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时隔几天再一次发了告全境百姓书,通知了鲜卑军的大概到达时间,让在城墙外的百姓不放心可选择来城内避难。
大王也是听丞相说城外小县和村镇百姓还是恐慌的,除了幽州城,只有一个大县建了像样的城墙。
这样,自信的大王总算想起来还有胆小的。
这告示一宣传出去,城内人明显多了。
这天大王傍晚有空,他打算去渡口看看座头鲸,发一粒这月的饲兽丸,等鲜卑来了他不知道要忙多久。
他刚出了城,就发现路上有无数背个小包袱的百姓在汇入幽州城。其中居然是成年人居多,少数手里拉着个孩童。
这大王就好奇了,难不成这些人逃命还抛弃了老人?
不会吧?!
一问才知道,躲避兵祸这事幽州百姓简直驾轻就熟。老人没来,一个是他们相信打到东鲜卑王城的大王;再一个就是村里决定让年轻人进城帮帮忙,打起来不上战场,帮忙干点准备的活儿也成。
大王有点感动,他可得好好表现,瞧瞧百姓多相信他!
大王指指那个年轻人手里扯的小孩,“那你怎么还带小孩?”刚断奶吧,能帮上什么忙?
“啊?他啊,我姑姑家在城里,孩子娘还是怕的,让我送姑姑家躲躲嘿嘿~”
大王:……
收回感动。
。
大王每天都能知道鲜卑联军的动向,进翼州地界了,占领翼州城了,城防换上了鲜卑兵等等。
这期间朱提也没闲着,每天都给大王送来一个大晋的笑话。
先是江夏王反了。
江夏王说宁德帝辜负了他父皇的期待,居皇帝位却昏庸无能、毫无作为,让大晋失去了北方大片土地。如今他虽去了,但他的儿子也不配坐上那个位置。他对外面说就是百里瑾全权和匈奴联军签订了那个丧权辱国的割地条约。
南边学子读书人开始骂百里瑾,骂他不配继皇帝位。
接着广陵王表示,他父皇宁德帝死的蹊跷,百里瑾这个封太子的遗诏也很蹊跷,总结,他不承认。
因为宁德帝寿辰的时候,亲口说了让他在广陵先历练几年,以后这太子之位还是他的。他百里珩才是元后嫡子,百里瑾只是庶子。
荆王同上。
他也是嫡子,继后嫡子也是嫡子。
和江夏王不同的是,宁德帝的儿子不会牵连父亲,舆论的炮口对准了百里瑾,话里话外说宁德帝的死百里瑾动了手脚,还篡了太子之位。
大王就在听到江夏王反了的时候,震惊了一下下,后面逐渐淡定。
都坐下,常规操作。
大王在演武场席地而坐,慢吞吞扒拉手指头,“是本王肤浅了,以前根本算不上什么乱世。现在你瞧瞧多热闹,加上汉寿侯,光反王就四个,百里瑾这皇位看起来是飘在云中啊,不稳极了。他都不知道应该先讨伐哪个吧?”
魏慎无语极了,“禀告大王,您忘了您自己了,是五个。”
大王呆住,“本王,也是反王了?”
魏慎:“……你要不要回忆回忆,你给百里瑾写的信?加上宣召不回,您在长安已经是逆贼了。”快放弃幻想吧!
大王嘟了嘟嘴,“好吧!本王和长安的决裂书相信百里瑾也收到了。唉!汉寿侯反了的时候,本王怎么也没想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