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威震九州 > 第330章 说好的查房,怎么拿我当活教材呢
    “现在护士和值班医生,应该已经把一些注意事项做完交接了。

    我现在带你去内科的住院部查房,在我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要做到多看少说。”

    在确实易大江只是单纯的感冒发烧后,江医生便带他正式开始熟悉内科工作。

    易大江本以为自己只是,像那些本科毕业的实习生一样充当背景板。

    谁知刚查到第二个病人,江医生便将他从人群里叫了出来。

    “你也来试一试,四诊是我们中医的灵魂所在。

    一步步来,不要着急。”

    直到江医生把脉结束,易大江这才笑着开口说道:“多谢江老师,那我就先试一试。”

    说完易大江也没有太多的气,他明白此时不是谦虚的时候。

    江医生叫自己一起来查房,又何尝不是一次考验呢?

    “什么症状?”

    中年女患者倒是没有太多的不耐烦,一手捂着自己的小腹,一边开口回答道:“痛经,而且时间也不规律。

    有时早三、五天,有时候则会晚三、五天。”

    易大江接着问道:“生理期一般是多久,有血块吗?”

    中年女患者点头应道:“经期一般三、四天,是会有血块排出的!”

    易大江一边询问,一边开始做补充记录:“患者朱欣,二十五岁。

    主诉经期疼痛,月经紊乱。

    或提前三、五日或延后三、五日,经期三四天。

    量少有血块,血块排下后疼痛稍减…… ”

    在将了解到的病情记录完毕后,易大江抬头对朱欣说道:“把舌头伸出来,让我看一下。”

    待对方吐出自己的舌头后,易大江仔细观察了一番,继续记录道:“舌胖大,苔薄白。

    你把舌头翘上去,我看一看舌下。”

    朱欣又听话的翘起了舌头,待易大江观察完毕后才收了回去

    “舌下络脉曲张。”

    江医生瞥了一眼易大江的记录,点头问道:“怎么样,看出来些什么了吗?”

    易大江有些不确定的开口说道:“从舌诊上来看,应该是脾虚之症,同时也带有寒湿之症。”

    江医生有些疑惑的说道:“脉诊呢,怎么不脉诊?

    中医诊治讲究的是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其中尤以脉诊和舌诊为重。

    脉诊更是重中之重,占其五到九成。

    你现在先试试,应该知道基本操作吧?”

    易大江有些尴尬的点了点头,最终还是按照在县医院诊病时那样,让患者朱欣呈正坐位。

    前臂自然向前伸展,与心脏处同一水平位上。

    “将手腕伸直放在桌子上,手腕放直,自然放松。”

    待朱欣配合自己完成诊脉准备工作后,易大江才在对方白皙的腕关节处,垫上了松软的脉枕。

    随后易大江也端坐在床边的位置上,开始将手放于朱欣的的手腕之侧,三指按在对方的寸关尺三部之上。

    看着易大江一本正经的操作,江医生忍不住摇了摇头说道:“虽然理论基础还算扎实,但是取位还有些许偏差。

    按照正确的诊脉步骤:首先你要以中指取掌后的高骨定为关部,即桡动脉的骨茎突处。

    随后其余两指,分别再取寸与尺这两个部位。

    关前定为寸脉,关后则定为尺脉。

    另外你还要根据患者体格的长、短、肥胖、瘦,来决定寸与尺之间的距离远近。

    如长瘦型且臂较长的患者,你在诊脉时下指的距离可,以相应疏远些。

    若肥胖型且臂较短的患者,下指时的距离则可以密近些。

    这就是《诊家枢要》中所说的:若人臂长则疏下指,若人臂短则密下指。”

    此时的易大江,忽然有种被当成反面教材的感觉。

    其实江医生说的理论这些易大江都懂,只是因为感冒发烧和牙痛的双重折磨,让他实在是难以集中精神工作。

    然而很快易大江便在江医生的引导下开始定位寸关尺三部,并根据朱欣的体型进行了细微调整。

    看着易大江的操作,江医生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不要太紧张,寸关尺三部拿捏得还是挺不错的。

    同身寸也没弄错,下一步就是要平心静气!

    《素问·脉要精微论》和《诊家正眼》说的那样,医生和患者都要做到平心静气。”

    易大江心里很清楚,脉诊的第一次至关重要,必须要将理论知识讲解清楚。

    反正我也时日无多,就当是给这些刚入行的新人,做一次活教材好了!

    想到这里易大江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快速平静下来,随后三指精准地定住了朱欣的寸关尺三部。

    站在一旁的江医生点了点头,继续讲解道:“诊脉下指的力度应由轻渐重,采用浮取、中取、重取三种方法,以辨脉的深度。

    如《诊家枢要》中所言:轻轻地触摸脉搏,观察脉搏的表现。

    当脉搏显现出来时,表示阳气和腑脏的功能正常,也是心肺的反应。

    用力触摸脉搏,当脉搏附着在肌肉下面时。

    表示阴气和藏脏的功能正常,也是肝肾的反应。

    既不轻也不重地触摸脉搏,并从中取得信息。

    当脉搏出现在血肉之间时,表示阴阳相互适应,达到了中和的状态,也是脾胃的反应。

    如果脉搏浮起或沉没不明显,就需要用委曲的方法去寻找。

    就像阴阳脉搏隐藏起来一样,三种情况都可能出现。

    《难经·第五难》也解释了,脉搏有轻重之分是什么意思。

    初次触摸脉搏时,如果感觉像三颗小豆那样有重量。

    与皮肤毛发的感觉相符,那是指肺部的脉搏。

    如果感觉像六颗小豆那样有重量,与血液循环相符,那是指心脏的脉搏。

    如果感觉像九颗小豆那样有重量,与肌肉的感觉相符,那是指脾脏的脉搏。

    如果感觉像十二颗小豆那样有重量,与筋骨平衡相符,那是指肝脏的脉搏。

    如果按压到骨头上,手指迅速抬起,那是指肾脏的脉搏……”

    江医生不徐不急的声音,让易大江顿时沉静了下来,开始按照对方所说进行诊脉。

    就在这时,一名高个实习生忽然开口说道:“江老师的这番话,让我想起了自己在学校曾经读过的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