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君瑶仔细阅读文件内容,上面写了很多知识,比如亲本选择,杂交技术,后代培育,三系杂交法等等。
她一眼看过去,这些字她都认识,但是组合在一起真不认识,看来只能慢慢来了。
她想,要是能和这古代专业的人探讨,肯定能有更好的结果。
古代研究培育种子的人是有专门的官,叫司种。
司种在古代管理农业种子的官员。这些官员负责种子的选育、储存、分发,还必须必须掌握农业方面的基础知识,并提供相关技术服务。
司种是一个古老而重要的职位,也是农业文明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司种的主要职责是调查和研究各种农作物的生长周期、病虫害防治、育种技术等,然后通过筛选、试种等方式等
还要进行种子的品种改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司种还通过架设种子储藏库,保存优良种子,以备不时之需。
司种在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和食品安全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保障粮食产量和质量的关键人物。
(以上知识来自百度。)
元君瑶将这些文件从保险柜里拿了出来单独放到了一处,想着以后总用的上。
不过,这古代播种似乎和现代完全不同。
古代种田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落穗法,一种是插秧法,但是这两种都是直接将种子撒入田里。
他们没有培育这个过程。
元君瑶想着,如果她先培育种子,等种子发芽了再播种,是不是产量能提高点?
杂交是怎么杂交?
想着她又拿起书来翻,那文件其实就是几本书。
第一步就是选种,选择两个遗传基因上有一定差异的品种,这些品种有优良性能互补。
元君瑶想着,先选古代本地的种子加现代的第一代杂交水稻。
至于禾下乘凉那个品种,差异肯定太大了。
杂交的过程分为五步,第一步选种,第二步去雄,第三步授粉,第四步套袋,第五步标记。
选种要两种遗传上有一定差异的种子,这些品种的优良性能够互补。
去雄就是在水稻开花前,去除一朵花中的雄蕊,里面还详细写了好几种去雄的方法。
授粉她就看不懂了,谁分得清什么是父本什么是母本。
后面套袋就是防止别的别的花粉干扰,最后就是标记,以方便观察和观察。
元君瑶心想,这样培育出来的种子是不是就是杂交水稻了?
看似简单,其实做起来肯定是一点都不简单。
元君瑶出了空间,回村后问人买了了一些种子,又进空间按照步骤,在空间的土地上种下了。
空间里有日照灯,可以满足试验要求。
她在空间准备做两组实验。
一组以亲本为父本,一组以古代种子为父本。
至于什么雄花雌花的,到时候再说,反正多种点。
她是真不懂,自己瞎搞。
而这些复杂的农业知识真的需要专业的人来。
以上她所做的,很可能都是错的,她是一个非专业的人。
不过她翻到后面,书上说,亲本种子包括父本和母本。
元君瑶拿着拿起那一袋种子看了许久,又产生了新的想法。
如果她将这些种子全部拿出来种,等成熟了再留种,是不是就能这些种子翻好多倍,
结果书上说,杂交一般是不可以留种的,到了第二代就会基因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