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明:开局皇长孙,爷爷朱屠夫 > 第604章建立驿站,招十万驿卒
    第604章建立驿站,招十万驿卒

    物流体系的建立绝对需要一大笔钱,但其建成后的利润也十分可观。

    朱雄英估摸着,不到一年便可回本。

    一年后,驿站便可真正意义上的实现自给自足。

    两件事之间的跨度实在太大,不禁让朱元璋有些转不过来。

    刚才还在聊南北大道,现在就跳转到了驿站民用。

    朱元璋一番深思过后,缓缓开口问道:

    “大孙,这其中的利润有多少?”

    驿站对朝廷的花销确实太大,每年都要砸进去几十万贯,朝廷确实有些负担不起。

    之前虽然提出过驿站民用,但却一直没有彻底落实下来,久而久之,此事就一直被拖到了现在。

    现在大孙所提出来的方案,在朱元璋这里还算是比较可行。

    唯一的问题就是,两者能不能实现互补。

    驿站每年所需的费用可不低,只凭书信交易只怕填不回来。

    “孙儿先前就计算过,若是用南北大道运货,可以节约接近两成的费用。”

    “过路费肯定是一大笔收入,此外的书信交易孙儿估摸着也能大赚一笔,但想要开通此产业链,大概还需要半年的完善。”

    “但哪怕是只靠过路费,驿站也差不多可以填补一年的支出。”

    “现在大明内部商业兴盛,商人可比之前多出了许多,所以其中的过路费收入自然会比之前翻一番,其中的利润不仅能够填补,说不定还会有盈余。”

    朱元璋点点头,看来驿站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赚钱。

    朱雄英后续还补充道,要在每个驿站都加入一定数量的驿卒。

    这些驿卒平日里就靠驿站养着,做一些驿站中的杂活,但平日里也会有一定程度上的操练。

    朱雄英初步计划招募十万驿卒,这些士卒平日里就为驿站做事,打起仗来也能第一时间支援前线,也算的上是大明的后备力量。

    如此一来,驿站便能为大明带来双重保障。

    不仅不用大明花钱,还能为大明养兵。

    简直就是卫所制度的优化版。

    “那就按大孙说的去做吧,如此多的好处,哪有不做的道理?”“多些兵马也是好的,至少可以避免昏君把大明仅剩的这些家底给嚯嚯完。”

    朱元璋摆摆手说道。

    作为一个帝王,他自然清楚自己的后代不可能人人都像大孙这样璀璨夺目,是国家支柱。

    昏君是不可避免的。

    他也无法预料到几百年后的事,说不定大明几代之后便会传到昏君手里。

    朱元璋虽一直想让大明春秋万代,但他心中也知晓这太难了。

    朱雄英在得到老爷子的准许后,便立马开始行动起来。

    大明现在的政治环境非常好,朱雄英想做的事几乎无人阻拦,这在历朝历代都是极为罕见的。

    这主要归功于老爷子早些年就已经把朝堂给肃清了个遍,凡是搞什么党派之争的全都被他给杀了。

    这样一来,所有的权力都高度集中在朱元璋手里,只要是他所提出来的方案,底下几乎没人敢有意见。

    这样做的好处非常明显,坏处同样也非常明显。

    人总有老的时候,也总有脑子不够用的时候。

    很多皇帝都是在老年犯了大错,若是少活二十年说不定还能评上个千古一帝。

    朱元璋当然也不可避免,但好在他年老时朱雄英已经崭露头角。

    朝堂上的事,只需在朱雄英的基础上提提意见便可,不需要他再多费心。

    一方面稳住了朝堂,一方面又让自己多活了几年。

    ……关于驿站民用的消息,很快就被朱雄英登在了大明民报之上。

    得知此消息的百姓,全都激动不已。

    虽说还有着一些限制,但对于老百姓来说已经非常人道。

    这样一来,百姓不管去哪都极为方便,并且商人的运货成本也大大降低。

    不仅增加了大明人口的流动性,还促进了大明的商业经济。

    售价是由什么决定的?

    成本价。

    而运货所需的费用自然也会算在成本内,驿站民用后大明的物价肯定又会跌上一些。

    同时,各个驿站也开始招聘人员。

    当然,这些招进来的员工不能算是官职,只能算是合同工,朝廷会定期给他们发放工钱。朱雄英拟定完驿站革新的章程后,便开始着手处理治警司的问题。

    治警司所要做的首要任务便是扩大队伍。

    关于这个话题其实早就提出来过,但现在却依然没有苗头。

    这其中最大的原因便是因为朱雄英不想将就。

    就算朱雄英设立了层层考核标准,但仍然阻止不了有人走后门。

    这些人进入到执法部门绝对会成为一颗老鼠屎,只要错放进来一个,就会有大批百姓跟着遭罪。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毕竟治警司的权力极大,利用职权来剥削百姓完全没有问题。

    朱雄英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直接设立了治警司学堂。

    这里培养出来的人才,朱雄英才能完全信任。

    关于学堂招人,朱雄英也层层把关,设立了严格的标准。

    学堂主要考虑招收平民百姓,官员子弟皇室宗亲基本上全都被排除在外。

    只有平民百姓才会可怜平民百姓,这一点不假。

    官家子弟和这些百姓全都不在同一阶层,对大多数百姓的遭遇根本不能感同身受,正何为不食肉糜那样。

    只有在经过治警司学堂培训过后,才能顺利入职治警司。

    学堂里面的课程大致和军事学堂差不多,但训练强度自然要低上许多。

    其中最主要的还是传递思想,培养素质,不让任何滥竽充数的人混到治警司的队伍中去。

    当朱雄英忙完这一切后,已经是深夜。但让他没想到的是,朱元璋竟然也未休息,还主动前来华盖殿。

    “咱看着灯还亮着,就知道你还没睡,在忙何事忙到现在啊?”

    朱元璋笑着说道。

    朱雄英有些愣神,但还是很快反应过来说道:

    “让皇爷爷操心了,孙儿在忙驿站民用和治警司学堂的事。”

    “倒是皇爷爷,为何现在还没有入睡?”

    “难道是有什么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