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诏书的张远径直到镇抚司,宣读旨意后,接过镇抚司原司首郑守海的令信,然后召集镇抚司上下,完成履职。

    至于城主府和府学,新任镇抚司司首连去都没去,只是命人将拜帖送过去,算是打过招呼。

    其实这才是镇抚司与其他衙门之间相处的正确方式。

    镇抚司一向凶名在外,也就是宁远城这等和气生财的地方,才有些与民同乐的意思。

    张远到镇抚司,将镇抚司中各种卷宗和典籍搬出,花费半个月时间全都看一遍。

    宁远城镇抚司除去他这位司首,还有文武两司副司首。

    其他各司主司,包括点司,执事,六品之上的文武官员,一共六十多位。

    另外主城之外,四座卫城之中都有镇抚司驻守,城外码头,也有镇抚司巡卫之所。

    整个宁远城镇抚司包括镇神卫,玄甲卫,以及暗卫在内,共有一万五千余人。

    其中大多皂衣卫驻守在宁远城中四方,负责巡卫与督查。

    镇抚司中还有近百位供奉,修为从九境到开阳境都有。

    除去这些供奉,镇抚司中还有数位八境七境的文武官员。

    宁远城镇抚司的实力和结构,比寻常的郡府还要强许多。

    但在张远看来,这样的结构还远远不够。

    大堂之上看着自己面前的卷宗,张远缓缓站起身。

    “传令,召集镇抚司所有六品以上官员来见我。”

    ……

    镇抚司新任司首张远第一次召集城中镇抚司官员,这消息哪怕再隐秘,也不过一刻钟就送到了府学,城主府,还有城中一些大世家和大商行手中。

    各方对于新亭伯的镇抚司中第一次集会,会安排什么任务,都很好奇。

    一般来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新任镇抚司司首的第一把火,会烧在何处?

    镇抚司大堂,张远端坐其上,下首位置是已经卸任的前宁远城镇抚司司首郑守海。

    下方,从文抚司武镇司司首到各司主司点司,都肃穆而立。

    “诸位,张某花费半个月时间,将镇抚司中卷宗看一遍,发现宁远城镇抚司制度臃肿,人浮于事。”

    张远的声音响起,让下方所有人抬头。

    没有人开口,张远的话还没说完。

    “一万五千余人的镇抚司,常驻只有不到千人,其他都是分散在城中各处。”

    “名义上是驻守各地,其实不过做的巡卫的事情。”

    “城中世家和大商行周边,更是多达三千皂衣卫分成数十套巡查卫队。”

    张远背着手,面上透出一丝冷厉。

    “我镇抚司是陛下手中的刀,何时成了世家权贵的狗?”

    大堂之中,一片寂静。

    张远说的是事实。

    下方,不少人看着张远,欲言又止。

    “张司首,郑某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一旁郑守海的声音响起。

    张远转过头,目光与郑守海相对,片刻之后,方才淡淡道:“云城伯请说。”

    云城伯,这是郑守海的武勋爵位。

    三等云城伯,爵位比张远的一等伯差了两阶。

    郑守海面色平静,看向大堂中一众文武官员,轻声道:“张司首新来宁远城,不知宁远城实情。”

    “张司首从前是在下三洲为官,可能对宁远城这等数千万人口的商贸大城也不熟悉。”

    张远面色不变,仿佛没听出郑守海话语之中的讽刺。

    郑守海没有看到张远神色变化,轻咳一声:“宁远城以商贸起家,城中大商和大世家数以千计,他们哪一位不是身家巨万?”