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重回1995:从村里走出的首富 > 第39章 沈郁的构想
    “你现在打工的那个工厂里面大概有多少人,高级职工和普通职工的比例又大致是多少?你们每个月各自能够拿到的工资又是多少?”

    沈郁一连就提了三个问题,一下子王奕就瞪大了懵懂的眼睛。

    愣了一会后,他才老老实实地继续回答:

    “现在厂子里面有一百多人左右,我是普通职工,只能拿到五十块钱每月,厂里的那些高级职工们听说一个月能拿到一百二十块钱。”

    “一百二,这么说起来的话,工厂里面给你们的工资还不低,工厂自己的营收怎么样?”

    “营收?”

    “就是你们工厂里面每个月大概赚多少钱?”

    “这个啊,我倒是不怎么清楚,但是我听厂子里面的老员工们都在说,这几个月的情况好像不怎么好。”

    “行,我知道了,王奕,这双鞋给你,就当做是我刚刚向你问话的报酬。”

    “真的吗,叔叔!?”

    沈郁点了点头。

    但是他的这一番操作却看得周围的人一阵迷茫,不是很明白他究竟在做什么。

    在王奶奶家吃过晚饭,沈郁就跟着亲人一起回到了他们的家。

    家里的时候,沈母忍不住询问起了沈郁:

    “阿郁,你今天问的那些事情是打算做什么呀?难道你也是想回来开个厂子吗?”

    “妈,你误会了,我只是在打听我们老家现在的发展情况怎么样,这样的话才好继续开展下一步的工作。”

    “下一步的工作?”沈母和沈欢都瞪大了眼睛,这时沈郁只是笑了笑。

    因为第二天的时候,他说的所有事情就都能水落石出了。

    ……

    第二天,沈郁的家门口又聚集了一波人。

    他们是在天亮了不久之后,成群结队来找沈郁的。

    听说沈郁在城里赚了大钱,但是却不愿意教给他们几个。

    尤其是从城里灰头土脸地回来的那五个人,他们在众村民面前添油加醋地说了很多。

    说什么沈郁不愿意教给他们东西,骂他们别有所图,学走他的技术之后,又抢走他的饭碗之类的。

    听到这些话,他们当即就从家里面赶了出来,找上门来要沈郁给个说法。

    特别是昨天的时候,喊沈郁过去她家吃肉的屠夫家里的张媳妇。

    他们家两口子此刻正提着昨天已经喝得酩酊大醉的沈父站在沈家的院子里面。

    只要沈郁一天没有出来,他们就不松开沈父。

    这种架势大有一种对簿公堂的郑重感。

    沈郁慢悠悠地走了出来,看到人群最前面的那些熟悉的面孔,他顿时心里了然。

    “沈郁!你今天必须得给我们一个说法!你快说,你之前明明答应了要教给我们谋生的手段。

    结果现在我们派人过去了,你又出尔反尔你不想教可以直说啊,为什么要三番五次地把我们当猴耍!”

    “就是就是,沈郁,大家可都是真心实意对你们家的,没想到你就这样来回报我们,真是令我们觉得伤心。”

    众人很快就七嘴八舌地议论指责起来,沈郁清了清嗓子就开口继续道:

    “各位乡亲们,你们都误会我说的意思了。”

    原本众人只是听了眼镜王博文他们五个人的一面之词,但是现在沈郁这番接茬却使得这番话真的板上钉钉了。

    “好你个沈郁,乡亲们跟你心连心,你跟乡亲们玩心眼子!你就是不想带大家赚钱!”

    “亏得这些年大家都没有亏待过你们家,没想到你居然这么小心眼,连告诉我们一下都不愿意。”

    “老沈,你好好睁开眼睛看看,这就是你教出来的好儿子。”

    在众人再次义愤填膺的时候,沈郁却是干脆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喇叭:

    “各位,你们先听我把话说完。我不带大家跟我一起搞我在城里那套,那是因为我的那种方法到现在已经赚不到什么钱了。

    你们也知道,在一家店子火了之后,势必会有无数家店子都来模仿。

    当时他们几个过来找我的时候,整条街上像我那样的玩具店已经有五六家了,以后只会越来越多。

    这种能够被轻易复制的生意模式,是注定走不长远的。而我今天在这里和大家说的是另外一种赚钱的新方法。

    这种做法是只有我们村能够进行的,即使后面其他的人想要跟风模仿,他们也毫无办法。”

    “是什么赚钱的路子,什么东西像你说的那么神。”

    “你该不是在糊弄我们吧?这世上怎么可能有你说的这种赚钱的路子,只有你一家能够干,其他人都干不了?你在这里跟我讲故事听呢?”

    “沈郁,你少整这些虚的,你就拿点能够让大家赚钱的路子出来,不要继续浪费大家的时间。”

    “好。既然大家都不相信我,那就请你们看你们面前的地上。”

    沈郁朗声说着,听到他这句话,众人才低头看了过去。

    很快,他们就看到自己的面前画了一个简易的草图。

    从草图上面的内容来看,大致是他们村子的各种方位。

    所有村民再度皱起了眉头,沈郁却是大手一挥,直接介绍起了他工业园区的构想。

    “现在我从村里人打听到,我们村子附近的厂子有很多,但是那些厂子却都分布得很零散。

    虽然如此,它们也大部分集中在我们村子的西边,那里有条通往县城的公路。

    正是因为那里交通方便,所以他们都自发地在那里建厂子。

    但是我也注意到,那块地方的各种店子都还没有开起来。厂里的员工买东西都是自己跑到集市上面去买。

    除了这些,他们厂里的伙食也是不包的。一般都是员工们自己从家里面带饭。

    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在那块地方集体开店,我们全村人将那里所有厂子的餐饮生意都盘下来。

    然后再陆续开展其他的生意,目的就是将那里,打造成一个工业园区。

    后期继续整合周围的厂子,将它们的产业从上游到下游,形成一条龙的服务,使得那里的生产速度和效率大大提升,工厂越做越大,吸纳的人也越来越多。

    这个时候,我们村里能够做的生意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