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朕猜测,各地藩王齐聚南京城,全都赶在同一个时间点,绝对不是巧合,而是有预谋的串联。”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各地出身达官显贵的士子,最近也都在南京一带活动频繁。”

    “这两件事情,绝不是偶然,恐怕他们要策划一次大的行动。”

    李定国急忙问道:“陛下,这两波人是怎么搞到一起去的?”

    这句话算是问到点子上了。

    大明历代以来,藩王和士子就是互相看不顺眼的两股势力。

    读书人自有读书人的风骨,一直认为以自己的能力出人头地,才是真正的光宗耀祖。

    而那些藩王只是单纯的因为生的好,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就可以拥有一切,这样的人,任何一个读书人都不屑与之交谈。

    各地藩王也差不多是相似的态度,他们觉得那些读书人都是假清高,明明穷酸的要命,却还总是摆出一副桀骜不驯的态度。

    这两波人天生就是不对付,可偏偏如今却都出现在南京附近,这其中肯定有什么原因。

    李定国这几年磨练的不错,能看到这一点,已经实属难得,可若是再往深层次的探究,他就有点脑袋不够用了。

    “两个原因。”朱由检直截了当的开口道:“一是朕废除八股文,损害了那些显贵子弟的利益。”

    “二是朕杀了福王朱常洵,让其他的藩王也都杯弓蛇影,不惜放手一搏。”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藩王和显贵子弟如今都视朕为深仇大恨,想要联合起来对付朕,自然也就不足为奇。”

    “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这话说的倒是透彻。”

    朱元璋的表情,也看不出来是哭还是笑。

    天幕里所展示出来的东西,让他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悲凉。

    自己亲手制定的藩王制度,正在一点点埋葬大明基业。

    那些混账子孙除了违法乱纪、草菅人命以外,便再也没有任何作用。

    甚至于,他们居然还要联合在一起,想要推翻朱由检。

    推翻一个以命相搏,只为延续祖宗江山社稷的万世明君!

    “难道,咱真的错了吗?”

    向来从不认错的朱元璋,此刻也不得不扪心自问,怀疑起自己制定的藩王制度,究竟是对还是错。

    永乐位面。

    “老头子我就知道,这些藩王一个个全都是饭桶,除了使绊子扯后腿,什么都干不了。”

    看到最心爱的子孙朱由检,被那些藩王背刺,永乐大帝朱棣恨得牙根直痒痒。

    其实不只是朱由检看那些藩王不顺眼,朱棣也觉得这些人碍事。

    他爹朱元璋制定的藩王制度,从根上就起不到任何作用。

    只是无奈,朱棣是造反出身,自己的身上还担着各种骂名,实在不敢再更改朱元璋留下的祖制,否则还不知道被多少人骂作是独夫暴君。

    ……

    崇祯位面。

    “藩王联合谋反?这局面确实不好解。”

    崇祯皇帝紧皱眉头,在脑海中不停想象着,如果自己遇到这种事情,该要怎么处理。

    想了半天,最后的答案是与他们握手言和,做出承诺,绝不会再动藩王。

    崇祯皇帝也觉得这样做有点窝囊,可以想到那些人是自己的亲叔叔,亲伯父,全部都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他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或许,朕真的不适合当一个皇帝。”

    崇祯皇帝打心底里有种挫败感。

    这也是他第一次感觉到当皇帝是那么不容易,哪怕他有天幕里朱由检的局面,也会不得不在亲情的考量下,选择低头和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