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呵呵呵,说得好,没有敢想敢干的精神,科学怎么进步。”

    苏长茂第一个鼓掌。

    赵大力,还有两名科长也都跟着鼓起掌。

    天真,幼稚,不可能。

    几乎成了杨总工的口头禅。

    张主任也是不遑多让。

    由于工作缘故,张主任经常接触进口设备和原料。

    每次都是赞不绝口。

    如今,徐天不卑不亢地驳斥二人的沮丧观点。

    赵大力心里说不出的激动。

    负责生产工作的赵大力,不反对使用进口材料。

    反对的是过度依赖。

    杨总工只知道研究,讨论。

    一旦觉得迈不过去,马上就会打退堂鼓。

    “徐天同志,我承认你说得有道理,科学确实需要创新,需要突破,但不代表盲目冲动。”

    “外行指挥内行,这是要出大事的。”

    杨伟民辩驳道:“我们也想甩开对国外进口材料的依赖,拥有属于我们自己的高端合金。”

    “但问题是,现在我们办不到。”

    “办不到怎么办?那就只能先暂时依赖一段时间,等到时机成熟,再说自己走路的事情。”

    “杨工说得对,急于冒进的苦头,我们吃了不少了,步子走快是要跌跟头的。”

    不少人纷纷点头,赞同孙立业的求稳发言。

    厂里任务这么重,没时间陪这个下乡知青瞎胡闹。

    若不是看在赵大力和苏长茂的面子。

    徐天都不可能进入这间会议室。

    更别说。

    杨总工程师亲自和他理论。

    孙立业不急不缓地说道:“徐天同志,你可能不了我们钢铁厂现在的情况。”

    “我们厂是国内几大重点钢铁厂之一,每年都要繁重的生产任务。”

    “最近,我们又接到了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这样吧,你把你的图纸留下。”

    “等我们忙完眼下的工作,抽出时间集体分析一下。”

    “有什么结果,我们会派人通知你的。”

    任谁都听得出来,孙立业这是在下逐令。

    不过这也是事实。

    海州钢铁厂从上到下,没有时间浪费在和徐天扯皮上面。

    “啪!”

    苏长茂怒不可遏地站了起来。

    “徐天一进来你们开始东拉西扯,不是问他父亲是什么学历,发表过什么论文。”

    “就是说困难,说不可能。”

    “还说要面对现实。”

    “现实是,你们半句都没有问过徐天,他的技术是什么,如何帮助国家提升合金元素稳定性。”

    “上次我拿来图纸,你们倒是看了几眼,结果是哄堂大笑,说他是投机分子。”

    “科学讲究严谨,你们有一丝严谨吗?”

    苏长茂气得脸红脖子粗。

    困难困难,那个行业没有困难。

    什么叫先依赖一段时间?

    什么时候又是时机成熟?

    “研究两弹一星难不难!卫星上天是不是高科技。”

    “外无支援,内无资料,我们硬着用算盘珠子敲出来!”

    苏长茂怒不可遏地指责众人。

    连最起码的仔细瞧瞧,他们都懒得去做。

    这就叫尊重科学了?

    如果众人指出图纸上的问题,批驳得徐天哑口无言。

    苏长茂二话不说立刻给众人鞠躬道歉,浪费大家的时间。

    “苏代表,你别这么激动。”

    “我们没说不看徐天的资料,只是现在没有那么的时间。”

    孙立业强压着心头不满,认为苏长茂倚老卖老。

    根本就是诡辩。

    不,偷换概念。

    “苏代表,你先坐下,听我说完,你再发火也不迟。”

    孙立业站起来搀扶苏长茂坐下。

    “你是造船厂军代表,理应知道我们当务之急是什么。”

    “不是研究图纸,而是制造出合格的特殊钢,代替之前有问题的船板钢。”

    苏长茂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说。

    孙立业拿起手边的笔记本,将它放到会议桌边缘。

    “你的任务是督造军舰,我们厂的任务,是生产建造军舰的舰艇钢。”

    “这是眼下最最重要的事情。”

    接着,孙立业又拿起另外一人的笔记本,放到了自己笔记本上面。

    “制造出替代的舰艇钢,靠的不是我,也不是与会众人,而是全厂人的齐心协力,所有人必须加班加点,才能炼出合格的替代舰艇钢,这是不是头等大事?”

    “因为某些事情分散精力,影响了我们的舰艇竣工,这个责任你负不起,我们更负不起。”

    “所有的问题,全部集中在时间上面。”

    “每分每秒,对我们比金子还要宝贵。”

    “将宝贵的时间用在对一个,不知道有没有技术含量的图纸进行分析,进而影响了正常的生产任务,这是不是犯罪?”

    “是不是对人民的不负责任!”

    “而要在规定时间内,制造出保证质量的船板钢,就必须有进口合金!”

    每说一句。

    孙立业便会拿起一名与会人员的笔记本摞起来。

    “苏代表,这些,才是我们的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什么时候,这些问题解决,什么时候才能说别的,干别的。”

    “你是老军人,战斗英雄,我们大家都很尊敬您。”

    “但是不代表,我们钢铁厂要无原则地按照你的意思转。”

    孙立业声音低沉地讲了一个辩证问题。

    天大地大,军舰顺利竣工最大。

    没有进口合金,就不可能制造出合格的船板钢。

    没有合格的船板钢,军舰就不可能顺利竣工。

    这时,外面有人喊张主任的名字,让他出去接电话。

    张主任轻手轻脚地走出办公室。

    厂长这是动了真火。

    如果苏长茂继续争辩,会议室肯定要吵起来。

    先出去躲躲吧,免得被殃及池鱼。

    会议室内。

    苏长茂看着堆在面前“问题山”,心里连连叹气。

    孙立业说得没错。

    眼下的当务之急,确实是让军舰顺利竣工。

    拿不出合格的船板钢,军舰竣工将会变得遥遥无期。

    十几个工业部门,几十个配套厂家,数千名施工人员。

    一直等下去。

    这个责任,谁也担不起。

    “小天,我们走。”

    苏长茂拿起放在桌上的军帽。

    “苏伯伯,您先等一下。”

    徐天走到苏长茂身边,看向满脸怒气的孙立业。

    “孙厂长,你少说了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孙立业不气地喝问道。

    “釜底抽薪的问题。”

    说罢,徐天弯腰将田立业的笔记本抽了出来。

    “哗啦啦......”

    随着垫在最下面的笔记本被抽出来,“问题山”轰然坍塌。

    “如果国外断了合金供应,等于断了一切问题的基础。”

    徐天一字一句道。

    “你有你的辩证问题,我也有我的辩证看法。”

    “合金要为我们服务,而不是我们为合金服务。”

    “这就是我的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