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杨威有些意外。

    “边境上已经开始了频繁的调动......”

    他的意思明显。

    眼看要打仗了,军工厂应该是最为繁忙的。

    一旦开战,一场战役下来,消耗就不老少了。

    “从十多年前就开始在拼命生产,库存都能支撑第三次世界大战......你觉得,在目前打不打都不确定的情况下,军工厂还会生产么?即使西南边境局势紧张,除了反坦克武器跟防空导弹、战机相关,所有军工厂不仅没有增加任何订单,反而在新一年的计划订单被大幅度削减......”

    陈志强解释道。

    已经12月了,新一年的生产计划订单,计划委员会已经制定出来,尚未下发而已。

    作为消息灵通人士,陈志强自然掌握了不少的消息。

    杨威了然。

    西南边境的入侵,不只是因为南越自认为军事实力世界第三,更重要的是有毛熊爸爸的支持。

    华夏跟北边的毛熊现在可没有恢复正常外交关系。

    而且在长达7300公里的边境线上,毛熊可是一直陈兵百万,还都是精锐的机械化部队。

    三线建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一旦对南越展开自卫反击战,很有可能北方边境的毛熊军队会南下。

    杨威很清楚,在自卫反击战打响之前,整个北方边境,都已经升级到一级战备状态。

    实际上北方是不可能爆发战争的。

    毛熊的战略重心在西边。

    主要就因为华夏的军事实力太差。

    从陈志强的话里,杨威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反击战攻势顺利,大规模作战行动仅仅持续了17天,就在攻势顺利的情况下宣布撤军。

    而且在半个月时间不到就完成了全面撤军。

    曾经有不少人认为,是因为华夏太穷,短短17天的战争,就消耗了将近40亿的军费,以当时的国家财政状况,根本支撑不起,才撤军。

    其实并不是。

    本来就是自卫,才反击的。

    部队从一开始就跟明确,只是教训一下南越。

    边境安宁,安心赚小钱钱,才是王道。

    要不然,现在也不可能大部分军工厂的生产计划订单都被削减了。

    “167厂原来只是生产迫击炮跟高射炮,现在每年的计划订单都很少了。也没有新的项目......之前听梁昊说你们人手缺口很大,尤其是弹药这块,刚好他们那边有一个研发团队,也有配套的设备......另外,生产制造能力,167厂比红星厂强多了,就是没有新的项目......”

    得!

    这才是陈志强找自己的目的。

    “领导,咱们这边合并到167厂么?”

    “不,那边的科研人员搬过来,研发设备也搬过来。”

    “有钱?”

    杨威神色怪异。

    红星所这边,根本就住不下太多人。

    生产车间,也仅仅只有几个。

    “只是搬迁,花不了多少钱,而且只有技术人员过来,能安置下的。”

    陈志强说道。

    “如果那边有弹药研究团队,可以跟苏主任他们合并。至于其他的,没有必要,枪械跟炮,技术经验等,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杨威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主要是处于对陈志强的警惕。

    到现在,杨威对陈志强的怀疑可没有减弱分毫。

    尤其是陈志强对军工系统的了解。

    目前杨威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就是离开红星所,都得有介绍信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