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我在历史中长生不死 > 第1107京都圣枪哥
    “李哥,可有异常?”

    梁星纬亦有所感,他传音过来的声音中带着明显的急促与不安,显然也捕捉到了空气中那股不同寻常的波动,心中暗自忐忑。

    李平安轻轻摇头,嘴角勾起一抹苦笑:“无妨,看来那位武圣大人,终于按捺不住,要找我这个‘道士’算账了。”

    “三个月的平静,终究还是结束了。”

    ……

    皇宫上空,两道身影凌空对峙,恐怖的气势如实质般弥漫,威压整个京都。

    百姓们心头沉甸甸的,仿佛被一块巨石压着,连呼吸都变得困难。

    寻常修士的气息也变得不稳,面色苍白,显然在这强大的气势压迫下,有些难以承受。

    而那些炼精境和炼神境的高人,更是感觉天都要塌了一般,他们纷纷抬头望向天空,眼神中充满了惊骇和不安。

    当众人看清其中一道身影是汤龙老祖时,脸上的惊骇之色更加浓郁。

    汤龙老祖,武圣之境,大洪朝的守护者,他的出现总是伴随着无尽的风云变幻。

    而此时,他竟然与易庆剑仙再次斗法,这怎能不让人震惊?

    “为何武圣老祖会与易庆剑仙再起争端,进行斗法?”

    人群中有人不解地低语,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栗,显然对这场突如其来的较量感到震惊与困惑。

    “不是说易庆剑仙曾在青丘妖国援手武圣老祖,二人已化干戈为玉帛了吗?”

    另一人疑惑地接过话茬,眉宇间满是对这一变故的疑惑与不解。

    “诸位,此事非同小可,还是谨言慎行为好。”

    一旁有人适时提醒,声音虽低却带着不容忽视的严肃与紧迫。

    毕竟这是关于两位大能的事情,可不是他们能够随意议论的。

    万一言语不慎,惹怒了其中一位,那可就是灭顶之灾啊!

    此时,那些试图推翻神仙税的炼精境和炼神境高人,心思也活络了起来。

    他们纷纷在心中盘算着,若是易庆剑仙胜了,那神仙税是不是就可以不交了?

    毕竟,易庆剑仙可是他们的精神领袖,他的胜利无疑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鼓舞和信心。

    反之,如果他们感知到武圣老祖的胜势,那他们就得赶紧逃离京都,乖乖地交上神仙税,以免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就在这时,李平安的易庆分身手持算卦长幡,口宣道号:“无量天尊!不知道友为何事而来?”

    他的声音虽然平静,但其中却蕴含着无尽的威严和力量,仿佛能够震慑天地。

    上次与武圣斗法,李平安略输一筹。

    他的本尊被武圣利用‘因果剑’找了出来,这在拥有长生天赋的李平安看来,就是输了。

    毕竟,只要他的本尊能隐藏起来,别说日积月累的提升法力修为,单单是岁月的流逝,就可能在几十年后,去武圣的坟头蹦迪了。

    那是一种何等的嘲讽和胜利啊!

    然而现在却不同了。

    回溯至青丘妖国南征前夕,李平安若以真身迎战武圣汤龙,虽自信能胜,却难言必杀之把握。

    而今,幽冥地府的创立,无疑为他的修行之路铺设了坚实的基石,不仅法力修为突飞猛进,更赋予了他掌握无尽资源与力量的能力。

    这份蜕变,让李平安的心中涌动着前所未有的豪情与霸气。

    他深知,此刻的自己,已非昔日可比,面对武圣汤龙,不仅胜券在握,更有把握将其一剑斩于马下,彰显出超凡脱俗的实力与决心。

    汤龙的目光紧紧锁定在李平安的易庆分身上,那份细致入微的探究与难以掩饰的敬畏之情溢于言表。

    他缓缓抬手,指尖轻颤,指向那几乎以假乱真的分身,惊叹道:“此分身之术,当真是出神入化,若非亲眼所见,实难相信其与真身之间竟能如此毫无二致,令人叹为观止。”

    李平安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然的微笑,轻轻颔首,以此默认了汤龙那精准至极的猜测,同时也无声地宣告着自己实力的飞跃与蜕变。

    他的分身众多,且各具特色,此事对他而言并不稀奇。

    他深知自己的分身之术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无论是形态还是实力,都足以与真正的本尊相媲美,甚至有时连他都难以分辨。

    上次武圣找出隐藏在器物部的本尊后,那些不知本尊所在何处的分身都大为震惊。

    它们原本以为自己的存在已经足够隐秘,却没想到还是被武圣给找了出来。

    自那以后,李平安的本尊再次消失,如同以往一样神秘莫测,仿佛融入了天地之间,再也无处寻觅。

    分身们虽然想要探寻本尊的藏身之处,但却一无所获,只能感叹李平安的神奇。

    或者说,在李平安的眼中,每一具分身都可以视为本尊。

    它们都是他的一部分,都承载着他的意志和力量。

    汤龙凝视着李平安,心中涌动着深深的感激与敬意,他郑重其事地拱手作揖:“李道友,老朽此番前来,实为表达最深的谢意。”

    “南征青丘妖国之行,若非您仗义援手,我这条老命怕是早已化作黄土一抔。”

    “您的恩情,如同再造,汤某此生铭记于心。”

    李平安闻言,嘴角勾勒出一抹温和的笑容,他轻轻摆手回应:“汤兄言重了,不过是各取所需,公平交易而已。”

    “我辈修行之人,路见不平自当拔刀相助,此乃分内之事,不足挂齿。”

    说罢,他似欲转身离去,步履间透露出几分超然物外的洒脱,却又被汤龙温和而坚决的声音留住:“且慢,李道友。”

    “恩情如山,岂能轻易言谢?”

    “老朽尚有几句肺腑之言,望能共叙片刻。”

    汤龙的眼神中充满了真诚与不舍,显然对李平安的离去感到不舍,更不愿这份恩情就此匆匆了结。

    汤龙话语间透露出几分迫切与热切,他提醒道:“李道友,九玄彼岸花之事,你我可是有约在先,切莫忘怀。”

    语气中不难听出他对那奇花异草的深切关注与渴望。

    李平安心中微动,九玄彼岸花之事自然铭记于心,此番会面,此亦为一重要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