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直播捡漏:每天赚够百万就收手 > 第六百一十二章  非常威武霸气
    “高老师,如果我去拍卖,能拍到一百万吗?”

    “考虑到你当初购买这件藏品的成本加上各种费用,现在要保本的话确实需要拍到这个数目。”

    “那一百万……有可能吗?”宝友满怀期待地问。

    高兴看着宝友,心中已有答案。

    高兴心里嘀咕,刚才不是已经说了吗?五十万的价格都不好意思开口。

    海捞瓷只能远观,一旦靠近细看,就会发现表面布满了钙化物,让人看了直起鸡皮疙瘩。

    “宝友啊,我这是拍卖会,不是许愿池。”

    “这样吧,待会儿让我的助手加您好友,您再好好考虑一下。”

    高兴最头疼的就是这种“期望过高”的藏家。

    以前在实体店的时候,高兴和丁奇曾被一位大妈拦住,责问为什么她的宝贝没有拍出。

    一查才知道,是这位大妈坚持要将起拍价提高50%,否则就要闹起来。当时的户经理害怕,只好依了她。

    自那以后,高兴和团队达成了一致:对于那些临时要求提价或者频繁询问预估价格的卖家,直接婉拒。

    实际上,高兴的做法是对的。那位宝友的元青花海捞瓷最终在香江以45.5万元成交,只比起拍价高了一点点。

    如果按照宝友的想法,定一百万的起拍价,很可能就无人问津了。

    ……

    “看来有时候确实得刺激一下大家的积极性啊。”

    “现在有元青花出现,珍稀性已经得到了提升;接下来需要一件雍正时期的御窑粉彩来拉动价格。”

    尽管这次拍卖会在香江举行,但拍品必须从内地运出,因此仍然受到国内文物拍卖法规的限制。

    宋代及更早的文物想都别想;珍稀动物制品也是禁止的。

    所以,元青花已经是他们能触及的最高级别拍品之一了。

    给这位宝友一个名额没问题,另外两个名额,高兴希望可以多赚些手续费。

    “您好,老师,我带来的是骨牌。”

    “是多米诺骨牌吗?”高兴问道。

    “不是,就是普通的骨牌。”宝友回答。

    什么叫普通的骨牌?高兴一开始有些不解。但是当宝友拿出物品时,他立刻明白了。

    骨牌就是用骨头制作的小吊饰。眼前这块小巧的骨质吊牌,只有手掌一半高,没有穿绳的孔,不知古人是如何佩戴它的。

    牌面上刻着两个形似骷髅的佛教形象,对于了解密文延化的人来说,一眼就能认出这是双身尸陀林主。

    传说中的一对僧侣情侣,在深邃的冥想中不幸遭遇盗贼的毒手,最终成为了守护佛法、震慑窃贼的神灵。

    当高兴第一次见到描绘尸陀林主的唐卡时,心中满是疑惑:这样的形象怎能威慑盗贼呢?

    但宗教文化的奇妙之处在于,它往往将生前的苦难视为来世的福泽,这一点让身为无神论者的高兴感到难以捉摸。

    “宝友,你是从哪里得到这件宝贝的?”高兴使用了“求”这个字眼,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饰品,它是用灵长类动物的臂骨精心雕刻而成,承载着密宗的独特韵味和历史。

    “高大师,我是在尼泊尔旅行时在一个专门经营喜马拉雅艺术的画廊里买的。”

    “那家画廊是外国人开的吧?”高兴问道。

    “啊,确实如此,您怎么知道的?”

    高兴微微一笑,没有解释。

    他心里明白,“喜马拉雅艺术”这一概念是西方为了统合该区域的文化而创造出来的术语,实际上尼泊尔的佛教文化和藏传佛教有着明显的差异,两者不能简单地划等号。

    尽管如今这种区别已经少有人提及,但这块骨牌显然具有典型的藏传佛教风格,可能是后来流传到了尼泊尔。

    “你的这件宝贝,很可能是从藏区流传出去的。”高兴补充道:“它与尼泊尔的艺术并无直接关联。”

    在清朝的雍正和乾隆年间,

    “这真是古董吗?”宝友惊讶地问道,眼中闪着好奇。

    原本这只是他当作旅游纪念品买的小物件,没想到竟然可能是历史文物。

    “老师,这个东西值多少钱呢?”

    “对于藏传佛教的物品,我不太敢估价。”高兴谨慎地说,“这类宗教文物比较冷门,建议你找专业的圈子问问。”

    虽然如此,为了不让宝友吃亏,高兴还是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依我看,几万元应该是合理的。”

    宝友满意地道谢后,又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我旅行时看到很多唐卡,这些画有收藏价值吗?”

    “你是说那些画廊里展出的,还有路边摊上卖的吧?”高兴问。

    “没错。”

    “其实,最好别买路边摊上的。”高兴忍不住笑了。几天前,陈延禹还打电话来询问过关于唐卡仿制品的事。

    欧美人对藏传佛教的艺术有着特别的喜爱,就像华夏人对克苏鲁文化的兴趣一样。

    “如果你真心喜欢唐卡,那什么时候入手都不会亏。”高兴说道,“但如果你想靠它赚钱,可能就不太现实了。”

    直播接近尾声,最后一位宝友带来了一件让高兴都为之震惊的宝贝,一件据说是雍正时期内务府专用的青花瓷秤。

    宝友骄傲地介绍道:“老师,你看这龙头,是不是非常威武霸气?”

    这件瓷器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那个时代工匠技艺的体现。而宝友显然对其珍视无比,没有注意到高兴因为惊讶而短暂的沉默。

    这是龙吗?看起来像条蛇呢!

    这玩意儿还真能派上用场。

    “秤砣下刻有文字,表明它是大清雍正年间制造的。”

    “最吸引人的,其实是秤杆上的标记。”

    “师父,您看,秤杆上有十六颗星的图案。”

    “七颗象征着北斗七星。”

    “六颗对应南斗六星。”

    “另外三颗,则代表福、禄、寿三星。”

    “这意味着,若使用此秤者在称重时少给了一两,就会缺少福气;少了二两,福与禄都会缺失;少了三两,福、禄、寿就全没了。”

    “……”

    “宝友,你解释得很精彩!”高兴点头赞许道,“但我有个疑问,听说这种秤是内务府专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