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而随着跟西方关系的好转,很多技术都是可以引进的。

    引进技术确实会花不少钱,可没办法。

    国内基础太差,很多技术都远远落后。

    引进之后,一旦消化了这些技术,就可以在这基础上研发更先进的技术。

    消化引进技术的过程,就是补足国内短板的。

    买是没可能买到最先进技术的。

    但是可以缩小差距,加快研发。

    很多人认为这样成本会低很多,进度也会比自己研发快,而且引进之后,甚至可以直接使用。

    说到底,都是因为基础太差。

    杨威能理解。

    却无法支持。

    所以他选择了红星所这样面临危机的单位。

    即使这样,刚到了红星所,总工韩远山跟原来的所长何洪涛不是也根本就不在意他的意见么?

    一直等到梁昊上位,所里解决不了问题就得被裁撤,他才得到机会。

    一开始,哪怕全厂所有人都配合,可也不是相信杨威能解决问题,而是他们没有任何别的选择。

    死马当活马医而已。

    杨威解决了,甚至通过自己跑去忽悠贺志刚,一系列忽悠的骚操作,拿到新的项目,并且从部队获得起步的经费,现在才算是在红星所真正有话语权。

    这还只是小单位。

    北方所庞大无比,杨威即使去了,一步步地掌握话语权,不得十年八年的?

    甚至遇到不好的领导,十年八年都不一定有机会。

    怎么可能去北方所?

    可之前聊天时候,陈志强当着梁昊主动说640这样的绝密工程,太反常了。

    要么是想要从杨威口里听到更多关于640的消息。

    要么就是有别的心思。

    以陈志强的职务,不可能不知道他说这事情一旦泄露出去后果多严重。

    哪怕640工程在77年时候就已经调整了方向,“将武器研制改为系统实验”,就注定了结局。

    而今年开始,反导超级大炮下马,“反击一号”两发模型遥测弹距离预期差距太大也结束研究。

    到了82年,整个640工程,将会彻底下马。

    只留下少量研发人员在一些前沿领域继续进行理论研究。

    可即使是这样,整个项目,也都是出于最高级别的“绝密”级国防机密。

    陈志强主动提出来,杨威不能不去琢磨他的目的所在。

    军事机密,可不是靠着专利来保证的。

    华夏这年头也没有专利一说。

    一切,都靠保密!

    难不成,陈志强是对面那岛上留下的特务?

    虽然可能性,可也不是没有。

    要对方真的是这样的身份,潜伏得很深的敌特,自己怎么搞?

    他有多少的帮手?

    又窃取了多少机密?

    而自己现在在这边,又能找谁帮忙?

    以前杨威根本就没想过这些问题,他接触的人,都是严格遵守《保密守则》的,甚至连保密系统的人都不认识......

    红星所的保卫科,能干这事儿?

    能信任?

    杨威一想到这些,就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