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明:开局皇长孙,爷爷朱屠夫 > 第502章战船铺海,大明征倭舰队要出发
    第502章战船铺海,大明征倭舰队要出发

    改良后的民报一经发布,效果出奇的好。

    整个应天府内掀起了一阵民报的热潮,无数百姓争先恐后的阅读着民报上的内容,甚至有些不识字的百姓还愿意多花几文钱让说书先生念给自己听。

    在这个娱乐项目匮乏的年代,民报似乎已经成了百姓们重要的解闷方式。

    以前的国家大事几乎与百姓毫无关联,他们本能的认为这就是官老爷的事。

    但现在自从新版民报的出现,百姓对国家大事也多了几分关注,甚至每个人心中都多了些国家荣誉感。这可能是大明百姓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做荣辱与共。

    ……

    钦天监中。

    在外人眼中,钦天监可算不上简单。

    至少所有人对他的印象都是充满了神秘感,甚至还有几分神话色彩。

    朱雄英自然也是这么认为的。

    这次前来钦天监,除了会见刘日新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便是朱雄英也想来此地看看。

    这地方被人传的神乎其神,就连朱雄英都信了三分。

    但真正来到钦天监后,朱雄英却大失所望。

    虽说名义上是钦天监,但外设布局却和翰林院几乎分不出差别。

    这里的所有官员都在埋头苦读,一张张桌子上全都挤满了钦天监的官员。

    甚至还有很多官员一边看书一边在纸上作画,他们所画之物朱雄英一个也不认识。

    如若不是有一些风水罗盘,铜钱木剑所在,朱雄英甚至怀疑自己走错了地方。

    朱雄英在此地来回巡视了一阵,竟无一人上来参拜,众多官员之中甚至连抬头看朱雄英一眼的都没有。

    过了半晌,才有一官员后知后觉上来行礼。

    “臣有眼无珠,参加太孙殿下!”

    朱雄英摆摆手,并未难为此人,随后转身吩咐道:

    “带本宫去见刘日新。”

    “遵令。”

    刘日新作为钦天监的监正,自然是有自己的独立办公空间。朱雄英在人的带领下直接走了进去,刘日新正伏在桌上苦研书籍。

    听到门口的脚步声,刘日新竟头也没有抬的说道:

    “我是不是和你吩咐过,这个时候我谁也不见!”

    语气强硬,颇有几分酷吏的味道。

    朱雄英笑着说道:

    “怎么了,刘大人,连本宫也不见吗?”

    刘日新听到此话才缓缓抬起头来,映入他眼帘的竟是太孙殿下。

    刘日新赶紧起身跪倒在太孙殿下面前,辩解道:

    “臣刘日新不知太孙殿下要来,有失远迎,请太孙殿下恕罪。”

    朱雄英笑着说道:“怎么,你这钦天监的官员是都不爱理人吗?”

    “本宫来了半晌竟一个迎接的都没有,你让本宫吃痛了闭门羹啊!”

    刘日新急忙磕了几个响头说道:

    “请太孙殿下恕罪!”

    “请太孙殿下恕罪!”

    朱雄英并无刁难刘日新之意,摆摆手便让他起身了。

    朱雄英之前与刘日新短暂的见过一面,但当时太过匆忙朱雄英并未对此人留下什么太过深刻的印象。

    此次前来,也是想要探探这个刘日新的底。

    “刘日新你不必害怕,本宫这次来并不是要治你的罪。”

    “本宫是想和你聊聊此次东瀛之事。”朱雄英缓缓说道。

    刘日新自然清楚太孙殿下说的是什么,连忙表示道:

    “请太孙殿下放心,这次东瀛之事钦天监内所有官员都将一同前去为大明检测气象,势必为大明效犬马之力。”

    朱雄英听到这个回答后反倒是有些意外,他没想到刘日新竟然答应的这么干脆。

    “你们几人当真懂得气象?”

    朱雄英不解的问道。

    “臣确实略懂气象,但人变不及天变,臣在天象之事上足有七成把握。”

    朱雄英微微点头,这话说得倒还算是谦逊。

    “这预测天象,是怎么个预测法?”

    “你就通俗易懂的和本宫说,你们钦天监的那些文言文语本宫实在是听不懂。”朱雄英继续追问道。

    刘日新在原地足足愣了有一会,才缓缓开口说道。

    ……

    东瀛之战,是大明当前最重要也是最艰巨的任务。

    因为这足足牵扯到整个国家的兴衰。

    现在已经时机成熟,正阳门处早已聚满了战船。

    这些战船全都是由八十年以上的阴木打造,可保证整个舰队在航海中无需担忧。

    船只的种类自然也非常多。

    这里所停靠的每一艘战船全都体型巨大,堪比四层小楼。

    正阳门还只是大明的一个小停靠点,而在沿海早已聚集了一千多艘这样的战船。五十多万的军士,早早便开始赶路,到如今已经抵达了沿海。

    而从应天府出发的,大多都是朝中的官员和将领。

    其中不乏包括燕王朱棣,晋王朱惘,齐王朱榑。

    三位藩王加上数不清的国公,这阵仗光看着就让人觉得不寒而栗。

    而在正阳门外排场更大。

    不仅朱元璋朱雄英亲自到场,甚至百官都齐聚在正阳门外。

    整个码头早已经被锦衣卫封锁,除去官军以外其他人严禁靠近。

    中间还有不少军士正在搬运物资,为打仗做着最后准备。

    “咱知道大孙你也想跟着去,但你可是咱大明的太孙,不可轻易冒险。”朱元璋看着朱雄英说道。

    他一眼便看出了自己的这个大孙想要一同前去,但储君终归还是要以自身的安危为重,若是出了什么意外,只怕会影响到整个大明社稷。

    朱雄英听后没有说话,只是缓缓的点了点头。

    朱元璋继续安慰道:

    “等前线安定下来,大孙便可前去视察一番,现在局势不稳,东瀛仍是个未知数。”

    “你身为太孙,这些打仗之事自然也不用参与。”

    朱雄英听后心中只觉得有些可惜。

    征讨东瀛是他日思夜想之事,现在竟然不能亲临战场。

    不过能去东瀛视察一番也算是好事。

    “孙儿明白皇爷爷的意思,只是孙儿闲不下来,今日想要去大明各地游历一番,还请皇爷爷答应。”

    朱雄英顺势说道。

    现在应天府内的情况一片大好,但其它地方可就不如应天府这般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