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徐天同志,这么做是可是属于违反纪律的,一旦被人发现,上面追查下来,咱们都要吃不了兜着走。”

    杜卫国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

    徐天竟然要借用一机厂的设备,生产一批电风扇。

    目的既不是自用,也不是偷偷往外卖。

    而是送给当地的部门负责人。

    六七十年代,电风扇属实妥妥的奢侈品。

    别说农村看不着。

    就连城市,都看不到多少。

    只有部分工厂机关,招待所才有这东西。

    杜卫国不反对和当地领导拉拉关系,多走动走动。

    送点毛巾肥皂也可以。

    送电风扇?

    亏徐天能想得出来。

    且不说一机厂根本造不去这东西,就算能生产,也没胆子白送人。

    “杜厂长,理解错了。”

    “我说的不是送,而是借。”

    徐天不紧不慢地说道:“我们海钢要创新,你们一机厂也要创新,我看电风扇这个项目,就很适合一机厂。”

    “我提供技术,你们提供场地和设备。”

    “联手搞出一款物美价廉的电风扇,借给各部门领导使用,相当于收集群众反馈。”

    “群众说好,我们才能继续生产嘛。”

    杜卫国懵了。

    将送礼说成借用,徐天就一点不心虚吗?

    脸不红气不喘,也太心安理得了吧?

    徐天一本正经地说道:“任何一种新产品的出现,都必须经过一系列的测试,测试无误才能开始销售。”

    “先让各级领导试试咱们的新产品,一方面能收到反馈,另一方面,也能起到宣传作用。”

    “等到有关部门同意,第一机械厂的产品可以自主对外销售。”

    “群众们肯定蜂拥前来购买。”

    杜卫国磕磕巴巴地说道:“可是......可是我们一机厂,没生产过电风扇啊。”

    “这点我已经说过了,我提供技术,你们厂负责生产。”

    “未来销售的利润,501厂和一机厂,一家一半。”

    对于电风扇的销量,徐天比谁心里都数。

    再过两三年,结婚必备的缝纫机,手表,自行车,收音机,将会变成新三转一响。

    手表,电风扇,洗衣机,收音机。

    海钢属于冶金工业部直属,501厂归陆机部指导。

    名头一个比一个响,开会都要去京城。

    放在六七十年代,绝对是响当当的存在。

    一旦进入八十年代,毛用没有。

    经济改制年代。

    隐藏水下的牛鬼蛇神,全特么一股脑冒了出来。

    和当地有关部门打好关系。

    他们或许帮不了你什么。

    但是不联系,想要你干不成事,也绝对绰绰有余。

    “生产电风扇,其实没你想得那么复杂。”

    “本身就不具备什么高科技属性。”

    徐天拿起杜卫国办公桌上的纸和笔,开始绘制电风扇的设计图。

    生产电风扇需要的各种钢和铁,海钢都能提供。

    铜线,电线之类的东西。

    第一机械厂一大堆。

    找几个厂里的八级工,给他们演示一遍扇叶的制造工艺。

    老师傅们分分钟就能学会。

    没有设备就手搓。

    反正现阶段,还没到量产的时候。

    主要是生产一批样品,送给......

    不不不,借给当地各部门负责人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