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从古至今,任何一个朝代,统治者都不会把老百姓当回事。

    这也更让老百姓意识到朱由检的难能可贵。

    ……

    “老师,你就别夸朕了,说说吧,一辆自行车的生产成本是多少?”朱由检笑着说道。

    徐光启连连点头,心算了一遍,很快便开口说道:“陛下,制作自行车的材料主要是铁和橡胶,铁矿我大明不缺,这个资源相当廉价。”

    “橡胶就不一样了,如果不是陛下高瞻远瞩,提前将安南国收入囊中,那么一辆自行车的制作成本,少说也得要一百两银子。”

    “可如今安南国已经是咱们大明的囊中之物,成本就会大大降低,只需要五两银子,就可以生产出一辆自行车。”

    “五两银子!?这么便宜?”

    “要是本公子知道哪里能生产这么便宜的自行车,别说五两银子,五十两银子也不在话下。”

    “传出话去,谁要是能生产自行车,先给本少爷定十辆!”

    大明各个时代的王孙公子,平日里无所事事,最喜欢的就是追求新鲜和刺激。

    如今看到天幕里出现的自行车,一个个都心痒难耐,只恨自己手里的钱花不出去,都想要买一辆来过过瘾,骑出去也拉风。

    其实,五两银子,不只是这些王孙公子可以付得起,就算是家境殷实的普通老百姓,咬一咬牙,也可以买一辆回去。

    只不过,五两银子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确实还是有些太过高昂,一般的老百姓估计也不会考虑购买。

    ……

    “五两银子太贵了!”朱由检摇摇头,说道:“必须把价格打下来,朕说一个数,无论如何都要控制在这个数以内。”

    徐光启紧张的点头道:“陛下请说,微臣尽力而为。”

    朱由检笑了笑,伸出一根手指头。

    “一两银子?有点棘手,但也能做得到。”徐光启皱着眉头说道。

    朱由检摇摇头,说道:“不是一两银子,而是一钱银子。”

    “啥!?”徐光启张大嘴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过了半晌,他才焦急的说道:“陛下,一钱银子实在做不到啊。”

    “这有点太便宜了,就算是成本价再怎么压缩,也不可能低到这个程度啊,还请陛下再考虑考虑。”

    朱由检大手一挥,拍板道:“考虑什么考虑?就这么定了!天下的老百姓都是朕的家人,只要是家人,朕都要让他们上车!”

    “我的天啊!小陛下大气!”

    “一钱银子,这属实是太便宜了,我一个酒楼的店小二,一个月的工钱都要两钱银子,这么说,半个月的工钱,就够我买一辆自行车了?”

    “天哪!在小陛下生活下的老百姓也太幸福了吧?”

    “呜呜呜,我忍不住了,我好想买啊!有什么办法能让我进天幕里面去,我不要在这个时代了,我要去当小陛下的子民。”

    “我也想去。”

    “还有我。”

    大明各个时代的人们,都眼馋的不行了。

    朱由检实在太会替老百姓们着想了,成本价五两银子,直接给打到一钱银子,简直就是不要钱的往外扔。

    这可是一个天大的便宜,任谁看了肯定都忍不住想要冲动一把。

    可惜。

    他们没有任何冲动的机会。

    ……

    洪武位面。

    “嘶!一钱银子,这小子可真够狠的!”

    朱元璋不禁倒抽了一口凉气。

    这简直就是赔本赚吆喝的买卖。

    就像徐光启所说,安南国如果不是大明的,那么想要得到橡胶,将会非常的麻烦。

    如果只是需要少量的橡胶还好,可是要是批量生产自行车,就需要源源不断的橡胶资源。

    安南国肯定会有所怀疑,从而拒绝向大明提供橡胶。

    到那个时候,橡胶的成本肯定会水涨船高,一百两银子的成本,估计都是收着说的。

    说不定一千两银子都打不住!

    但如果大明吞并安南国的话,这方面的成本就不需要考虑,那里的橡胶就可以源源不断的运到大明。

    即便如此,需要的成本肯定也非常高啊!

    这里面不止要考虑路上运输的成本,还要考虑攻打安南国所消耗的兵马钱粮这些成本。

    五两银子一辆自行车绝对称得上是良心价!

    可朱由检却还不满足,居然丧心病狂的将五两银子的成本价,硬生生的打成了一钱银子,这简直不让人活啊!

    “这哪像是一个王朝末期该有的场景啊?”

    朱标苦笑着摇摇头。

    真是搞不清楚。

    “反正不管怎么说,安南国必须要打下来!”

    朱元璋咬咬牙,别管他是五两银子还是一钱银子,这笔账之后再算,现在要解决的就是橡胶资源的问题。

    ……

    其实不止朱元璋,大明其他各个时代的帝王将相,也全都疼的呲牙咧嘴。

    他们确实是对自行车感兴趣,可要是让他们把自行车的价格打到一钱银子,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充其量只是不把自行车的价格抬到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买得起的地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