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你给平妻请封诰命,我奉旨和离你哭啥? > 第20章 真是祸家之源
    心情烦闷地回到侯府,他就第一时间被传去了永福居。

    难得的,今日宣平侯楚定峰也在,赵书宁亦随侍在旁,几人脸上都满是笑意。

    请安过后,姜氏便迫不及待地开口,“有个好消息,李家接了侯府的请帖,届时李大人与李夫人会亲自赴宴来给你们贺喜。”

    姜氏口中的李大人与李夫人,乃是李贵妃的兄嫂,也是李家现在的当家人。

    李大人李明远官居二品,乃是内阁学士,李夫人郑氏亦是高门出身,李贵妃所出的六皇子更是太子热门人选,李家可谓是真正的勋贵之家,换作以往,宣平侯府是半点攀上李家的机会都没有。

    而今他们终于与李家搭上线,楚定峰和姜氏自然高兴。

    听到这个好消息,楚翊安烦闷的心情终于好转,他看向赵书宁的眼神满含温柔。

    “这一切,都是书宁的功劳。”

    楚定峰捋着短须,看着赵书宁的眼神亦是充满赞赏,“赵氏,此次你为侯府立了大功,安儿娶你入门算是娶对了。”

    姜氏也笑着附和,“正是,当初我第一眼瞧见你这孩子便觉得你有旺家之相,你果然没叫我们失望。”

    姜氏此时这番话说得可谓真心实意。

    赵书宁在宫中当差,与贵人结交的机会大了去了,日后她再多立几个功劳,侯府何愁没有出头之日?

    楚定峰的想法与姜氏如出一辙,他更在心中自得,自己当初便是看出赵书宁前途不凡,这才默许了儿子请封诰命之举,而今看来,自己果然有远见。

    二人的态度让赵书宁很是受用,她的唇角不自觉高高扬起,心中满是自得。

    “父亲,母亲,儿媳只是做了自己应尽之事,能为侯府争光是儿媳的荣幸。”

    姜氏笑得慈和,“真是好孩子,要是你早些入门该多好啊。”

    这话意有所指,赵书宁又像是被喂了一颗甜枣,心中那股被看重的优越感膨胀到了极点。

    若她早些入门,哪儿还有陆知苒什么事?

    只可惜,世事弄人。

    楚定峰话锋一转,“安儿,为父听说,你的差事定下来了?”

    楚翊安点头,语气沉缓,“儿子调任去了军屯卫所,任步军统领。”

    楚定峰的眉头立马蹙了起来,“你乃此战首功,为何只得了这么个差事?”

    赵书宁脸上的笑意也沉下去几分。

    楚翊安抿唇不语,姜氏想到自己儿子原本一片光明的好前途平白被毁了,心里就一阵阵心痛。

    她咬牙切齿地开口,“侯爷您不知道,此事全是陆氏所为!”

    这几日,赵书宁又在姜氏面前上了一番眼药,姜氏笃定陆知苒当日入宫是去向皇上告状了。

    楚定峰面色一沉,“这是怎么一回事?”

    姜氏:“她前段时日入宫了,定是她在皇上面前告了安儿的状,皇上这才只给安儿派了这么个差事。”

    楚定峰心头升起怒火,“竟有此事?”

    “此事乃书宁在宫中打探到的,岂会有假?我本以为陆氏是个懂事的,殊不知竟是这般小家子气,半点容人之量都无,还把事情闹到皇上跟前,这让皇上如何看待你,如何看待我们侯府?”

    这话说得有歧义,但赵书宁也不曾解释,因为她也认定此事与陆知苒有关。

    “都说娶妻娶贤,侯府娶了这么个搅家精,当真是家门不幸!真该把她休了!”

    赵书宁眼神微闪。

    若陆知苒当真被休了,那自己就是侯府未来唯一的女主人了。

    赵书宁把这话当了真,殊不知姜氏不过是故意说给她听罢了。

    陆知苒嫁妆丰厚,亲爹又是从三品的户部侍郎,这些都是赵书宁这个孤女不能比的。

    她儿子有两房正妻,两边都能提供助力,为何要做二选一的亏本买卖?

    楚定峰大掌在桌上重重一拍。

    “真是岂有此理,她乃楚家妇,竟这般不识大体,背刺夫家,真是祸家之源!来人,把陆氏给我带来,她若是不给出一个交代,我楚家定容不下她!”

    见到父亲发了雷霆之怒,楚翊安也不曾出言制止。

    那女人的确应该好好敲打教训一番,不然她连自己冠谁的姓都忘了。

    玉笙居。

    陆知苒收到了下人的传话,她以禁足为由搪塞,但对方却态度强硬,“少夫人,奴婢是奉了侯爷之命来请您,您还是随奴婢去一趟为好。”

    陆知苒心中闪过一抹诧异。

    两辈子,她与这位公爹都甚少交道,他为何突然传唤自己?

    陆知苒入内更衣,金嬷嬷便笑着拿出一个颇有分量的荷包,塞给了进来传唤的嬷嬷。

    “老姐姐,这是一点子小心意,你且拿去吃酒。”

    那嬷嬷假意推辞了一番,这才收进了袖中,脸上也多了几分松动。

    “少夫人掌家之时待我们这些下人素来宽厚,奴婢也念着少夫人的好。今日除了侯爷,大公子和宁夫人也在,好似是为了大公子差事之事起了些争执。”

    待陆知苒收拾妥当,金嬷嬷便将自己打探到的消息低声与她耳语了一番。

    金嬷嬷忧心忡忡,“多半是大少爷分派下来的差事不好,侯爷和夫人对此不满,又有那宁夫人从旁煽风点火,愈发认定是您在皇上跟前告了状。您这一趟,怕是要被为难了。”

    陆知苒的面色却颇为平静,“我被为难得还少吗?也不差这一桩。”

    金嬷嬷听了,简直心疼死了,越发觉得这侯府不是人待的地方。

    此时已是深秋,天气终于不再闷热,慢慢透出点凉意。

    因前次落水,陆知苒有些畏寒,穿着一袭茜素青色的掐花对襟外裳,头上簪得一支翠绿玉簪,整个人透着股水墨般雅致深远的韵味,既不张扬,也不黯淡,恰到好处的光彩。

    她迈步而入的瞬间,立马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楚翊安的眸底闪过一抹惊艳,但想到上次在玉笙居受的嘲讽,羞恼涌上心头,眸底情绪添了几分厌恶。

    给上首之人请了安,陆知苒方问,“不知父亲母亲唤儿媳前来所为何事?”

    楚定峰面色冷肃,目光威严,“我听说前些时日,你入宫面圣了?此等大事,为何从未听你提起?”

    一双眸子紧紧落在她的身上,若她心虚,脸上必然会现出端倪。

    陆知苒缓缓开口,“父亲恕罪,并非儿媳有意隐瞒,只因儿媳面圣之事另有内情,不便公之于众。”

    他们显然对这个回答不满。

    楚定峰厉声喝问,“是不便公之于众,还是不敢?此次安儿在西平立下大功,却只得了个不入流的差事,是不是你个无知蠢妇在皇上跟前胡说了什么?”

    这番质问毫不留情,简直半点脸面都不给她留。

    楚翊安只冷冷地看着她,等着她如何狡辩。

    陆知苒面上露出了恰当的惶恐,连忙道:“父亲明鉴,儿媳怎敢在皇上跟前胡说八道?儿媳若当真开了这个口,岂不是有插手朝堂职务之嫌?儿媳哪来的脸面?更何况,皇上乃一世明君,岂会被我一个小小女子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