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拨云见月【刑侦】 > 第124章,相同的杀人手法
    “你和李痕在一起了?”

    法医中心,办公室。

    江檀发出了意外的声音。

    张佳坐在对面,略微有些尴尬的点了点头。

    她现在虽然名义上还是“新人法医”,但因为京海市局的法医人员短缺,加上个人经验也远超同阶段法医。

    所以在杜飞的支持下,已经有了独立负责尸检的资格。

    “对。”

    “什么时候的事?”

    “就上次他从你们光明市外勤回来,给我带了一堆特产,然后就给我表白了。”

    张佳有些不太好意思的说着。

    哪怕她平时是个非常开朗大大咧咧的女生,讨论到这个话题还是难免会有些许的羞涩。

    “你直接就同意了?”

    “我和他本来也挺熟的,就……同意了。”

    “那你们准备什么时候结婚?”

    “???”

    听到这个提问。

    张佳顿时满脑子的问号,一脸懵逼地看着江檀:“檀姐,我和李痕确定关系也就一个月的样子,怎么就扯到结婚了?”

    “哦,也是……”

    江檀反应过来,点了点头。

    她和周延的闪婚是建立在曾经五年的情侣关系上的,张佳和李痕的确不太一样。

    “对了,他人呢?我这次过来怎么没见到他?”

    江檀换了个话题问道。

    她印象中李痕作为周延名义上的“徒弟”,一直都是跟在周延身边行动的。

    这次来京海市局外勤。

    江檀几乎把之前的朋友们都见了一遍,但是唯独没有见到关系不错的李痕。

    “最近不是出了一个灭门案嘛,李痕去嫌疑人老家调查了,估计还有几天才能回来。”

    张佳无奈地摊了摊手。

    “几天而已,你俩都在京海市局工作,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多好。”江檀宽慰道,话语中还带着一丝羡慕。

    她和周延两人都算是京海、光明市局班子里的核心人物,根本不可能轻易调动。

    相比之下。

    李痕和张佳这样的现实情况反而更加让人羡慕。

    “江主任,什么时候来的?”

    杜飞法医拿着文件走进办公室,刚好看见正在聊天的江檀和张佳两人,笑着打了个招呼。

    “杜法医,正好有个案子需要京海市局这边协助,就过来出个外勤。”

    “是灭门案找人的案子吧?”

    “对。”

    “我刚过来的时候看见周队和谢队好像都带人出去行动了。”

    杜飞在自己椅子上坐下,一边整理手中的文件,一边随口聊着:“最近咱们京海也发生了一起灭门案,和你们那个好像差不多。”

    “你们这个灭门案也是先杀人后焚尸?”

    “是啊。”

    杜飞点了点头,拍了拍手里的尸检报告:“都是杀人后纵火焚尸,而且杀人手法非常暴力,每一具尸体身上都有近二十道刀口。”

    “这么说不是职业杀手作为?”

    江檀微微蹙眉,倒是发现了两个案件的不同点。

    一刀封喉从某种角度上说,已经算是非常专业的杀人技巧了,没有一定的训练是不可能做到的。

    而反复捅杀的手段则显得更加大众了。

    “应该不是,不过据我分析凶手行凶的时候精神状态可能存在问题。”

    “怎么说?”

    “这个……”

    杜飞犹豫了一下。

    反而是张佳主动开口道:“死者身上的刀口密集杂乱,没有什么章法,最主要的是我们在尸体上发现了许多凶手的残留血迹。”

    “死者死前基本没有什么还手的余力,这些血迹我们推断是凶手持刀行凶时,因为反复捅刺的动作,自己把自己划伤的。”

    这算是简单的交流案情。

    在没有泄露具体案件细节的情况下,倒也算不上什么违纪行为。

    “这么说应该是凶手陷入了某种精神癫狂的状态,意识半混乱的情况下持刀杀人的?”

    “我是这么判断的。”

    杜飞点了点头,接着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有些疑惑地问道:“这就和京海当年那起‘周家灭门案’的行凶手法一样,这个周队没有和你说吗?”

    什么?

    江檀顿时愣在了原地,一时间有些呆滞。

    她只知道京海的这起灭门案已经确定了凶手身份,只是对方还没有落网而已。

    可杜法医说的这个信息。

    江檀却是刚刚才知道。

    “檀姐,周队故意是怕你担心,所以才没有多说。”

    张佳帮忙解释了一句:“而且我听说现在凶手身份都已经确定了,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能落网。”

    “嗯。”

    江檀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

    ——

    与此同时。

    羲和心理咨询中心,问诊室内。

    苏云鹤一身得体的西装,外套着白大褂,脸上始终带着令人如沐春风的笑容。

    “苏医生,谢谢你。”

    “回去之后好好休息,症状很快就会改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苏云鹤起身,礼貌地为患者开门。

    他总是这么彬彬有礼,得体的无可挑剔,几乎是所有患者心中最值得信任的诉说着。

    问诊室的门重新关上。

    苏云鹤再次回到桌前,桌上依旧放着那本《荀子》,木质的沙漏缓慢地漏着。

    时间慢慢流逝。

    直到手机铃声响起。

    苏云鹤看了一眼手机上的来电显示,是国外汤普森实验室打来的电话。

    “苏医生,药物临床试验反应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好几名自愿试药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精神混乱,详细的情况已经发送到你邮件了。”

    “这个问题很严重,如果无法解决,我们的新药将永远无法完成上市。”

    “……”

    苏云鹤平静地听着远洋电话里地道的伦敦腔,等对方说完,方才平静开口道:“我知道了,我这边有一些新的数据,你们可以参考一下。”

    “苏医生,你们国家应该不允许活体药品试验吧?”

    “都是一些自愿为医学事业献身的人。”

    “原来如此,我愿向他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电话挂断。

    整个问诊室内再次陷入了安静。

    苏云鹤坐在电脑前,默默打开了自己的邮箱,仔细看着上面一行行英文标注的文件。

    直到最后一个英语单词看完。

    苏云鹤长呼了一口气,指尖轻轻在桌面上叩击着:“人……还是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