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鉴宝捡漏从1988开始 > 卷四第79章  张震泼墨
    这家饭店从内到外,都是华夏民国时期的风格。店铺之内还挂着不少字画,张震只是扫了一眼,也没有什么兴趣细看。

    仨人进门之后,立刻就有身穿大红旗袍的女迎宾过来招呼。

    只可惜这两个女迎宾都是金发碧眼的外国妞,身穿华夏特色的衣服,让她们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张震此刻心里开始默默祈祷,希望这家饭店的菜可千万别像这些服务员一样不伦不类的。

    就在这时,一位文质彬彬的华夏男子从后厨方向走了出来,他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身上穿着一件中山装,颇有几分老学究的味道。

    “欢迎各位光临雅舍斋,鄙人杨爱莲是这家店的老板,还望各位用餐愉快。”

    老板微笑着说道,声音温和而儒雅。

    周冰笑着介绍道,“杨老板,这位是楚姐,这位是我的小师弟张震。

    他们可是慕名而来,想尝尝你这根据《雅舍谈吃》改造的菜肴呢。”

    老板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自豪。

    “能得到几位的赏识,是小店的荣幸。

    实不相瞒,我对梁实秋先生的《雅舍谈吃》爱不释手,便想着将书中的一些菜品进行改良,让更多的人能品尝到其中的美味。

    只是这改良嘛,难免要考虑到当地食的口味,所以做了些符合欧洲人习惯的调整。”

    不一会儿,菜肴陆续上桌。

    头一道菜就是铁锅烘蛋,这道菜在雅舍谈吃里面着重介绍过,属于京鲁菜之中的敬菜,跟三不沾有点异曲同工之处。

    所谓的敬菜,就是除了人点单的菜品之外,另外赠送的菜品。

    所以用的食材都是厨房里的下脚料。

    在许多菜品之中都会用到鸡蛋清挂糊,但是蛋黄就剩下了。

    所以才会用蛋黄制作三不沾和铁锅烘蛋之类的菜,作为搭头,表达菜馆的敬意。

    张震看着这些改良成小锅的铁锅烘蛋,心中不禁有些期待。

    然而,当他尝了第一口之后,微微皱了皱眉头。

    这道菜表面上看是华夏菜的模样,可味道却与正宗的华夏风味相差甚远,显然是为了迎合欧洲人的口味做了不少改变。

    尤其是加了大量的糖和面粉,让这道菜吃起来更像是葡式蛋挞的味道。

    楚若云也尝了尝,不露声色地笑道。

    “这味道,确实和咱们在国内吃的不太一样呢。”

    周冰无奈地笑了笑。

    “我就说嘛,虽然是华夏菜的底子,但到底是在国外做了调整,不太对咱们的胃口。

    不过,也算是一种独特的尝试吧。”

    杨老板似乎看出了他们的失望,解释道。

    “实在抱歉,让几位有些失望了。

    不过,在这异国他乡,想要完全还原华夏菜的味道也确实不容易。还望几位海涵。”

    几位请尝尝其他菜,我感觉有几道还是非常复古的。

    果真不一会儿炙子烤肉就上桌了。

    看到这道菜张震也有点无语,正经的炙子烤肉需要用到炙子这件特殊炊具,才能做出原汁原味。

    但是这老板一改良,就改成了铁板烤肉的意思,而且烤的也不是牛羊肉,而是五花肉整的像是韩餐一样,弄得张震大倒胃口。

    他一筷子都没吃,直到后来上了一道烤鸭,虽说也不伦不类,但小饼、葱、黄瓜、甜酱都齐全。

    他就凑合吃了一顿小饼卷大葱甜酱,权当是回老家了。

    其他菜品,他几乎是只看了看,连筷子都没动。

    在交流之中,杨爱莲得知张震是齐老的关门弟子,眼睛顿时一亮。

    “原来张先生是齐老的关门弟子,幸会幸会!我对齐老的学识和才华可是钦佩已久啊。”

    杨爱莲激动地说道,“我一直想为这小店求一件齐老的墨宝,可惜一直没有机会。

    如今张先生在这里,不知能否看在小店的份上,帮忙写个牌匾呢?也算是为小店增光添彩了。”

    张震心中顿时有些为难,他并不想轻易答应下来。

    虽说写牌匾可是一件小事,但他这家店弄得不伦不类,自己的字挂在上面,有点明珠暗投的意思。

    再说他平时习惯,能不动笔,就不动,所以根本就没有接这一茬。

    当即婉拒道,“杨老板,实不相瞒,我这书法水平有限,恐怕难以胜任。

    而且我此次来德国,还有些其他的事情要办,实在没有写字的心情。”

    老板听了,脸上露出一丝失望的神情,但他并没有放弃。

    “张先生,您太谦虚了。

    齐老的弟子,书法水平肯定不凡。

    而且,我也知道您可能很忙,不会让您白写的。

    实不相瞒,我自己也收藏了一些华夏古董,虽然不是什么稀世珍宝,但也有些年头了。

    如果您愿意帮忙写个牌匾,我可以让您看看我的收藏,说不定能入您的眼呢。”

    老板说道,眼中透露出一丝期待。

    张震一听“华夏古董”这几个字,心中顿时一动。

    他此次来德国,本就对古董抱有很大的兴趣。

    如果能看看老板的收藏,说不定真能有所收获。

    但他还是不想轻易答应对方的题字要求,只是低头慢慢喝着茶水。

    恰在此时周冰说道,“师弟,虽说我没见过你的墨宝,但是老师能收你为关门弟子,想必你的书法造诣肯定不低。

    今儿不提杨老板的要求,师姐也想见识一下,希望你能不吝笔墨一展大才!”

    师姐提出这个要求,让张震有点难以拒绝,他不由得陷入了沉吟之中。

    这时候楚若云也轻声笑道,“张震,人家杨老板和周师姐都发话了,你还惜字如金么,再说阿姨也想看看你的大作,希望你别再谦虚了!”

    既然楚若云发话了,张震就有些不好拒绝,只好点头道。

    “既然大家都这么说,那我就献丑了,几位请指正!”

    杨老板大喜过望。“张先生肯挥毫泼墨,那是小店的福气。来人笔墨伺候!”

    他话音刚落,两个二十多岁的年轻男女,拿出了笔墨纸砚文房四宝。

    这二人男的帅气,女孩漂亮,而且看面容和杨老板有几分相似,想必是他的子侄后辈。

    很快宣纸铺在一张小桌之上,那位女孩拿起墨,轻轻挽起袖子在一块澄泥砚之上慢慢研磨起来,真有点红袖添香的味道。

    张震缓缓起身,抓起了一只狼毫,看着雪白的宣纸沉吟道,“写点什么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