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曲副厂长,张工,这么早叫你们叫过来,是有两件事情要宣布。”

    今早上班,徐天分别派人通知副厂长曲建军,几位工程师总当中资格最老的张伟。

    让二人一块来厂办开会。

    人到齐,徐天宣布了一项人事任命。

    总工程师杨伟民昨天返回海钢,将在总厂待上三四个月。

    不在期间,张伟暂代501厂总工。

    张伟纳闷道:“杨总工怎么回总厂了?之前没听说他要被调回去啊。”

    “咱们这边搞创新,想方设法完成创汇任务,总厂也没闲着。”

    徐天和杨伟民去京城开会期间,海钢的工人,技术员,工程师尝试对现有冶金技术进行改良。

    改良过程中遇到些问题,需要杨伟民回去主持研究。

    “二位别忘了,杨总工既是咱们501厂的总工程师,更还是海钢的总工。”

    “海钢有事,杨总工必须回去主持工作。”

    从岗位安排来说,杨伟民这位501厂总工程师,其实只是兼任。

    档案和工作单位,一直都是海钢。

    “原来是这样,我在原来的军工厂干了半辈子,一直是工程师,没想到一来501厂,马上加官晋爵,成了总工。”

    张伟半开玩笑的感谢组织信任。

    保证在杨伟民不在的时间里,尽职尽责地履行总工程师的工作职责。

    协助501厂发展壮大。

    由张伟暂代总工程师这件事,是徐天首先提出来的。

    军工厂不同于其他单位,对于技术要求非常高。

    总工程师相当于军工厂的技术大脑。

    杨伟民不在,必须找个懂技术,能服众的人暂代总工。

    思来想去,徐天认为张伟是个不错的人选。

    今年五十一岁的张伟,在军工系统待了半辈子。

    有资历,有经验。

    性格也算是好相处。

    对于徐天的建议,杨伟民没有任何反对意见,举双手赞成。

    无论工作经验,还是军工系统的资历,张伟都是绝佳的暂代人选。

    杨伟民是老军工出身不假,不过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接触武器装备研究。

    五十年代初,杨伟民受到国家安排,转行学习冶金技术。

    武器装备方面的工作,早就被全部放下。

    重新捡起来,多少有些力不从心。

    至于上级为什么安排杨伟民,担任501厂总工程师。

    两个字就能形容。

    平衡。

    501厂名义上是海州钢铁厂的下属分厂。

    又是海钢与第一机械厂合作建的新厂。

    为了平衡两家的利益。

    上级安排两厂分别向501厂提供人员,技术,资金和管理人员。

    “既然张工没什么意见,我们开始说下一件事情。”

    到了一段时间领导,徐天已经完全进入到角色当中。

    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徐天不急不缓地说道:“前段时间,厂里召开会议,我在会议上明确地向大家表示,501厂要发展,要壮大,想要得到上级的重视和资金,政策扶持。”

    “我们绝对不能满足于眼前的现状,必须推陈出新,拿出让上级满意的装备设计。”

    “狙击步枪生产线已经搭建完成,生产狙击步枪的同时,我们自己的事情,也要马上着手进行。”

    “什么是我们自己的事,搞出拳头产品,能够卖到国外的出口装备。”

    徐天变着花样表现501厂的重要,是为了拿到一项重要的权力。

    如果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