产带回来卖,这一去一回,肯定能够赚上不少。”
这两年他们在外边,并不仅仅只是打战,认识的人多了,也开了眼界,思维自然也开阔了不少。
陈大松一说,山子就恍然明白过来,陈大松这是打算组一个商队!
这样的话,要的人手自然就多了!也犯不着苦恼带哪几个村人了!但凡合适的,都可以带去!
如今手里头有了足够的本钱,他们底气也足!这一趟下来,哪怕赚的不多,他们也可以分利给村人,反正总共就这一回,日后他们就要离开凤头沟了。
山子咧嘴笑着,一扫之前的愁苦,心情美妙了不少:“好啊!这几日我爹娘愁的不行,我家那些沾亲带故的,天天都磨着让我也带他们去外边赚钱,可我总不能带他们去陈国打战吧!”
接下来,陈大松就把这几天想好的打算说了出来:“我有两个想法,一个是我们出钱雇人,给他们一笔固定的钱,一个是让他们自己准备采买货品的本钱,一起组队去京城,赚的钱自然就归他们自己了。”
山子立刻摇了摇头,说道:“村里的情况,你肯定也是知道的,没几个有钱的,这第二个怕是没人会肯选。”
陈多福混不在意的说道:“没事,不还有第一个么!我和大哥上镇上问过一些路过的商队了,打算出比旁人稍微高上一点的工钱,也算是帮衬村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